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原理
相关知识
DHCP 避免了因手工设置IP地址及子网掩码所产生的错误,同时也避免了把一个IP地址分配给多台计算机所造成的地址冲突,而客户机也只需将TCP/IP配置全设置为自动获取即可上网。
DHCP服务降低了管理IP地址设置的负担,使用DHCP 服务器大大缩短了配置或重新配置网络中工作站所花费的时间,达到了最高效地利用有限的IP地址的目的。
由于包含IP地址的相关TCP/IP配置参数是DHCP服务器“临时发放”给客户端使用的,所以当客户机断开与服务器的连接后,旧的IP地址将被释放以便重用
●实验步聚
实验目的
在网络中架设DHCP服务器,管理网络IP
操作过程与步骤
DHCP组件安装与配置
第一步: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运行添加/删除组件向导。如图1-1所示
图1-1 运行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
第二步:在打开的【Windows 组件向导】对话框的“组件”列表框中双击【网络服务】组件,然后在【网络服务】对话框中,选择列表框中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子组件,单击【确定】按钮开始安装DHCP服务。如图1-2所示
图1-2选择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第三步:经过3~5分钟的安装,DHCP服务便可安装完成。在DHCP完成安装向导中,单击确定完成安装。如图1-3所示
图1-3完成DHCP安装
第四步:单击【开始】按钮,选择【控制面板】→【管理工具】→【DHCP】,打开DHCP窗口。如图1-4所示
图1-4 运行DHCP程序
第五步:在DHCP程序窗口中选择服务器,然后右键选择“新建作用域”。 如图1-5所示
图1-5新建作用域
第六步:在新建作用域向导中直接单击“下一步”,然后在作用域名对话框中为DHCP服务器指定个名称。如图1-6所示
图1-6指定作用域名称
第七步:在IP地址范围对话框中为此作用域输入IP地址管理范围。在这所输入的IP地址范围是用来分配给网络用户所用的。因此在这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合理设置IP地址范围。如图1-7所示
图1-7 设置IP作用域
第八步:在添加排除对话框中,根据自己情况输入需要排除IP分配的范围。如图1-8所示
图1-8 设置排除IP范围
第九步:在设置租约期限对话框中,为分配给客户端的这些IP地址设定一个有限期,当超过这个有效期之后,客户端将不能够得到那些供分配的IP地址。根据情况在【为】下面进行相关设置即可,系统默认为8天。如图1-9所示
图1-9设置IP地址租约期限
第十步:前面所作的设置只是为客户端设定了用于自动分配的IP地址,如果还要给它们设定自动分配的DNS和网关地址,则在配置DHCP选项对话框中,在此我们先选择“否,我想稍后配置这些选项”,单击“下一步”,开始配置DHCP服务器。如图1-10所示
图1-10 配置DHCP服务器
第十一步:经过上面对新建作用域的各项配置后,接下来系统会提示已成功地完成了新建作用域向导。单击【完成】按钮关闭新建作用域向导。 如图1-11
图1-11 完成DHCP新建作用域向导
第十二步:完成新建作用域后,查看DHCP服务器,此时已经生效.如图1-12所示
图1-12查看DHCP
DHCP服务管理
第一步:完成DHCP安装后,单击“地址池”选项,可查看当前作用域地址范围和排除范围.我们可以在这里新建排除IP地址范围.如图2-1所示
图2-1 查看地址池
第二步:在“地址租约”选项中可以查看当前作用域IP地址租约情况,在右边的列表中将列出已经租约出去的IP地址及所对应的计算机。在这里,因为作者是新建的DHCP服务器,并没有配置。所以为空。如图2-2所示
图2-2 查看地址池租约
第三步:在保留选项中,可查看此作用域保留IP,也就是保留某IP只给某计算机使用,防止其它计算机盗用此IP。如图2-3所示
图2-3 查看保留IP
第五步:单击“作用域选项”,查看当前作用域的配置选项。在这里会列出我们在安装时所做的配置选项。如图2-4所示
图2-4查看作用域选项
客户端测试
如果在网络环境中已经存在DHCP服务,并且客户端的IP地址已经设置成“自动获得”,那么客户端在下次重启之后,DHCP服务器便会为客户端分配我们指定的作用域中的IP。当然,我们也可以手动输入命令让客户端释放当前使用的IP 址,然后重新获得我们创建的DHCP服务器作用域的IP地址。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首先确定客户端计算机的IP地址为“自动获得”。在客户端右键单击“网上邻居”—>>选择本地连接右键属性—>>Internet协议(TCP/IP).确定已经设置为自动获得。 如图3-1所示
图3-1 设置客户端IP为“自动获得”
第二步:在客户端的命令窗口下输入“ipconfig /release”来释放计算机当前所使用的IP地址。如图3-2所示
图3-2 释放IP
第三步:在客户端命令窗口下输入“ipconfig /renew”,来重新获得IP。如图3-3所示
图3-3 重新获得IP
至此,本次实验全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