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目标】 高二年级部 生物教研组 主备人:徐志彦
1.知识: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关注内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能力: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内环境稳态对人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自我保健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2)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重点和难点】
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自主探究】
学习小组课前完成(P7)家庭成员“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表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组内交流)1、根据“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结果绘制对应的坐标图并解决下列问题: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结论:
2、参考以下资料,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问题探讨”部分讨论内容。
资料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存在于肝细胞中,只要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转氨酶就会由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脏本身的疾患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
资料2:肌酐与尿素氮是衡量肾功能的一项指标,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体外,以致大量含氮废物和其他毒性物质在体内积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资料3:血清葡萄糖是血液中血糖浓度的一项指标,对于诊断以及指导治疗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
资料4: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液中血脂水平的一项指标。高脂血症与冠心病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胆固醇与甘油三脂皆增高的,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更大。
二、对稳态及其调节机制的认识:(结合课本P8图1-4,思考)
1、直接与物质交换有关的系统有哪些?
2、参与调节稳态的系统有哪些?
3、人们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①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
资料5:18年德国医学家发现胰腺和糖尿病之间存在关联。1921年夏天,班亭分离出胰岛素,并确定胰岛素具有降低实验动物的血糖的作用。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
资料6: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免疫系统对内环境稳态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目前观点:
4、结合以上内容的分析,总结稳态的概念
(1)概念:
(2)特点:
【跟踪练习】
例1、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的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须和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
A.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 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稳定
例2.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功能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5、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组内讨论完成P9思考与讨论。
(1)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3)人体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引起中暑。说说中暑有哪些症状?尝试解释中暑的原因。为什么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并非人人都会中暑呢?
(4)总结失调的原因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思维发散】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
(提示:从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去思考)
【跟踪练习】
例3.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渗透压下降 C.细胞代谢紊乱 D.糖尿病
例4.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课后反思】
【拓展训练单】 姓名:
1.从事养殖业的人员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大多数海产鱼类不能在淡水中生存,因为在淡水中
A.氧浓度较低 B.不能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 )
C.缺少食用的动、植物 D.二氧化碳浓度较高
2.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
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
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
D.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3.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D. 适当撤减衣被
4.下图为高等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对其正确的叙述是 ( )
Ⅰ.①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 Ⅱ.④⑤都必须通过组织液才能完成
Ⅲ.体内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Ⅳ.体液包括内环境与细胞外液
A.Ⅰ、Ⅱ B.Ⅱ、 Ⅳ C .Ⅱ 、Ⅲ D.Ⅲ、Ⅳ
5.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内环境主要是由 、 和 等组成的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其 保持相对稳定性。
(2)写出图中各标号代表的过程① ;② ;③ 。
(3)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④为 ;⑤为 。
(4)简要表述过程⑥
(5)要完成图中体现的过程,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之外,还必须有 的参与。
6.完成P11拓展题、自我检测。
人的体温升高时可引起酶促反应受阻,代谢紊乱。此外,大量出汗,体液过量丢失会引起乏力、低血压和虚脱;盐也随之丢失,导致血液循环和其他各系统功能紊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