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工作实务
(测试时间60分钟)
1. 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共30道题,共30分)
(1)
以下对一夫一妻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不违反一夫一妻制,只能受到道德谴责 |
成熟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格塞尔 |
人们常常把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作为老年期的开始,我国规定老年人的年龄为( )。
| √60岁以上 |
很多妇女受到家庭暴力不报案,或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和干预,以至于演变成严重的致伤、致残和致死案件。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对家庭暴力的认识,而法律中又没有制裁家庭暴力的具体条文规定。如果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开展干预,通常需要妇联、公检法司、医院卫生等多个机构的合作,采取综合干预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各方的合作到目前为止缺少相应的和法律保障。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加强的工作环节是 ( )。
| 宣传教育 |
| 妇女赋权 |
| 倡导 |
| 资源连接 |
“去机构化”是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 )产生的、对照顾方式谋求改革的运动。
| √德国 |
老年学家提出的第一个有关老年的理论是( )。
| √社会撤离理论 |
社会救助以( )为主要形式。
| 救助 |
某地根据当地妇女儿童发展现状,制定了《禁止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这一举措旨在回应妇女的( )需要。
| 权益保障 |
王女士因遭受家庭暴力,从家里逃了出来,找到社会工作者,这时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 应王女士的要求,将她安置到庇护场所 |
( )年民政部颁布了《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 1995 |
对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首先应( )。
| 给予生活的合理安排 |
( )的目的是通过社会工作者和妇女之间的共同合作,让妇女有能力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处境,引发她们对形成这种境况的社会因素进行思考,寻找解决的途径,并且通过采取具体的行动来改善处境。
| 妇女赋权 |
1987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 )的概念来代替“社区福利服务网络”。
| 社区照顾 |
评估老年人是否患有痴呆症,需要用( )工具。
| 福尔斯坦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 |
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不仅是弱势的妇女群体,而且还包括一般的和优势的妇女群体。这说明妇女社会工作具有( )的特点。
| 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
父母教养方式若具有高要求性和高反应性,我们称之为()教养方式。
| 权威型 |
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的妇女所带来的家庭问题,最不可能的是( )。
| 生殖健康问题 |
评估老年人生活能力,包括自我照顾和生活能力时常用的评估工具是( )。
| 福尔斯坦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 |
|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s) |
| 陆斌社会网络量表 |
张女士因夫妻关系不和十分痛苦,但又不想离婚。这时社会工作者合适的处理方式是( )。
| 感受张女士的痛苦,陪同她一起哭泣 |
| 告知现代社会婚外情现象很普遍,不用太担心 |
| 讲某妇女离婚后生活更幸福的故事,引导张女士向她学习 |
| √倾听张女士诉说痛苦感觉,给予情感支持 |
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如果社会工作者发现,她的问题不仅涉及主动开口谈及家庭暴力,而且也需要积极寻找资源给她及时帮助。例如,她要离婚但很贫穷,此时社会工作者最应为她提供的服务是( )。
| 联系医务社会工作者 |
| √为她联络法律援助 |
| 为她联系庇护所 |
| 直接帮助她与其丈夫商量离婚事宜 |
家长的特殊素质指的是( )。
| 家长的身体健康状况 |
| √作为家长对子女进行教育应具备的素质 |
| 家长的文化水平 |
| 家长的品德修养 |
婚后夫妻关系的关注点由( )转到( )。
| √了解双方的生活习惯差异 理解、包容对方 |
| 过高婚姻期望 降低的婚姻期望 |
| 浪漫爱情 计划生育 |
| 营造浪漫爱情氛围 营建新的家庭、规划美好未来 |
某老旧小区失业、低保人员较多,便民设施缺乏,居民日常生活不便。社会工作者分析了社区的具体情况后,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开设便民餐车和家电维修点,既改善了小区便民设施少的状况,又开发了就业岗位。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用的社区工作方法是( )。
| √社会策划 |
一位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妇女,可能不知道有哪些资源以及采取什么途径可以帮助她。此时社会工作者在分析其需求后,可以采用( )方法来帮助她。
| √资源连接 |
对老有所养理解正确的是( )。
| √包括物质供养、生活上的照料、精神的慰藉 |
专项社会救助不包括( )。
| √生活救助 |
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对社会救助申请人的家庭收人和家庭财产进行调查的方式。
| √司法鉴定 |
下列哪项不是属于“由社区照顾”的类型( )。
| √机构照顾 |
老年小组工作在针对相对健康且具有活动能力的社区中的老年人时,主要是以开展( )为主要内容的团体辅导活动。
| √游戏活动 |
( )是社会救助区别于社会保险的最明显之处。
| √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不对等性 |
(1)患抑郁症的青少年行为层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
| √攻击性增强 |
| √多动 |
