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1—35.5 Na一23 C一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
1、下列初中常见实验操作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2.1 996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一种由氢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表示为H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为氢气 B.H3是一种氢的化合物
C.这种物质属于单质 D.H3和H2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
3.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关键,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称11.5g氯化钠 C.测溶液酸碱性 D.熄灭酒精灯
4、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人时,瓶内空气从b 口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 口进入,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①H2 ②CH4 ③CO2
A.只有① B.只有①和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均可
5.一天,小影惊奇的发现妈妈蒸馒头时用的不是纯碱,而是小苏打,她好奇的问:“为什么不用纯碱而用小苏打?”妈妈说“面团没发酵,不能用纯碱”。通过查阅资料小影发现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是一种常用的膨松剂,加热可转化为纯碱。下列小影相关的推断不合理的是
A.小苏打是膨松剂是因为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B.小苏打受热转化为纯碱是分解反应
C.小苏打属于酸 D.小苏打对人体无害
6.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7.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中 B.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 将铁片放入银溶液 D. 将铜片放入银溶液
8.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质量如下:(已知X、Q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n),则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物质Z的质量为10g
B.反应中物质Y与Q发生改变的质量之比1:1
C.反应中生成Y的质量是21 g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X与Q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 答案 |
(1)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气体单质是 ;
(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
(3)可作为肥料施于温室中的一种气态氧化物是 ;
(4)用作食品调味剂的是
10.(5分)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镁、氯化钙。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提纯方案:
(1)若方案中先除去的是氯化镁,接着除去氯化钙,回答:
①试剂a的化学式是 ,b的化学式是 。
②指出操作c的名称 。
(2)若所取粗盐样品中实际含氯化钠的质量为mg,除杂后所得精盐的质量为ng,则m与n的关系是m n(填“>”“=”“<”),原因是 。
11.(5分)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钠、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现做如下实验:
(1)将少量粉末放在烧杯中,加足量水,搅拌、静置、过滤,得无色溶液及白色沉淀;
(2)向过滤所得沉淀中,加足量稀,沉淀全部溶解,无气体产生;
(3)向滤液中滴加银溶液,立即有较多的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推断,白色粉末中一定存在 ;一定不存在 ;可能存在 .
(4)写出(3)中的化学方程式
12.(4分)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来
解决下列问题。
实验前,小组同学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并设计有关实验方案:
(1)小刚同学说:“酸的溶液呈酸性,碱的溶液呈碱性,则盐溶液一定呈中性”。你认为这种推理
(填“正确”或“不正确”),你的例证
(2)小丽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请你帮小丽测出该土壤样品浸出液的酸碱性(只写出所用试剂的名称即可) ;如果检测的结果呈酸性,那么要改良此土壤,应该向农田里施加 。
13.(6分)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人到指定的洁净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液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他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作出了两种猜想(猜想①和猜想②)。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猜想③)。
猜想①: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
猜想②: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③:溶质为 。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该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
(3)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加以证明。
按相关要求填写实验报告。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 方法一 | ||
| 方法二 |
(1)生成CO2的质量是 ;
(2)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计算结果精确到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