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 专业、年级 学号 考试日期
| ------------------------------------------------装-----------------------------订-------------------------线------------------------------------------------------------------ | 2006~2007学年第2学期期末考试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食品毒理学》课程试卷B 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学号、专业名称写在指定位置; 2、密封线和装订线内不准答题。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总分 |
| 分数 |
| 得分 | 评卷人 |
1.选择毒性
2.最小致死量
3.毒物代谢动力学
4.抗氧化剂
5.总残留物
| 得分 | 评卷人 |
1.挥发性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 ( )
A.消化道 B.肺脏 C. 肾脏 D.乳腺
(第1页,共4页)
| (第1页,共X页) |
A. 肌红蛋白 B 血红蛋白 C丙酮酸氧化酶 D胆碱脂酶
3.毒物的被动转运 ( )
A. 需要消耗能量 B.不需要消耗能量
C.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进行 D.转运速度与生物膜两侧毒物的浓度无关
4.有机磷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 ( )
A.乙酰胆碱 B.阿托品 C 肾上腺素 D.亚甲蓝
5.常用的酸味剂主要是 ( )
A 水杨酸 B 柠檬酸 C 盐酸 D 谷氨酸
6.氰化物中毒一般选用的解毒剂是 ( )
A.阿托品 B.解磷定 C.亚钠 D. 含巯基的药物
7. 大部分外源化学物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为 ( )
A.抛物线 B.直线 C.不规则曲线 D.S形曲线
8.金属和类金属中毒中毒一般选用的解毒剂是 ( )
A. 解磷定 B.阿托品 C.亚钠 D. 二巯基丙醇
9.无机汞进入机体,经再分布,主要存在于 ( )
A 心脏 B 肺脏 C 肾脏 D 脾脏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毒作用带指的是阈剂量到半数致死量之间的范围
B 波动试验是对微核试验的改良
C 有机磷农药遇碱、水、热等,都不易分解失效
D 吸附剂一般不受剂量的
| 得分 | 评卷人 |
(第2页,共4页)
1.LD50的值越大,毒物越安全。 ( )
2.维生素C作为抗氧化剂,它本身比脂肪更易氧化,因而它具有保护油脂或食
品不被氧化的功能。 ( )
3.糖精在体内可以分解,提供能量,有营养价值。 ( )
4.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毒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称为联合作用。 ( )
5.进行安全性毒理试验时,动物的染毒方式应与人实际接触毒物的方式接近。
( )
6.艾姆斯试验主要是通过观察注入宿主体内微生物的变化来检验受试物能否引起基因突变的一种方法。 ( )
7.金属砷中毒的机理是能和机体的含巯基的酶结合,使酶失去活性。 ( )
8.氰化物中毒时动物的血液呈现酱油色。 ( )
9.用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时,要求各组剂量按照等差数列安排 ( )
10.昆虫体内缺乏水解乐果的酰胺酶,因此乐果是高效的杀虫剂。 ( )
| 得分 | 评卷人 |
1.毒物进入动物有机体后,需要经过 、 、
、和 等一系列体内过程。
2.细菌毒素可分为 毒素和 毒素。
3.急性毒作用带是指 与 的比值。
4.外源性化学物质进入体内的途径主要有 、
(第3页,共4页)
、和 。
5.绝大多数毒物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要与 发生可逆性结合,结合后 生物学活性。
6. 食品中禁止使用合成色素。
7.LD50的测定是以 为指标的质反应。
8.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主要有 。
9.毒物的生物转化一般需要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 、
和 过程,第二阶段主要为 过程。
| 得分 | 评卷人 |
1.简述简述Ames试验的原理
2.简述急性毒性试验的主要目的
3.简述动物中毒病的特征。
4.简述霉菌毒素中毒的特点。
| 得分 | 评卷人 |
1、试述动物中毒病的诊断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试述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程序 。
(第4页,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