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础知识(14分)
1、下面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角色∕角逐 砥砺∕抵消 载歌载舞∕载誉归来
B.贝壳∕地壳 和蔼∕暮霭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C.和谐∕调和 屡次∕步履 称心如意∕拍手称快
D.模块∕楷模 誊写∕家眷 呱呱坠地∕沽名钓誉
【答案】A
A、jué/jué dǐ/ dǐ zài/ zài
B、ké/qiào ǎi/ǎi qì/qìe
C、hé/ hé lǚ/ lǚ chèn/ chēng
D、mó /mó téng/ juàn gū/ g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惊蛰 涮羊肉 克尽职守 原形毕露
B.发轫 林荫道 一如继往 草菅人命
C.胡诌 挖墙脚 浑浑噩噩 怨天尤人
D.磕绊 亲和力 一愁莫展 真知灼见
【答案】C
A恪尽职守 B一如既往 D一筹莫展
3、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一些不法商贩 ,兜售假货,坑害群众,必须受到严厉的打击。
②现实社会里 ,我们离家在外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③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只动口不出声, 。
A.滥竽充数 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B.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滥竽充数
C.滥竽充数 鱼龙混杂 鱼目混珠
D.鱼目混珠 鱼龙混杂 滥竽充数
【答案】D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凑一个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鱼龙混杂: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1)“据我所知,有关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目前还没有推出明确的时间表。”一位接近管理层的税收专家 。
(2)莫言的获奖,很难改变今天中国文学创作整体 的现实,也缓解不了我们的文化焦虑。
(3)毋庸置疑,铁路电话订票使很多旅客获得了便利。但是,铁路局数万张车票无人领取的状况也反映了有的旅客把电话订票当成儿戏,缺乏 的诚信。
A.披露 良莠不齐 一言九鼎
B.披露 良莠不齐 一诺千金
C.透露 参差不齐 一诺千金
D.透露 参差不齐 一言九鼎
【答案】C
披露:通常是由旁观者通过比较正式的渠道进行公布、发表;透露通常是由当事者有意或无意的公开一些事。
透露:透漏;泄漏消息。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
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一言九鼎: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一诺千金: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B.读书可以使人吸纳古今文化精髓,开创理想世界,马克思正是在40年的勤奋阅读和探索中,终于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那种借口以反腐会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不稳定为名,主张反腐应适可而止的观点极其有害,因为反腐事关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答案】C (A不合逻辑,“好坏”是两面,“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用得是地方”是一面,两面对一面,不当,可在“用了”和“是地方”前加上“是否”;B“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搭配不当,可改为“确立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D句式杂糅,“借口……为名”杂糅,可表述为“借口……”或“以……为名”。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一部被称为《穆斯林的无知》的短片,虽然只有短短的14分钟,但因为在网络上的传播而在中东地区掀起轩然大波,引发反美示威浪潮,相关冲突甚至导致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班加西领事馆丧生。
B.沈中阳委员指出,创建“平安医院”,为患者就医营造良好环境,解决好医护人员安全,已迫在眉睫。
C.东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为目标,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互利的合作。
D.国家开发银行原副在因贪腐被之后,原计划在深圳音乐厅演出的由王益本人谱写的大型古典交响乐《神州颂》被主办方撤换。
【答案】A B项,搭配不当,在“安全”后加“问题”C项,句式杂糅。“宗旨是……为目标”杂糅,可去掉“为目标”。D项,中途易辙。应将第一个分句中的“在”字移至句首。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中国画盛行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 。 。 。 。 。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
