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目标: 掌握透视的基本概念,根据透视规律,准确画出透视图,增强对空间的立体理解,培养学生表现物象的水平。
二、重点: 掌握透视的基本知识和作图规律
三、难点: 用立体的观察法表现空间
四、教学过程:
1活动导入 请同学们一起观察教室里走廊的宽度,为什么近宽远窄?
——这就是透视现象
同学们在生活中,校园中透视现象无处不在,(欣赏校园风景图片)这些现象都是我们身边的,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路两旁的树木是不是近处的高,远处的低呢? 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思考,老师引入课题
2新课
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再次出示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理解到透视现象在生活中是不是无处不在呢?还能举出哪些例子? 通过图片,观察透视现象。
3新授知识点 一,透视的基本术语:
(1), 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
(2),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3), 灭点(消失的):透视现象中的消失点
4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1),你觉得(图片)中有几个消失点?
(2),把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体抽象为一个立方体,当立方体前后二个面平行于画面时,我们就称这种 现象 叫——平行透视。它就 会消失于一个点,所以也称一点透视。
5平行透视的基本画法:
(1) 在画面上绘制一条水平直线作为视平线
(2) 在视平线上目测选择一个点作为消失点
(3) 在画面两侧画出与画面平行的的面(长方形)
(4) 从消失点向长方形的四个顶点连线,被遮挡的忽略
(5) 再画出与视平线垂直的线
(6) 删除多余的线条
6欣赏名画中的现象
7成角透视(二点透视)
(1)在景物的侧面观察(图示)时,你又能找到几个消失点?
(2)把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物体抽象为一个立方体,当立方体任何一个面都不平行于画面时,我们 就称这种现象叫——成角透视。它就会消失于二个点,所以也称二点透视。
8成角透视的基本画法:
(1) 在画面上绘制一条水平直线作为视平线, 在视平线上目测选择二个点作为消失点的位置。
(2) 在消失的之间绘制与视平线垂直的线。
(3) 在离画面最近的垂直线上选择上下二点(也就是 目测高度)与消失点实行连线完成轮廓。
(4) 继续完成细节部分,删除多余的线条学生观察讨论,思考后回答
9学生理解后和老师共同完成绘画图稿(请个别学生上黑板完老师未完成的绘画)
10教师作画示范,协助学生理解一点透视作画原理
11反馈与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相信同学们已经可以掌握六面体的基本透视方法,为了巩固我们学习的知识,请运用透视知识选择一张进行速写。(老师出示透视场景图,供同学们选择)
12学生作画
13作业展示
14学生互评
15教师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