| √易激愤和冲动 |
| √不愿参加社交活动 |
与传统社会化模式下的同伴群体相比,网络同伴群体具有的特征包括()。
| √形成方式和途径特殊 |
| √构成更加丰富和广泛 |
| √符合青少年的自主要求 |
| √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成为唯一标准 |
机构照顾的类型包括( )。
| √特殊护理院 |
| √护理型养老院 |
| 日间照顾中心 |
| √康复保健型养老院 |
| √老年公寓 |
扩大社区支援网路的策略有( )。
| √个人网络 |
| √志愿者联系网络 |
| √互助网络 |
| √邻舍协助网络 |
| √社区授权网络 |
( )理论观点体现了进化心理学的观点。
| 男性或女性会找具有自己母亲或父亲特质的人为伴侣 |
| 择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动机做出决定 |
| √亲本投资和遗传基因这两种因素在男女择偶过程中同时起作用 |
| √个体对异性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也意味着个体具有很好的基因 |
亲子冲突的频率和情绪强度的特征是
| √在子女的各个年龄段表现不同 |
| √冲突频率在整个青春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
| √情绪强度从青春期早期到中期都呈现上升趋势 |
| 在各个阶段都是呈上升趋势的 |
青少年友伴群的特征包括()。
| √属于非正式团体 |
| √成员具有相近的心理结构 |
| √友伴群成员的年龄比较接近 |
| √成员一般具有较强的群体意识 |
| √友伴群有一定的组织层次 |
高质量的沟通应该是( )。
| √伴有妥协和幽默 |
| 指责、防卫、蔑视和拒绝沟通会促进关系 |
| √正面通过多于负面沟通 |
| √应以相互尊重的正向言论为向导 |
我国的社会救助起步晚,目前正向着( )的方向发展。
| 商业化 |
| 形式化 |
| 信息化 |
| √制度化 |
| √综合性 |
青少年产生学业倦怠的个体因素有()。
| 学习的主动性差 |
| 自我效能低 |
| 缺乏个体人际交往 |
| 家庭的高压管制 |
以下属于残疾人青少年群体的有()。
| √智力残疾青少年 |
| √肢体残疾青少年 |
| √听力残疾青少年 |
| √视力残疾青少年 |
| √语言残疾障碍青少年 |
媒体对青少年具有的主要功能包括()。
|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
| 青少年的社会化 |
| 感觉需求 |
| 缓解情绪 |
| 文化认同 |
联络同辈姻亲的感情机制包括( )。
| 关键时刻的家庭互助 |
| 关心同辈姻亲子女 |
| 组织共同的家庭休闲活动 |
| 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 |
对老人的综合评估一般包括以下那些方面( )?
| 身体健康评估 |
| 心理和情绪方面 |
| 社会功能 |
| 日常活动能力 |
| 经济状况和环境安全 |
青少年滥用药物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心理层面因素 |
| 家庭层面因素 |
| 青少年同伴与次级文化因素 |
| 社会环境层面因素 |
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时,社会工作者针对老人应该做的直接工作包括( )。
| 对入住的老人进行一次面谈和家访 |
| 收集老人和家庭的基本信息 |
| 评估老人的生活能力 |
| 帮助老人的家庭成员消除负罪感 |
| 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在职训练 |
以下哪些是属于居家照顾与日托照顾的特点( )?
| 减轻机构照顾的负担 |
| 使更多老人得到照顾 |
| 老年人可以随时得到生活方面的实际帮助 |
| 成本费用比机构低廉 |
| 老年人的问题易被忽视 |
在对待建议上,男女性的态度分别是( )。
| 女性把男性的指手画脚式的建议当成是不解风情 |
| 男性认为不请自来的女性建议是挑剔和缺少爱意 |
| 女性受挫时需要表达感受 |
| 男性受挫时需要理解和支持 |
特区的《安老院规例》更具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分为以下几类( )。
| 中度照顾安老院 |
| 低度照顾安老院 |
| 高度照顾安老院 |
| 老年公寓 |
| 福利性养老院 |
机构照顾服务的内容包括( )
| 社会性服务 |
| 娱乐性服务 |
| 日常生活照顾 |
| 医疗服务 |
| 康复保健服务 |
(1)
作为家长这个职业,职前准备教育和实践中的学习同等重要。
| 正确 |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团体通过社会保护、社会教育、社会辅导、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青少年解决各种生活困难、心理困惑、行动偏差等成长性问题。
| 正确 |
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很多,主要的包括家庭、父母、子女三个方面。
| 正确 |
家庭系统模型认为亲子冲突的根源是家庭成员系统功能的缺失、不恰当的人际关系界限或封闭性的沟通风格等。
| 正确 |
“网络成瘾症”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 正确 |
家庭规则在家庭成员中潜移默化,对家庭成员的行为有影响。
| 正确 |
居家照顾是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
| 正确 |
夫妻关系的最大特征是社会、经济和生活的一体化。
| 错误 |
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界定为十一二岁至十七八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
| 正确 |
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对老人实施评估时不必考虑最初提议评估的人是谁。
| 错误 |
在刺激—价值--角色理论中,价值阶段主要评价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角色期望。
| 错误 |
隔代家庭是指由两代或两代组成的家庭,子代缺损或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
| 正确 |
亲子冲突是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公开的行为对抗或对立,表现为争吵、分歧、争论甚至身体冲突等。
| 正确 |
老年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是,协助老人保持,维持合理的活动能力和称心的生活方式。
| 正确 |
个体在一生中经历两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是8-12岁之间。
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