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同路基的干湿状态有密切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路面结构设计。
路基按其干湿状态不同,分为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四类。
路基干湿类型以分界稠度、、和来划分。稠度定义为土的含水量与土的液限之差与土的塑限与液限之差的比值。即:
=(-)(-)(1-1)
式中:
-土的稠度;
-土的液限;
-土的含水量;
-土的塑限。
①=1.0,即=,为半固体与硬塑状的分界值;
②=0.0,即=,为流塑与流动状的分界值;
③1.0>>0.0,即>>,土处于可塑状态。
路基的干湿类型可以实测不利季节路床表面以下80cm深度内的平均稠度后,按表所给出的土基干湿状态的稠度建议值确定,也可根据自然区划、土质类型、排水条件及路床表面距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位的高度按表所给出的一般特征确定。
对于新建道路,可以用路基临界高度作为判别标准。当路基的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一定的情况下,路基的湿度由下而上逐渐减小。与分界稠度相对应的路基离地下水位或地表积水水位的高度称为路基临界高度。、、分别为路基干燥、中湿、潮湿状态的临界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