
英语学科组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而有效的评价,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成功的重要途径。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核心,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做出准确、科学、适时的评价,不仅是对学生掌握英语各项技能的诊断,更是一种激励和导向。但是,在实践中受传统评价方式的影响,小学英语评价都普遍采用了终结式评价的模式,它以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了考试分数的作用,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体差异性、主体性和积极性。这与当前正在实施的新一轮英语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不相吻合的。我们认为小学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能,最终形成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专题的概念与界定
本专题所设计的多元评价是基于多元评价理论,这里的多元主要是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里的多元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学习者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每个学习者都有各自优势,学生在意义建构过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映,而是对度、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主要侧重于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学、会学,能够积极的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学习活动提供充足的动力。
三、专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1983年提出,迄今已有20年的历史,已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对我国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人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不同的思考方式。加德纳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对传统的智力测验与考试方式提出批评,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评价思想。他认为,评价应该是一种经过精心策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评价的学生可以直接得到有益的反馈;可以了解自己的智能现状,如哪些是强项,哪些是弱项;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建议;这种评价是公正的,它与传统的考试的根本区别在于,该评价是从日常表现中获得信息,是真实的,情景化的。
这种评价思想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注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2. 新课程标准理论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使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四、专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专题研究的目标
1. 通过本专题的研究,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2. 通过本专题的研究,探索易于操作、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小学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推动在小学开设英语的进程。
(二)专题研究的内容
1. 建立民主、和谐的评价氛围,激励全体学生参与评价,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小组长评、教师评、家长评以及作业评价等评价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验证。
3. 探索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激活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专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教师与本学科组及年级组内教师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研究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动态,收集学生学习资料,对之做出分析,及时发现问题,予以解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水平。
2、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结合教学实际,以典型案例为素材,并通过具体分析、解剖,促使教师进入特定的教学研究情景和教学研究过程,建立真实的教学研究感受和寻求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方案。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既是中小学教师最常运用的教育研究方法,也是最容易掌握、最容易出成果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要逐步掌握经验总结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六、专题研究的操作方法
(一)建立学习共同体
利用自然的大组或前后座位的四人确定学习共同体,引入小组评价后,使得大家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学生个人与小集体关系更加密切,使得学习活动更易于组织。
(二)培养学生的自评意识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做评判,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教给学生互评的方法,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互评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进步,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互相评价,组长以及四人小组长对组员进行评价,同时,大家定期对本组的组长进行评价,在这样的的互相评价同进步。
(四)教师发展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运用Good!/Great!/Super!/Wonderful!/Well done!/You are clever!等进行言语评价,还可以通过画红旗、奖励自制的小星星或小红花、教师刻的英语等级章、小笑脸等小物品等进行形象化的评价,而且,对学生的评价采用逐步升级的评价方法,不仅立足于学习过程,更结合于学习结果(终结性评价),这样一来,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自我肯定和心理上的满足,因而他们就会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轻松、乐观的良好情绪。
(五)鼓励家长参与评价的方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家长的参与十分重要,因为家长和教师一样,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关注着学生的成长。家长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开发、利用好这一资源,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的教育艺术。家长的评价既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又是对学校教育效果的直接反映。
七、专题研究的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理论价值:通过对小学英语多元评价的研究,发挥教师教学资源,推进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实践意义:教学方法的研究,可以拓展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差异,拓展视野,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开阔英语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培养英语教师研究教学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可以为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有效的实践经验。
八、专题的研究步骤:
(一)早期准备阶段(2011年6月——211年9月)
1. 召开新一期专题研究准备会,梳理现阶段我们教学实践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或急需总结提升并推广的教学方法,确定专题研究的方向。
2. 确定专题研究的题目,了解最新有关多元评价的研究动态,搜集有关多元评价的理论学习资料,开展理论学习。
3. 学习新课程标准,研究英语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论述,明确课标对做好评价的要求及建议,确保我们的专题研究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4. 撰写专题研究设计方案,讨论修改完善设计方案,为开题论证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7月)
1. 2011年10月,经过开题论证,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对专题研究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2. 2011年10月——2012年1月,制定阶段研究计划,开展行动研究,并在期末进行阶段总结。
3. 2012年3月——7月,确定中期研究计划,开展研究,完成中期成果资料积累。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全面总结专题研究工作,撰写研究报告,完成结题鉴定,进行成果展示。总结出三到六年级的英语学习评价方法,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策略,探索较为简便可行的小学英语学习评价方案。
九、专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成果形式
阶段性成果:研究总结、论文、教学案例。
终结性成果:实验报告、科研论文、教学设计集、案例集。
十、专题研究范围和对象
以石嘴山市第十一小学三到六年级各班学生为研究对象。
十一、完成本专题的主要措施
1.组织保证
建立专题研究的组织机构,成立指导小组和专题研究组,在指导组的指导下,由专题负责人主持进行具体的研究工作。
专题研究负责人:方德宁
专题研究指导组: 路月琳 王桂兰
专题研究组成员:秦鹏芳 曾健 穆磊 方德宁
2、人员分工
方德宁:全面负责专题研究工作、撰写课题方案、结题报告、统筹安排专题研究开展中的各项活动。
曾健 秦鹏芳:专题相关的调查研究、学生活动,记会议记录。
穆磊 :资料的收集、整理、数据统计分析
3.管理保证
(1)学期初专题组集中召开会议,研究多元评价的教学方法,由教师依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2)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共同讨论解决研究中出现的问题。
(3)结合研究工作,专题组教师总结交流经验。
(4)召开现场观摩展示活动,由研究教师上研讨课,为其他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冯百跃《论多元智力理论对拓展舞蹈教学思路的启示》,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周应德,尹华丁,《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对体育教学的启示》,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朱亚辉 《浅谈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J];成功(教育)》,2007年02期
4.李智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01期
5. 陈秋鹏,陈桂英,《研究性学习活动评价内容之浅谈》丹东纺专学报,2004年02期
6. 《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 2003年
市十一小英语课题组
2011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