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教案)
初三化学备课组 主备人:谢国杰 2011.3.17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碳酸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2、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3、了解复分解反应,认识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4、通过观察、实验、阅读等途径和方法,培养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
5、使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1、了解常见碳酸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认识复分解反应
教学难点:
掌握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器材:
石灰石、碳酸钠粉末、碳酸氢钠粉末、稀盐酸、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试管(若干)
学法:实验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提问:
什么叫盐?试举两种?
2、引入:
盐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认识3种生活中常见的盐: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板书:课题------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二、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氢钠
1、性质和用途
(1)、请观察你桌面上的几种盐,结合文中内容,完成表格中的学习内容
物质
| 项目 | 碳酸钠 | 碳酸氢钠 | 碳酸钙 |
| 化学式 | |||
| 俗称 | |||
| 颜色、状态 |
(2)、为什么碳酸钠被称为纯碱呢?请观察以下实验
演示: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现象。
引领学生思考:由此可见呈碱性的溶液都属于碱类物质吗?
呈酸性的都是酸类吗?
(3)、某些化学性质
①试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你会书写其中的化学方程式吗?
让生书写并订正
②让生完成课本[实验11-1]并填写课本中表格内容
那么,你所见到的气泡是什么气体?我们一起来探究:
演示:把上述实验中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
a、小结:
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H2O+ CO2
b、结合刚才所做实验及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的产物,有什么共同点?试归纳
那么产生这种结果与原料中的哪一成分有关?
c、小结:
检验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你能归纳吗?
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并板书: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为碳酸盐。
d、请你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实验证明水垢、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③让生完成课本【实验11-2】并填写表格内容
a、小结: 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b、此实验中的产物有哪些?试用所学方法对它们进行分离?
(学生思考、回答)
三、复分解反应
1、试结合以上4个化学方程式,分析其中的共同点
2、总结
复分解反应:
1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AB + CD = AD+ CB
2发生的条件:
a、试从反应物的类属上看,是哪几类物质之间的反应?
b、从生成物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
c、引导学生对以上4个化学方程式加以分析,得出小结
d、汇总并板书:复分解的发生条件------酸、碱、盐、两两之间反应,生成物中要么有水生成、或有气体生成、或产生沉淀,三者必须具备其一。
e、强调:以上条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希望大家灵活运用。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板书: 碳酸盐(含CO32-)
一、 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Na2CO3、 NaHCO3、 CaCO3
二、 性质、
1、物理性质、用途
2、某些化学性质
(1)、碳酸盐与稀盐酸的反应
如:Na2CO3 + 2HCl = 2NaCl+ H2O + CO2
NaHCO3 + HCl = NaCl+ H2O+ CO2
(2)、碳酸盐溶液与石灰水的反应
如: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三、复分解反应
1、定义:
2、条件: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