①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
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它是中国画技法之一。用以表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
③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
④又如画一曲形式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没有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
⑤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
⑥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
A.⑤③①④②⑥ B.③①⑤⑥④②
C.③①④⑥②⑤ D.①④⑥②⑤③
【答案】C
2、名篇默写。(7分)
8、羌管弄情,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
9、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
10、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
11、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
1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
13、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
14、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6分)
秦纮,字世缨,单人。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御史。劾治内官傅锁儿罪,谏止江南采翠毛、鱼 ①等使。权贵忌之,蜚语闻。会考察,坐谪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奏镇国将军奇涧等罪。奇涧父庆成王钟镒为奏辩,且诬纮。帝重违王意,逮纮下法司治,事皆无验。而内官尚亨籍纮家,以所得敝衣数事奏。帝叹曰:“纮贫一至此耶?”赐钞万贯旌之。
小王子数万骑寇大同,长驱入顺圣川,掠宣府境。纮与总兵官周玉等邀击,遁去。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
弘治元年以王恕荐,擢左副都御史,督漕运。奏言:“中官、武将总镇两广者,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总镇府故有赏功所,岁储金钱数万,费出无经,宜从都御史勾稽。广、潮、南、韶多盗,当设社学,编保甲,以绝盗源。”帝悉从其请。纮之初莅镇也,劾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暴,逮下狱。景亦讦纮,勘无左证,法司当景死。景连姻周太后家,有奥援,讦纮不已。诏并逮纮,廷鞫②卒无罪。诏宥景死,夺爵闲住,而纮亦罢归。大臣王恕等请留纮,不纳。廷臣复连章言纮可大用。居数月,起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引疾去。
十四年秋,寇大入花马池,败官军孔坝沟,直抵平凉。
言者谓纮有威名,虽老可用。诏起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制三边军务。纮驰至固原,按行败所。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劾治败将杨琳等四人罪,更易守将。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军声大振,遂大败寇。
十七年,以年老连章力辞,乞致仕。诏赐敕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九月卒,年八十。赠少保,谥襄毅。
(节选自《明史·秦纮传》,有删改)
注:①鱼 :指䴙䴘,一种水鸟,善于捕食小鱼、昆虫等;②鞫:审问。
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B.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C.率纵私人扰商贾/ 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D.率纵私人扰商贾/高居私家/擅理公事/贼杀/不辜交通土官为奸利/而天下镇守官皆得擅执军职/受民讼/非制/请严禁绝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谪”常指“古代官吏被降职或流放”,与之意思相近的词有“迁”“贬”“黜”等。
B.“奥援”为“暗中支持、帮助的力量;有力的靠山”之意,其中“奥”释为“深”。
C.“尚书”为古代官职名,始于战国,以后历代相承。文中指“六部”中“户部”的最职。
D.“廪”可解为“储存粮食的仓库”“储藏的粮食”“公家发放的粮食”等意,后来泛指俸禄。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秦纮宦海沉浮,生活清贫。秦纮在官场上历经官职的升降起伏;为官多年,家产却寥寥无几,生活显得俭省、清贫。
B.秦纮很有见识,常受重用。他对“贸易”“诉讼”等事的看法颇有见地,得到皇帝的肯定;并且多次受到朝廷重用。
C.秦纮刚直不阿,不畏权贵。秦纮不畏官宦贵族权势,多次揭露一些权贵的不法行为,如总兵官柳景贪婪暴戾等。
