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 | 内容 | 认定细则 | 分值 | 赋分 |
| 师德 修养 (6分) | 1.专题教育 | 参加学校组织的学习、讲座等专题活动,有听讲笔记(每学期5次以上)(5分)、学习体会或小结(每学期不少于1篇)(1分)。 | 6 | |
| 校本 研修 (94) | 2.研修计划总结 | 每学年能结合自身专业水平制定针对性的研修计划,并对研修情况进行总结和提炼经验。 | 5 | |
| 3.研修活动 | 参加教研组的研修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并有记录。出勤必须达到4/5以上。(一学期12次计6分) | 6 | ||
| 4.听课评课 | 按要求完成听课量(每学期20节以上),并有听课记录和观课评析。(每一节0.25分计5分) | 5 | ||
| 5.实践课 | 每学期上研究课1节。有教案、说课稿、教学反思,各1分,计3分,上课计2分。 | 5 | ||
| 6.教学设计 | 每学期完成最佳教学设计1份。有文本材料,教研组内交流。(计2分) | 2 | ||
| 7.专题总结(经验交流、论文、案例) | 每学期撰写教育教学专题总结(经验、论文、案例)1份。有文本材料,教研组内交流。(2分) | 2 | ||
| 8.青蓝共进 | 承担指导教师任务,有指导记录、过程评价。徒弟有拜师计划、总结、学习过程记载。每学期5分。 | 5 | ||
| 9.交流讲座 | 在由相关部门组织的会议上交流或作讲座,有文本材料。校级(片级)0.5分,县级以上1分,市级以上 1.5分,以此类推。 | 2 | ||
| 10.课程开发 | 开发拓展型课程或研究(探究)型课程,有4课时左右的文本材料,经学校审定通过。每课时0.5分。 | 2 | ||
| 11.课题研究 | 参加学校及以上相关部门立项的课题研究。(计5分)其成果在校级以上交流、获奖或入选成果汇编(只取最高级别),有文本材料。校级1分,县级以上2分,市级以上3分。省级4分,国级5分。 | 5 | ||
| 12.课堂展示 | 执教由校级以上相关部门组织(下发通知为准)的研讨展示课。校级(片级)0.5分,县级以上1分,市级以上2分。以此类推。 | 4 | ||
| 13.读书学习 | 自觉学习教育理论,认真阅读报刊杂志,有自学笔记或读书摘记(每学期不少于5000字)。(5分) | 5 | ||
| 14.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 1、每学期利用网络资源上20课时,有上课记录、资料完整,每节课0.25分,计5分。 | 14 | ||
| 2、每学期有20节利用网络资源整合优质教案(5分),有1篇学科资源应用的论文2分,有4件整合的课件2分。 | ||||
| 15、集体备课 | 1、有备课组计划和活动记录且齐全(本学期每位科任教师只选一科进行两次集体备课)。 | 2 | ||
| 2、集体备课教学设计齐全且有修改记录。(齐全,有修改记录各一分) | 2 | |||
| 16、常规检查 | 1、教案环节齐全,节数齐全。(环节齐全,节数齐全各一分) | 5 | ||
| 2、作业批改及时规范,次数齐全。(批阅规范,次数齐全各一分) | 5 | |||
| 3、教案作业有自查记录。 | 2 | |||
| 4、教案作业课堂教学有抽查记录。(按抽查评价等级计分,A.B.C.D计5、4、3、2分,其中A下、B下相差0.5分) | 5 | |||
| 5、有教学进度计划(计2分) | 2 | |||
| 17、教师基本技能训练 | 1、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以测试为主) | 2 | ||
| 2、三字一画和手工或自制教具,有作品(共2件作品,每件1分),承担粉笔字展示计2分 | 4 | |||
| 18、教师业务测试 | 1、每学期进行一次,采用百分制。 | 3 |
| 总 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