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课教师:王亚博
一、对试卷的认识与分析:
这次期末考试试卷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的覆盖面广,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重视了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面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增加了开放性、灵活性的试题,试题设计应用性、综合性强,难易适中,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题量适中,试卷内容覆盖了上册各个知识点,全面考察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二、成绩对比情况反馈:
整体来看,本次考试很不理想。五年纪全班共有40人参加考试,试卷总分120分,平均分只有79.45分,优秀17人,优秀率为42.5%,及格31人,及格率为77.5%。个别学生成绩太低,很大程度的影响了班级的平均分。例如周灵军只考了八分,还有吉婷、白洋、白莹、程进华、史海亮等都在50分以下。
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是重点。从试卷看第一、二、三大题得分率较高,原因在于基本知识掌握扎实,而对于计算方面失分较多,特别是计算题第3题学生出错较多,原因在于有部分学生不认真检查,没有养成检查的好习惯。
三、学生答题情况反馈:
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提高,但细心认真程度不够。填空题,选择题满分有较多同学,大部分学生未出现错误,只有部分学生失分,失分的地方各不相同,分析原因多是因为不够细心认真造成的。比如综合应用25题、26题都是比较基本的题目,但学生的得分率都不高。分析错例,25题学生存在2个问题,一个是计算出错或是没有用去尾法保留近似数,另一个是一些学困生列式错误,列成了0.32÷5,由此反映出这些简单的应用题教学不细致,尤其是学困生辅导不到位。26题学生主要的问题是第四季度有几个月学生不清楚,这道题是书上练习中的题目,教学时不够细致,没有让学生记住季度与月的关系。
2、计算能力仍需提高。在计算题中失误的学生较多,多是口算、笔算出错。与以前相比这次的正确率还是比较高的,平时的教学教研中,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以口算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从考卷上看,口算正确率比较高,学生也基本上掌握了简便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3、学生图形作能力很强,实际解决问题时应变能力需提高。第一小题对的学生较多。第二小题很多同学被扣分,
4、学生的应变能力不强,思维不够开阔。集中错在选择题第5题,失误的学生很多,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形成思维定势,局限于老师讲过的情形,缺乏变通能力;着充分说明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灵活度不够。
5、综合应用25题、26题都是比较基本的题目,但学生的得分率都不高。分析错例,25题学生存在2个问题,一个是计算出错或是没有用去尾法保留近似数,另一个是一些学困生列式错误,列成了0.32÷5,由此反映出这些简单的应用题教学不细致,尤其是学困生辅导不到位。26题学生主要的问题是第四季度有几个月学生不清楚,这道题是书上练习中的题目,教学时不够细致,没有让学生记住季度与月的关系。
四、教学反思及措施:
反思:
试卷反映出的不仅仅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折射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及优势。教学中,我们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丢掉一个学生,从基础知识抓起,注意教学细节,后进生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使原来不及格的学生这次有很大进步,消灭了不及格现象;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放手不够,比如平行四边形的公式推导过程虽然引导学生进行了实践操作,得出了公式,但是在推导的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平行四边形和拼成的长方形的关系;未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展示平台,造成学生的应变能力不强,思维定势。
措施:
1、在以后的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继续加强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贯彻课改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到学生学好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把握好基础知识。
3、进一步加强计算教学,坚持抓好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要从口算抓,坚持天天练习,课课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笔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相信通过这学期的教学,一定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迈出新的一步。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生多注意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多多参与生活中的数学。 5、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师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要加强对学生的开放性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数学实践操作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灵活性。 6、加大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