D.秦纮老当益壮,勇立军功。认为秦纮年纪大了但威名仍存,所以他所统领的声威大振,取得了卓著的军功。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寻入掠兴宁口,连战却之,追还所掠,玺书劳焉。(3分)
译文:
。
(2)躬祭阵亡将士,掩其骼,奏录死事指挥朱鼎等五人,恤军士战殁者家。(4分)
译文:
。
【答案】
15、(3分)B(“不辜”作“杀”的宾语,应为“贼杀不辜”;“讼”作“受”的宾语,应为“受民讼”。)
16、(3分)A(“迁”有“左迁”和“右迁”之分,其中“右迁”指“升官”;“黜”为“降官或者罢官”,与“谪”有区别。)
17、(3分)D(结合原文第四段可知,“他所统领的声威大振”的主要原因是“练壮士,兴屯田,申明号令”,而非“认为秦纮年纪大了但威名仍存”。)
18、(3分)(1)不久敌寇又进犯劫掠兴宁口,(秦纮)率兵连续使敌人退军,并追回被掳掠的东西,朝廷下玺书慰劳他们。(“却” “所掠”各1分,句意1分)
(4分)(2)(秦纮)亲自祭奠阵亡将士,掩埋他们的遗骸,上奏要求详细记录死于战争的指挥朱鼎等五人的业绩,抚恤战死的将士家属。(“躬” “死事指挥”“军士战殁者”句意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秦纮hóng,字世缨,单县人。景泰二年间的进士,被授予官南京御史。他要求治内官傅锁儿的罪,进谏要求停止江南采购翠毛、鱼 等的差使。权贵们很忌恨他,放出流言蜚语让朝廷内外知晓。恰好遇上考察,因而他被贬为湖广驿丞。成化十三年,他被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上奏告镇国将军奇涧等有罪。奇涧的父亲庆成王钟镒为此上奏辩解,并诬陷秦纮。皇上难以违背庆成王的意愿,把秦纮逮捕到司法部门治罪,但事情都没有实证。而内官尚亨去抄秦纮的家,把所抄得的破衣服等几件事上奏。皇上叹息说:“秦纮就穷到了这般地步吗?”便赐予宝钞万贯对他加以表扬。
小王子的数万骑兵侵犯大同,长驱直入到顺圣川,劫掠宣府境内。秦纮与总兵官周玉等主动出击,小王子的骑兵逃跑离去。不久敌寇又进犯劫掠兴宁口,秦纮率兵连续击退敌人,并追回被掳掠的东西,朝廷下玺书慰劳他们。
弘治元年,因为王恕的推荐,他被提升为左副都御史,督办漕运。他上奏章说:“太监、武将总督镇守两广的,大都放纵自己的亲信干扰商品交易,抬高私人的地位。擅自处理公事,乱杀无辜,勾结土人官吏干坏事谋利益。而天下镇守的都可以擅自倚仗军中的职位,受理百姓的诉讼,这不是国家的规矩,请严加禁止力求杜绝。总镇府从前有赏功所,每年储备金钱几万,费用支出没有账目,应当随都御史稽查。广、潮、南、韶多有盗贼,应当设立地方学校,编定保甲,以此杜绝盗贼之源。”皇上都听从了他的请求。秦纮刚莅临边镇的时候,总兵官安远侯柳景贪婪暴戾,柳景被捕下狱。柳景也攻击秦纮,经过调查没有旁证,司法部门判处柳景死刑。但柳景与周太后家联姻,有着很深厚、有力的背景,所以对秦纮不停地攻击。皇上下诏一并逮捕秦纮,当庭审讯,最后还是证明他没有罪。皇上便下诏赦免柳景一死,削夺官爵赋闲家居,而秦纮也被罢官回乡。大臣王恕等请求留任秦纮,没被采纳。朝廷臣僚又接连上奏章说秦纮可以委以重用。这样秦纮在家住了几个月,被起用为南京户部尚书。十一年,他因为患病离任。
十四年秋季,敌寇大肆入侵花马池,挫败官军于孔坝沟,一直深入到平凉。称秦纮有威名,虽然年老还可以一用。朝廷便下诏起用他为户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领统辖各边疆的军务。秦纮快马赶到固原,巡视官军遭到战败的地方。秦纮亲自祭奠阵亡将士,掩埋他们的遗骸,上奏要求详细记录死于战争的指挥朱鼎等五人的业绩,抚恤战死的将士家属。他并要求治败将杨琳等四人之罪,调换守边将领。他训练强壮的战士,兴办屯田事宜,申明号令,的名声大振,于是大败敌寇。
十七年,秦纮因为年老接连上奏章坚决推辞,并请求让他辞职回乡。皇上下诏赐予敕文,乘驿车回家,每月供应米粮与每年安排奴仆还照官方的规格。第二年九月他去世,享年八十岁。朝廷赠官少保给他,他的谥号为襄毅。
四、古代诗词鉴赏(14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回答第19-23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
【注】张舜民,北宋文学家、画家。元丰四年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次年十月遭劾奏,谪监郴州。南行途经岳阳作此词。
19、、“三闾”指 (人名)。“自是长安日下影”中。“长安”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20、简要赏析“又看暝色满平芜”中“满”字的妙处。(3分)
21、词中抒情主人公“踟躇”的原因有哪些?结合作品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9、屈原 借代
20、满:有“布满”“充满”之意,动态地表现了夜色渐深,最终笼罩原野的过程(1分),营造出苍茫悲凉的氛围(1分),衬托出诗人年华空逝、报国无门的悲苦、凄怆之情。(1分)
21、①远离君王(或遭受放逐)的苦闷;②流落江湖的孤独(或漂泊无依的愁苦);③思乡(或思君)的惆怅。(3分。每点1分。)
【翻译】:
登上岳阳楼,我久久地逗留;放眼四望,地僻天远,家国悠悠,顿时只觉前路茫茫形单影孤。我打算效仿贾谊凭吊屈原,以表达我“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悲愤和凄苦。从此我这个忠诚的臣子,失意困厄,潦倒漂泊于偏远的江湖。每天喝到不省人事,方能得片刻消愁。不用喝醉来麻醉自己又能何如。醉眼惺忪,只见家国还在那无尽的平芜。我想问一问南来的新雁,又是一年,家人和君王的讯息有无?
【赏析】:
