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 年 3 月 2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因为残疾儿童生活的环境原因,没人能教其仔细辨别上下方向, | ||||
| 教学内容 | 《认识上下》 | ||||
| 教学思路 | 认识上下方向,有利于儿童更好的生活 | ||||
| 教学目标 |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 ||||
| 教学重难点 |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 |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 | ||||
| 教学过程 |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1、看看你的房间,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三、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四、课堂小结 | ||||
2019 年 3月 10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学生存在言语上的障碍,长时间存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不能很好的辨认前后方向 | ||||
| 教学内容 | 《认识前后》 | ||||
| 教学思路 | 情景教学,激发兴趣,图画展示,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感知 | ||||
| 教学目标 |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 ||||
| 教学重难点 | 1、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 | ||||
|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三、课堂小结 | ||||
20 19 年 3 月 15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不会基本的数字书写及意义 | ||||
| 教学内容 | 《1――5的认识及书写》 | ||||
| 教学思路 | 通过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 | ||||
| 教学目标 | 1、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 ||||
| 教学重难点 |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 ||||
| 教具准备 | 小棒、笔记本 | ||||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表示,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5 板书:1、2、3、4、5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 ||||
20 19 年 3 月22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通过前面两次的送教,对方位有一定的感知 | ||||
| 教学内容 | 左 右 | ||||
| 教学思路 | 源于生活的教学,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教学目标 |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 ||||
| 教学重点 | 1、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2、“左右”的相对性。 | ||||
| 教具准备 | 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 ||||
| 教学过程 |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感知左手和右手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4、揭示课题 师: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 师: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1、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2、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 | ||||
2019 年 3 月 30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了解了1-5,有了一定的数字概念 | ||||
| 教学内容 | 6和7的组成 | ||||
| 教学思路 |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 ||||
| 教学目标 |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教学重点 | 掌握6、7的组成。 | ||||
| 教具准备 | 苹果,笔记本 | ||||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二、新授 1、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3种。 3、7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7个,7个苹果怎样分给2个小朋友的?请拿出7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6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 | ||||
2019 年 4 月 5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但不懂正确使用人民币。 | ||||
| 教学内容 | 认识人民币 | ||||
| 教学思路 | 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 | ||||
| 教学目标 |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 ||||
| 教学重难点 | 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 ||||
| 教具准备 | 各类人民币 | ||||
| 教学过程 | 一、去往小商店,观看其他人是如何购买物品 二、观看旁边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三、找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价格表上的数字,问:是否相同 四、实践操作购买物品 五、懂得当给多钱,需要等店家补还余额才能离开 六、操作5次,购买不同物品,每次购买数量、金额都不一致 | ||||
2019 年 4 月 8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喜欢小狗,爱和小狗玩耍 | ||||
| 教学内容 | 画一只小狗 |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观察,边画出相应的部位 | ||||
| 教学目标 | 1.能够画出一只小狗 2.感受线条的魅力 | ||||
| 教学重点 | 用线条画出一只小狗 | ||||
| 教具准备 | 铅笔,彩色笔,绘画本 | ||||
| 教学过程 | 1.带学生观察小狗 2.仔细观察小狗的每一个部位,边用手指比划形状 3.再次观察小狗的部位,师用笔在绘画本上勾画观察的部位 4.让生观察简笔画的狗,对比像不像 5.师带领学生画 6.上颜色,由学生自主选择颜色 7.生拿完成的小狗简笔画和小狗拍照留念 | ||||
