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3分)
1. (2分)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力就不存在
B . 从空中下降的雨滴不受力的作用
C . 马拉车向前运动,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D . 一个物体受力,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2. (2分) (2016·邯郸模拟) 小明同学梳理了教材中相关的力学知识,如图所示,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 . 图甲中,所砌墙壁与重垂线平行时,说明墙壁竖直
B . 图乙中,锤柄向下撞击凳子时,锤头由于惯性就紧套在锤柄上
C . 图丙中,木块运动越快,它受到的摩擦力就越小
D . 图丁中,用力压或拉弹簧时,弹簧形状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 (2分) 关于力的三要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B . 只要两个大小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产生的效果就相同
C . 只要力的要素中的两个相同,那么这两个力作用的效果就相同
D . 必须是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同一点,产生的效果才会相同
4. (2分)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吕小军以抓举175公斤、挺举204公斤、总成绩379公斤获得金牌,并打破了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图为吕小军在比赛中成功举起杠铃的精彩瞬间,此时杠铃稳稳地静止着。关于该图片所反映的情景,从力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杠铃只受到吕小军对它的支持力作用
B . 杠铃对吕小军的压力和吕小军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杠铃受到的重力和吕小军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杠铃对吕小军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 (2分) (2020·寿宁模拟) 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推物体,推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关于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 t=1s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摩擦力为0N
B . t=3s时,运动中的物体受到大小为6N的滑动摩擦力作用
C . t=5s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到的摩擦力为4N
D . 物体在0~6s内一直处于平衡状态
6. (2分) (2017八下·榕江期中) 下列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 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B . 苹果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 汽车刹车后,速度会逐渐减小,最后会停下来,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D . 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衡
7. (3分) (2014·抚顺) 如图是足球运动员踢球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足球离开脚后还能向前飞行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B . 足球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越远
C . 飞行的足球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足球在空中飞行轨迹是弧线形,是因为受到力的作用
8. (2分) (2020·平定模拟) 在“低碳健康”的理念引领下,电动平衡车已悄然成为生活中一种新的交通时尚,关于如图所示的一款电动平衡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静止在地面上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和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 . 踏板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减小脚与踏板之间的摩擦力
C . 人驾驶该车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时,以车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D . 刹车后,仍要向前滑动一段距离才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9. (2分) 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块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块,铜块瞬间停止转动,两者粘合在一起,这就是“旋转焊接”技术.下列对焊接过程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强大的压力可以使两者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
B . 使铜块高速旋转目的是为了增大铜块的动能
C . 焊接完成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
D . 铜块将内能转移给铝块,铝块的内能增加
10. (2分) (2019八下·英德期末) 如图所示情景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 房屋建在面积更大的地基上
B . 书包带做得宽,比较舒服
C . 运动员冰鞋上装有冰刀
D . 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
11. (2分) (2016八下·重庆期末) 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 . 高压锅是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特点制成的
C . 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 . 洗手盘下方弯管的水密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12. (2分) (2019·龙华模拟) 不能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的现象是( )
A . 飞机升空
B . 地面刮起的“龙卷风”
C . 树叶“吸向”高速行驶的汽车
D . 吸盘贴在光滑玻璃上不脱落
13. (2分) 如图所示为伽利略气体温度计,我们知道: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升高时体积将会膨胀,若液面由A上升到B,则表示气温(假设外界气压不变)( )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变
D . 无法确定
14. (2分) (2019八下·黄冈期末) 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活塞式抽水
B . 茶壶
C . 下水道存水管
D . 船闸
15. (2分) (2020八下·溧阳期末) 如图甲所示,是消防队员小明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在某次爬杆训练中,小明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0~6s内,小明受到的重力比摩擦力大
B . 在15~18s内,小明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C . 在6~15s内,小明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
D . 在0~18s内,小明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16. (2分) 一块砖以三种方式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三个不同表面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之比为1:3:5,则它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 . 1:1:1
B . 1:3:5
C . 5:3:1
D . 15:5:3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
17. (1分) (2016八下·平武期中) 如图所示,父子俩相持不下,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有关.
18. (2分) (2018八下·长春月考) 鸡蛋与石头相碰,石头同时也会给鸡蛋一个力,这说明________.鸡蛋与石头碰在一起后,往往鸡蛋破碎了,石头却完好无损,这时鸡蛋对石头的力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石头对鸡蛋的力.
19. (3分) (2016八下·谷城期末) 如图所示,是为病人输液的装置示意图,药瓶瓶口插有两根管子,其中C管的作用是利用________使药液从A管中顺利流出;针头表面做得非常光滑,这是为了________,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若要提高输液速度,除了调节器外,还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就是________.