张舜民(生卒年不详)字芸叟,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bīn)州(今陕西?县)人。治平进士。元丰四年(1081)从高遵裕征西夏,无功而返,他当时掌机密文字,作诗讥议边事,“灵州城下千株柳,总被官兵斫作薪。白骨似沙沙似雪,将军休上望乡台”(《西征途中二绝》),次年十月因遭转运判官李察劾奏,坐罪谪监郴(chēn)州(今湖南)酒税。南行途经湖南岳阳,赋《卖花声》二首。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踟躇”,徘徊不前,逗留之意。“地远”,张舜民远谪,历时三,涉水六,过州十有五。自汴抵郴,所至流连。即言诗人登上岳阳楼,放眼望见山迢水阔,只觉孤身飘零僻远异地,前路茫茫,归路茫茫,满心彷徨,无限悲凉。起句即以“久彷徨&”写出心思沉重。
“拟将憔悴吊三闾。”“拟”即效仿之意。“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枯涸。引申为劳苦,失意。“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三闾,战国时楚国官名,屈原贬后任此职,此处指屈原。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贾生列传》)后西汉贾谊因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受毁谤与排挤,在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以后作《吊屈原赋》,他认为自己政治上的遭遇同屈原相似,因而赋中不但慨叹屈原生前的不幸,对他寄以极大的同情;同时,也以屈原坎坷的一生作自喻,揭露了统治者的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抒发了自己不受重用的不平和不甘屈服的心情。此处诗人吊屈原也有此意,借屈原才华横溢,正直不屈,忠君爱国却几遭放逐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悲愤苦闷和远谪异地的凄凉。
“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长安是唐代的国都,朝廷国君所在地。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后人常以长安借代当朝国都,国君。如南宋辛弃疾《鹧鸪天》“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本词中“长安”借代指当时北宋都城汴京。“日下”,古代以帝王比作日,因以帝王所在之地为日下。“流落江湖”形容仕途失意,困厄潦倒,漂泊异乡。“江湖”与“庙堂”相对,见范仲淹《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此处化用孟郊《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之句,传达思君恋阕之意,抒发被贬去国之悲。类似还有王仲宣“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等。
上阙写尽流落江湖,远谪异地的孤独;仕途失意,忠而被贬的苦闷;思君恋国,实现抱负的渴望。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烂醉”即大醉,以喝酒之多,醉酒之沉,写出内心愁苦之多,浅醉尚不行,要待大醉,喝到不省人事方能得片刻的消解。“且”即暂且,犹言酒醒后千愁万苦涌心头,愁更浓。想来词人定是终日醉酒,消磨时日,麻醉自己。一句不醉何如。写尽志不得申,愁不得解的无奈苦闷。
“又看暝色满平芜。”“暝色”即暮色,夜色。见王维《山居秋暝》。“平芜”即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见欧阳修的诗句:“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浑浑噩噩,昏昏沉沉中又见暮色渐起,渐浓,笼罩整个旷野。“满”有“布满”“充满”之意,一则写出夜色渐浓的动态过程,写出时光偷逝写出诗人内心隐隐年华空逝报国无门的悲苦。二则也出暮色之浓,遍布之广,以昏沉苍茫的夜色衬托出诗人凄怆的内心。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自古思乡怀人(君)常冀鸿雁传书,此句化用杜牧《秋浦途中》“问寒沙新到雁,来时为下杜陵无”。“新到雁”即刚到之雁,“应”即应该之意,推想,期望。寄情鸿雁抒发渴望家书,朝廷音讯的迫切心情。“新到雁”也即新来之雁,雁是候鸟,按时迁徙,而人归不归却不是自主的。所以有“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感叹。滞留异地的旧人看着南来的新雁,不绝感慨又过一年,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宦海失意,思归不得的愁苦不觉更深一层,极具表现力,强化了情感。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
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
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直至修死仍无与之匹配的词。后崔闲记谱,请苏轼填此词。【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2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山的空寂。 |
|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
|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
|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于人间。 |