2019 年 4 月 8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由于生缺乏生活常识。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到位 | ||||
| 教学内容 | 用电安全 | ||||
| 教学思路 | 从家用电器入手 | ||||
| 教学目标 |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懂得不安全用电的危险性 | ||||
| 教学重难点 | 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
| 教具准备 | 插座、笔记本 | ||||
| 教学过程 | 出示插座,向生介绍有关知识。 (1)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生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3)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 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课前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兴趣。 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 ||||
2019 年 4 月 19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已经能分辨出1-7,并能手指表示 | ||||
| 教学内容 | 认识8-9 |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了解8-9的构成和意义 |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和9 的数感,体会8 和9的 基数含义。 2.了解8 和9 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 和9的序数含义。 | ||||
| 教学重点 | 知道8和9的含义。 教学难点: 8和9的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 ||||
| 教具准备 | 小棒 | ||||
| 教学过程 | .游戏导入:师:出示彩球图片,你们在心里默默的数,待会儿告诉我我出示了几个彩球。生用手指表示 1.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数字8和9. 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点数事物的数量.(8棵树,8朵花,黑板上有8个字,9盆花, 8个同学和1位老师,9只蝴蝶) 3.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 师:图上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在劳动、在整理花坛、在为学校做贡献 师:是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保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地为学 校做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3.课件出示计数器 师:老师在课件上拨算珠,数老师拨了多少颗。 师:老师现在拨了几颗了? (板书:7<8,8>7,8<9,9>8) 4.摆学具。学生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5. 课件出示直尺图: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认识了8和9这两个新朋友,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第54页,拿出水彩笔,给左边的8只蝴蝶涂上蓝色,再给从左边数起的第九只蝴蝶涂上红色。 10写法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数字8和9这两个朋友,要和它们成为好朋友,还要会写它们。 那老师就来教怎么写数字8和9. 看8,它像个什么?(像2个0上下堆在一起了,像个葫芦……)。 8像个葫芦,也像是2个0上下堆在一起了,但8不是由2个0组成的, 8的写法也不是上下写2个0。(边讲解边示范)8是一笔写成的,先从上面的顶格到下面的底格,再回到上面。来,伸出小手,跟 着老师写。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写9.(出示教具)仔细看看9,它又像什么?(像倒过来的6,像面小旗子,像个汽球……)对,9像面小旗子,跟6也很像。其实,9和6是亲戚呢!把6这样倒过来是不是就是9了? 9字也是一笔写成,它的上半部像个圆,它的竖像个1。(边讲解边示范)先写9上半部这个圆,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写完这个圆之后再往下方写斜竖,一直到下 面的底格。来,伸出小手,跟着老师写。 | ||||
2019 年 4月 26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对数学没有概念,不会书写汉字 | ||||
| 教学内容 | 认识0 | ||||
| 教学思路 | 从生活入手,了解0 的意义及字形 |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一表示没有,二表示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教工整地书写“0”。 | ||||
| 教学重点 |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一表示没有,二表示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教工整地书写“0”。 | ||||
| 教具准备 | 笔、纸、苹果 | ||||
| 教学过程 | 1.在纸上写一个0 2.0表示没有 (1)把放在桌上的苹果拿走,告诉生:没有了,这就是0 (2)把桌面上的东西全部拿走,这就是0 3.去寻找0,那些地方出现0 4.0表示起点 (1)温度计上的0;电子表上的0; 5.正确书写0 (1)抓笔姿势 (2)描红 (3)动笔在本子上书写 (4)批改,指出那些好那些坏 | ||||
20 19 年 5 月 3 日
| 教学内容: | 葡萄 |
| 教学目标: | 1、学习手指压印的方法,表现出葡萄的外形及一串葡萄的形状,要求圆与圆之间既有空隙,又相互连接。 2、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 教学重点: | 学习手指压印的方法,表现出葡萄的外形及一串葡萄的形状。 |
| 教学过程: | 1、出示一串葡萄。一颗颗葡萄都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2、讲解、示范。 3、学习用手指画葡萄。 |
2019 年5月10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存在言语障碍,平时都是老人在家照顾,卫生意识较差 | ||||
| 教学内容 | 洗手 | ||||
| 教学思路 | 了解洗手的重要性,通过师 的示范下能正确洗手 | ||||
| 教学目标 | 1、 通过理解故事,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确方法; 2、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 ||||
| 教学重难点 | 了解洗手的必要性及洗手的正确方法; | ||||
| 教具准备 | 肥皂、笔记本 | ||||
| 教学过程 | (一)理解故事《小花猫生病了》 观看《小花猫生病了》,知道小花猫不爱洗手然后生病 (二)学习洗手 1、 洗手顺序:挽袖子——拧开水龙头——将手打湿——抹肥皂——两手对搓——冲洗——关水龙头——用毛巾擦干 2、 师示范 3、幼儿按洗手顺序进行练习。 4、生观察图片,再次巩固对吸收洗手顺序的掌握。 (三)结束评价 1、 教育要认真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要养成良好的为什么习惯; 2、 表扬 | ||||
