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击强度与模量相均衡,即同时具备坚、韧的特性;
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即材料在长时间负荷下的抗蠕变性要好;
耐温性好,保证材料在光照及受热的工作环境下不变形;
具备特定的表面性能,如哑光、高硬度耐刮伤、易于涂装、电镀等;
汽车用塑料应具备的特性:
耐气候性优良,保证长时间使用不变色、不老化龟裂(包括耐热氧老化和光老化);
耐化学品性佳,以抵抗油品及日化品的侵蚀;
易成型性,对注塑级材料应具有足够的流动性,确保结构复杂部件的成型,并提高生产效率;
经济性,要求材料具有高性价比
汽车外饰件的材料要求
耐候性:对于不涂装或电镀的部件应选用耐候材料,如AES、ASA(AAS)、PC/PBT(PET)等;
耐热性:因环境温度低,标准耐热级就可满足要求;
耐低温性: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耐低温性,防止冬季低温环境下部件开裂;
耐化学品性:防止油品及酸雨的侵蚀;
耐刮伤性: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表面硬度和较低的摩擦系数,以防止刮伤。
汽车内饰件的材料要求
耐热性:因夏季长时间光照,车厢内温度比较高,要求内饰件材料具有高耐热性;
耐老化性:包括热氧老化和光老化,防止部件老化变色、劣化;
气味性:为了驾乘人员的身体健康,材料应确保低挥发性、低气味;
哑光性:为确保驾驶安全,选用哑光材料或哑光皮纹;
耐刮伤性: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表面硬度和较低的摩擦系数,以防止刮伤起毛。
内饰产品所涉及的非金属材料
1.热塑性材料(ABS、PP、TPO、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SMA等)
2.热固性材料(酚醛树脂)
3.面料(机织、针织、无纺布)
4.皮革、人造革
5.发泡料(聚氨脂类)
6.复合泡沫类(EPP+TPO 、PVC微发泡、PU泡沫片材)
7.粘接剂类材料(单、双组份聚氨脂类,改性氯丁胶类、丙烯酸类等)
8.天然、人造纤维(各种麻纤维、PP、TPE纤维 、 棉纤维 、木纤维等)制造的板、毡类材料
9.改性热塑性板类材料(PP木粉板、热性PU板类等)
弱化工艺—针对气囊仪表板
当安全气囊爆炸时,气囊盖板将沿着强度相对低的线顺利打开,气囊从打开位置冲出仪表板。把加工强度相对低的切割线的工艺称为弱化工艺。软化、注塑仪表板气囊弱化工艺有三种 :
1.热刀弱化 投资小,但有自愈合现象
2.冷刀弱化 效果比热刀好,技术难度比热刀高,价格较贵
3.激光弱化 效果最好,残留厚度可以控制得最薄 冷刀表皮弱化,针对发泡仪表板的表皮,在发泡前弱化。
热刀表皮弱化,针对发泡仪表板的表皮,在发泡前弱化。
发泡后仪表板用铣削的方法进行骨架和泡沫弱化。铣削也可用来弱化硬塑仪表板。
激光弱化,可以同时弱化表皮、泡沫、骨架,当然也可弱化注塑仪表板。激光弱化一般有两种控制形式的: • 固定残留厚度形式适用于对激光波长有足够透过率的材料(如TPO)。
• 微穿孔切割适用于对激光波长不透或只有很少透过率材料。
塑料的简易选材
(1)使用环境
所谓使用环境是指材料或制品使用时经受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介质等,特别是温度和湿度的条件
温度条件:温度条件可由南北极的低温到赤道或沙漠地区的炎热气温,或者是宇航环境的高低温,甚至是火灾时的高温等;
湿度条件:从在水中长期或间歇浸泡与露天雨淋到冬天的干燥状态(30%RH);有的制品是在特殊气体中使用或者用于接触化学液体或溶液的场合;
此外,自然曝露状态下除了风、雨、雾等影响外还受太阳光曝晒等等。因此,必须考虑待用塑料对使用环境的适应能力。
(2)制品的受力类型和作用方式
根据制品的受力类型和受力状态及其对材料产生的应变来筛选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材料是很必要的。
受力类型:考虑上述各种环境下的外力作用是哪种类型,即拉伸、压缩、弯曲、扭曲、剪切、冲击或摩擦,或是几种力的组合作用。
作用方式:考虑外力的作用方式是快速的 (短暂)或是恒应力或恒应变的,是反复应力还是渐增应力等等。用于冲击负荷场合的制品,应选择冲击强度高的;用于恒定应力的场合而且必须防止变形时,应选择蠕变小的材料;用于反复应力作用的场合应选择抗疲劳强度比较高的材料
(3)使用对象
使用对象是指使用塑料制品的国别、地区、民族和具体使用者的范围。
使用地区:各国对塑料制品的标准规格要求不同。如美国的电气部件用的塑料,为保证其对热和电气的安全性,要求必须符合UL(塑料阻燃等级试验)规格。另外,对色彩和图案及形状的要求也会因国家、民族的习惯和爱好而不同,应选择合适的色彩和形状。
使用者: 使用者不同,如儿童、老年、妇女用品也各有不同的要求。在工业上使用也要考虑使用对象,而选择不同的材料。
以聚丙烯PP价格为1进行比较
树脂 相对价格
聚甲醛(POM)
聚酰胺(PA)
PBT 4
聚苯醚
聚碳酸酯(PC)
ABS 2
聚苯乙烯(PS)
聚丙烯(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