| A.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屋巅。 | B.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 C.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D.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
22、C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
23、A
【诗歌解析】
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辞·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成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在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在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
结句“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在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在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这首词句式及字声配搭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响”),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曰:“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五、语言文字运用
24、仿写下面的例句,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3分)
悲观者说:人生没有永恒的成功,就像季节没有永远的春天,总会春去秋来。
乐观者说:人生没有永恒的失败,就像天空没有永远的阴霾,总会云开雾散。
悲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人生没有永恒的辉煌,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阳光,总会云遮雾蔽。 人生没有永恒的坎坷,就像大海没有永远的恶浪,总会风平浪静。示例二:人生没有永恒的掌声,就像花园没有永远的鲜花,总会花开花落。 人生没有永恒的磨难,就像道路没有永远的坎坷,总会一马平川。
25、根据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6分)
【答案】构图要素:数字“70”符号,时间“1945-2015”,和平鸽,组成“V”字的长城图案。(3分)
寓意:①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共同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长城图案组成展现胜利的“V”字,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
②长城代表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敌,众志成城。
③和平鸽,表现对历史的纪念、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在血与火的洗礼后重生,携手前行,共创美好未来。飞翔的和平鸽也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党的领导下,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飞向未来。(3分,一点1分。答到每一点的任何内容即可。如参没有,请酌情给分。)
六、、作文(40分)
26、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我们没法学习比尔·盖茨,也没法学习李嘉诚,因为他们实在太强大了,你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学。真正的榜样一定在你附近。如果你刚开始开小饭馆,你的榜样应该在你斜对面的那个饭馆。他的饭馆为什么门口排队的人那么多,而我的店里服务员却比顾客多?他是你学习的榜样,榜样是一点一滴学上去的。如果你愿意从今天开始改变自己,一点一滴去做,那成功就不是浮云。”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书与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立意
1、平凡孕育伟大
2、脚踏实地
3、点滴积累,终成飞跃
参: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9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15 | 16 | 17 | 22 | 23 |
| 答案 | A | C | D | C | C | A | C | B | A | D | C | A |
| 分值 | 2 | 2 | 2 | 2 | 2 | 2 | 2 | 3 | 3 | 3 | 3 | 3 |
| 题号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 分值 | 1 | 1 | 1 | 1 | 1 | 1 | 1 |
| 题号 | 18 | 19 | 20 | 21 | 24 | 25 |
| 分值 | 7 | 2 | 3 | 3 | 3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