2019 年 5月19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该生的言语障碍、治理水平较低,不会书写自己的名字 | ||||
| 教学内容 | 学会写自己的名字 | ||||
| 教学思路 | 不断的模仿、记忆 | ||||
| 教学目标 | 1、能够正确写出自己的名字 2、记忆字形 | ||||
| 教学重点 | 记忆字形 | ||||
| 教具准备 | 卡片 | ||||
| 教学过程 | 一、告诉她这是的她的名字 二、学习“卢” 1.笔顺。师握生的手,教写多次正确的笔顺, 2.生自己模范书写 3.描红 4.动笔书写 三、学习“结” 步骤如上 四、学习“玲” 步骤如上 五、何佳琪三个字一起模仿写 六、记忆字形 七、默写 八、建议爷爷奶奶平时多陪她写名字,直到完全记忆 | ||||
2019 年 5月 24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言语上有障碍,智力水平较低,但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 | ||||
| 教学内容 | 整理房间 | ||||
| 教学思路 | 先示范再自主练习整理 | ||||
| 教学目标 | 1、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 ||||
| 教学重难点 | 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的摆放物品。 | ||||
| 教具准备 | |||||
| 教学过程 | 一、按照物品的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 1、师动手教生叠衣服 2、生跟随练习 3、自己整理 4、师把相同类型的物品放在一起 5、把之前整理好的物品弄乱,让生重新整理 6、师把现在物品摆放的情况拍下来,把图片打印出来贴在旁边,以提醒学生 | ||||
2019年 5 月31 日
| 送教对象 | 何家淇 | 年级 | 8 | 残疾类型 | 脑瘫 |
| 送教对象 基本情况 | 智力水平低,言语障碍,不能识别红绿灯 | ||||
| 教学内容 | 交通安全《红绿灯》 | ||||
| 教学思路 | 游戏反复记忆,形成惯性 | ||||
| 教学目标 | 1、认识红、黄、绿色,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通过参与情境游戏活动,理解红绿灯的作用。 3、树立遵守社会公共规则的好品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
| 教学重点 | 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 ||||
| 教具准备 | 红绿灯模型 | ||||
| 教学过程 | 一、观看儿歌《红绿灯》 二、帮助幼儿了解红绿灯的作用。 (1)教师:马路上有什么? (2)教师:汽车在中间的快车道上行使,马路上的汽车是怎样过马路的? 三、认识斑马线,行人通过的标志 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 四、游戏情景中,教师装扮成交通,并做指挥交通状。 做个游戏。 1.生站在斑马线外,当红灯亮起时该如何做,绿灯亮起时该如何做,黄灯又是怎么办 2.红绿灯上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该如何转方向 五、反复进行游戏 六、观看录像:上面的人都做对了吗? 七、把红绿灯模型送给续学生,作为表扬,平时多练习 | ||||
2019年 6 月7 日
| 教学内容: | 认识五官 |
| 教学目标: | 1. 了解五官的名称和位置 2. 了解五官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爱惜自己身体的良好行为习惯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 教学重点: | 1. 了解五官的位置和作用 2. 爱惜自己的器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
| 教学过程: | 1、出示五官的图片,让孩子认识五官。 2、找出自己的五官在哪里。 3、告诉孩子五官的作用。 4、游戏:给洋娃娃贴五官。 |
2019年 6 月14 日
| 教学内容: | 小星星 |
| 教学目标: | 1 、感受4|4拍的音乐节奏; 2 、积极参与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学会唱歌并合拍; 3 、激发孩子对歌唱表现的兴趣。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 教学重点: | 在听音乐打节奏时示范和指导,在表演合唱中要将“一闪一闪”的跳跃感唱出来,在用手作“闪”的动作时注意合拍和跟节奏。 |
| 教学过程: | 一、音乐欣赏及感受4|4拍音乐节奏,欣赏《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师一起随着节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节奏。 二、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欣赏歌曲《小星星》:“听听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样的?”小结:一闪一闪、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三、和老师一起运用跟着录音带学唱 1、结合手势动作,提示孩子说歌词; 2、结合手势动作,鼓励孩子大胆的跟着录音唱; 3、和老师一起唱; 4、孩子随着节奏做动作 |
2019年 6 月21 日
| 教学内容: | 头发 肩膀 膝盖 脚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敲击乐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 2、通过唱歌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护自己和孩子的身体。 3、能随乐曲的歌词内容、快慢速度做出相应动作。 4、培养孩子 跟老师同伴一起游戏。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 教学重点: | 能随乐曲的歌词内容、快慢速度做出相应动作。 |
| 教学过程: | 1、教师与孩子一起听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出示图片,请孩子认识身体器官。 师:孩子,刚才我们听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头发、肩膀、膝盖、脚》,你还记得歌曲中有哪些器官吗?(头发、肩膀、膝盖、脚等)请孩子在老师的图片上找到这些器官好吗?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呢?接下来我来快速说出名称你的小手就往那摸好不好?看谁的耳朵最灵! 师:我们来一起来说说我们眼睛、耳朵、膝盖、嘴巴等等这些五官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引导孩子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身体的部位都用来做什么?没有了这些部位会怎么样呢?) 孩子的身上都有头发、肩膀、膝盖,我们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身体,平时在走路、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害我们的身体,在跟孩子一起玩耍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伤害别的孩子好吗? 3、打击乐器。 4、教师与孩子一起听音乐演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