20. (3分) (2020九上·上海月考) 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根据饮料瓶上所标的容积,利用________知识可估算饮料的质量;打开瓶盖,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________的知识;用液位计观察锅炉内水位的高度,是应用了________的知识。(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或装置的名称)
21. (6分) (2016·泰州模拟) 如图汽车尾部安装一个“气流偏导器”,它是依据________的原理,当轿车高速行驶时,能产生较大的抓地力.当行驶在水平地面上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2400r/min,在1s内汽油机完成________个工作循环.若汽车行驶过程中消耗汽油2kg,则这些汽油完全燃烧能放出________J的热量.在紧急刹车时,刹车片会发烫,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增加物体内能的;汽车在制动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能的总量________(填“减少”、“增加”、“不变”),转化获得的能量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开动汽车,这是因为能量的转化具有________性.(汽油热值4.6×107J/kg)
22. (1分) 在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如图所示.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直径为0.2m,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1m,重125.6N.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水平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至少应比外界大气压小________ Pa.
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5分)
23. (5分) 图是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作出物体A的重力和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4. (10分) (2018八下·丰县月考)
(1) 一个物体重为20N,把它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
(2) 如图所示,用50N沿与水平方向成30o角的力斜向上向右拉小车,画出拉力的示意图.
四、 实验题 (共5题;共34分)
25. (5分) (2018八下·福州期末) 如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 如图a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相同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通过观察可以得出: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运动距离越________。进一步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将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运动。
(2) 如图b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击同一木块。本实验探究的是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物体动能大小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3) 这两个实验中,斜面的作用是________。
26. (6分) 小刘发现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滑动摩擦力,便猜想:
①滑动摩擦力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刘利用弹簧测力计和一瓶苹果醋进行了如下实验:
(1) 将苹果醋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__ 拉动苹果醋,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苹果来醋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2) 实验中要通过________改变压力,并控制________不变,可验证猜想________(选填“①”、“②”)。
(3) 在实验中小刘沿水平方向加速拉动苹果醋,则苹果醋所受摩擦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 (5分) (2018八下·江门月考) 某学习小组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究,他们采取了如下的方法:甲图把小桌放在海绵上;乙图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丙图把小桌翻过来,桌面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
(1) 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
(2) 比较__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 对比乙、丙两图,可以得出:________;
(4) 此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________;
28. (8分) (2017八下·宝应期中)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乙的装置,把一个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华选择了如图甲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 小明在实验中,发现当左边挂的钩码为100g,右边挂的钩码为150g时,木块刚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他认为两个力平衡时,其大小不一定相等.他的结论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他的探究方法不科学的原因是________
(2) 小华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 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3) 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不在________的两个力能否平衡;把纸片从中间剪开,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力必须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物体上.
29. (10分) (2017·青岛) 回归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
| 现象 | 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三种不同水平面时的初速度________,发现小车在________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 |
| 结论 方法 | 若________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 |
| 问题 讨论 | 利用上述器材,再增加一个小木块和一把刻度尺,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比较木块被推动的________,由此得出物体的动能与________的关系. | |
| 现象方法 | 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发现探头向下移动的过程中,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这说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保持探头所处深度不变,向水中加盐,发现高度差变大,这说明液体压强还与液体________有关. 实验中U型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反映了探头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运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法. |
| 问题讨论 | 在开口的空矿泉水瓶的侧壁和底部扎几个小孔,用手将其压入水中,发现水从各个小孔涌入瓶中,说明液体内部向________都有压强. |
30. (5分) 右图中平底茶壶的质量是0.4kg,壶底面积是4×10m.内盛0.6kg的开水,水面高度在图中已标出,放置在面积为1m的水平桌面(g=10N/kg)。
试求:(1)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强
(2)水对茶壶底部产生的压力
(3)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31. (10分) (2017八下·仙游期中) 某质量1kg不规则容器放置于水平桌面,桌面面积1m2.容器内装水4kg,水的高度50cm,容器底部面积内外都是200cm2 ,(即忽略器壁厚度).求:
(1) 容器内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压力;
(2) 容器对桌面对压力、压强。
32. (5分) (2017八下·林甸期中) 一座长方体花岗岩,质量是3.6×103kg,底面积0.9m2 , 求(g取10N/kg)求
(1) 石碑受到的重力
参
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3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6分)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考点:
解析:
答案:19-1、
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考点:
解析:
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5分)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答案:24-1、
答案:24-2、
考点:
解析:
四、 实验题 (共5题;共34分)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考点:
解析:
答案:26-1、
答案:26-2、
答案:26-3、
考点:
解析:
答案:27-1、
答案:27-2、
答案:27-3、
答案:27-4、
考点:
解析:
答案:28-1、
答案:28-2、
答案:28-3、
考点:
解析:
答案:29-1、
答案:29-2、
考点:
解析:
五、 综合应用题 (共3题;共20分)
答案:30-1、
考点:
解析:
答案:31-1、
答案:31-2、
考点:
解析:
答案:32-1、
考点: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