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研修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教师司《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教师司函﹝2014﹞20号)以及《关于开展2014年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网络研修培训项目的通知》的要求,进一步促进培训改革,特制定《2014年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网络研修项目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依托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围绕“聚焦学校学生发展,改变教育教学行为”,培育种子学校,完善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的培训模式,探索校本培训常态化运行机制,夯实我省以校为本的教师全员培训基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就参训学员而言,本项目期望通过培训,有效提升参训学员的教学实践技能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1.掌握自我诊断的方法,能够进行需求分析,制订本项目研修计划和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2.掌握利用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开展主题研修,进行网络学习、实现网络资源分享、交流研讨的技能与手段。
3.每位参训学员至少形成一份较为优质的生成性资源。
二、参训对象
广东省371所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全体教师。
集中骨干培训对象是: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1名,示范学校的校长和学校教研组长各1名,新参训示范学校加派1名信息技术老师。
三、研修内容
(一)总体说明
本项目采用任务驱动、分段引导的主题研修方式,从以“单元教学实践技能训练”为主题的引领性研修,过渡到自定主题的跟进自主研修。
(二)引领性研修各阶段安排
四、组织管理
本项目建立“一体两翼”的管理—支持模式。
“一体”是指项目学校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主体,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与引领功能,以项目为契机,因地制宜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进行整合,形成有成效、可持续的新型校本研修模式。
“两翼”是指为使学校校本研修突破“本校研修”的局限,获得更广阔的专业支持,搭建行政、业务双线支持体系。
五、考核评价
考核旨在以评价促研修,促进研修目标的落实;从参与度、贡献度、影响力三个维度记录并考量;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1.学员考核
本次研修学员的考核分为任务学习与拓展学习两项。
(1)任务学习
任务学习为必做项,占比60%,以考核任务成果和课程学习情况为主,全体参训学员每个阶段必须完成一个任务才能合格。
(2)拓展学习
为帮助参训教师借本次项目之机,逐步实现常态化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本次考核在任务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拓展学习”这一考核项。
拓展学习为选做项,占比40%,以考核教师借助社区开展互动交流与协作学习等行为产生的学习积分为主,每10个积分累计转换成绩1分,最高折合40分。
具体考核细则如下表所示:
2.其他角色考核
学校管理者、学校教师工作坊坊主的考核评价办法详见附件3“管理者工作指南”和附件4“指导者工作指南”。
六、服务保障
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客服热线电话:4007799010。
附件1:引领性研修阶段项目组提供的12个任务包说明
附件2:六种自主研修模式概述
附件3:学校管理员工作指南
附件4:学校教师工作坊坊主工作指南附件1:
引领性研修阶段项目组提供的12个任务包说明
附件2:
六种自主研修模式概述
模式一:雁领式小连环主题研修
这是种子学校提供的研修模式。本模式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以所教教材为内容,以普通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为课题,采用“专家引领,同伴合作,研修一体,连环跟进”的方式开展“雁领式小连环主题研修”。
主要环节如下:
模式二:基于课例研讨的教师课堂教学问题改进计划研修
这是种子学校提供的研修模式。本模式为教师分别录制“诊断课”和“验收课”,帮助教师进行问题诊断和行为改进。
主要环节如下:
模式三:集体备课三人行研修
这是种子学校提供的研修模式。本模式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
本模式的前期准备:将备课组分为两个小组,两个小组在备课、上课过程中,采用互评、竞赛的方式,提高备课、上课质量。
主要环节如下:
模式四:小课题研修
这是种子学校提供的研修模式。本模式围绕小课题,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研修。主要环节如下:
模式五:名师工作坊研修
这是种子学校提供的研修模式。本模式是一种问题导向的带教模式,主要特点有:从导师优势和学员需求出发,双向定位学员的培养计划;不是培训的搬家,而是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研修,导师把学员带上边教书边研究之路。
主要环节如下:
模式六:特色教师工作室研修
这是种子学校提供的研修模式。本模式是整理教师自身经验,从教师自身经验出发开展协作研修的一种模式。主要环节如下:
2014年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网络研修培训项目
学校管理员工作指南
一、工作职责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依托本次培训,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具体工作职责如下:
1.结合本校实际与项目要求,制定学校项目实施方案;聚焦教师实际问题解决,制定校本研修主题。
2.建立健全本校校本研修制度,包括组织管理、考核与激励办法等。
3.分学科组建学校研修团队,确定团队负责人。
4.有机结合培训项目,开展现场诊断与观课磨课等校本研修活动。
5.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安排资金支持研修工作开展。
6.总结本校研修经验,做好项目总结。积极推荐本校校本研修生成性资源、优质课程以及优秀工作坊(教研组、备课组)、研修活动等。
二、考核评价
1.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
2. 学校管理员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如下表所示:
2014年广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网络研修培训项目
学校学科工作坊主工作指南
一、工作职责
学校工作坊可分学科建立,学科坊主为学校教研组长或学科骨干教师,主要负责本校相关学科研修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并向学校管理员汇报。
1.参照项目实施方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科项目研修计划。
2.引导本校本学科学员加入工作坊,牵头主持工作坊,并与项目组专家活动坊协作交流。
3.根据本校教学实际,设计、主持开展线上、线下的研修活动,保证工作坊活跃度及研修质量,引导学以致用。
4.做好成果提炼与推优工作。
5.考核评定本工作坊组员的研修成绩,评选优秀组员并提交名单,撰写研修总结。
二、考核评价
1.采用百分制,60分合格。
2.坊主本人的工作情况得分(满分100分)如下表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