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 |
| 计量仪器仪表原指专门用来测量水、气、电、油的压力、流量、温度的精密设备。包括上千个品种的产品,在上个世纪的后20年里,随着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益发展。按照科学划分现代计量包括科学计量、法制计量、工程计量三个方面。科学计量的任务是研制和建立计量基本标准装置,保证量值传递和溯源,为法制计量和工程讲师提供基本保障。法制计量的任务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计量器具和商品量计量行为由计量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管,确保相关量值准确。工程计量的任务是为全社会的其他测量活动进行量值溯源,提供计量校准,检测服务,在此基础上我们具体分为几何计量、温度计量、力学计量、电磁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电子学计量、时间频率计量、电离辐射计量、化学计量。我国现有各类计量仪器企业六千多家,已经形成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计量仪器仪表生产国。九五以来,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总的形势是向前发展的。产品在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总线化等发展方向上紧跟国际发展步伐,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的新型产品,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民营企业的崛起,是我国计量仪器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应当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我国计量仪器产品,绝大部分属于中低档技术水平,而且可靠性、稳定性等关键性指标尚未全部达到要求,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国外公司同样占有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 按照应用领域和仪器原理相结合的分类原则,即“先按大的应用领域分大类;然后在每一大类内先按原理分;按原理不好分时,再按具体应用分”的分类原则对仪器仪表进行分类。从科学性、实用性考虑,计量仪器属于科学仪器的一部分。因为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的交叉,一些计量仪器又被划分到电子电工测量仪器或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中。但是不管怎样分类,计量仪器已经随着我国能源及重化工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迅速发展,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机械行业的重大装备的大型化、复杂化得到了长足进步。现代企业对自动化仪表与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也对计量仪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计量仪器的现状、与国外同行业比较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计量仪器 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我国计量仪器的基本状况 1.种类齐全 几十年来我国仪器科技产品基本上划归机械系统管理,但是作为信息源头的仪器仪表,机械部门的仪表企业不能满足其他行业的需求,所以在信息、科学、教育、国防科工、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20多个部门先后建立了一大批有相当规模的仪器仪表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着种类齐全的计量仪器。近20年来有大量民营生产企业进入计量仪器领域,并且形成规模,同时国外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形式在中国建立生产厂。 2.企业规模小效率低 2005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规模总产值约为178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0.975%,2006年仪表行业的增长率超过26%,2007年的年增长率也会超过20%。整个仪器仪表行业销售的绝大部分份额来自工作计量仪表,计量仪器的销售份额比较小。以上海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西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集团内生产计量仪器的公司的销售额只有几千万元,从业人员只有数十个。同时我国整个行业的效率与国外同行相比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3.产品档次低 目前我国国产计量仪器的档次还比较低,省级及各行业计量中心以上计量技术机构的主要标准器采用国外产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虽然在“NIM4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时间频率基准装置”和“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项目连续两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是我国生产的大量计量仪器还是处于低端水平。例如:在我国广泛使用的标准水银温度计,欧盟委员会做出决定,从2005年起的4年内,水银温度计将从欧洲市场上消失,2011年起禁止这种温度计出口,欧美已经大量使用数字温度计。无论从安全性、环保、使用方便性和准确度方面水银温度计都无法与数字温度计相比。从高端仪表方面看,我们可以看到可以校准51/2和61/2位数字多用表的计量仪器几乎全被美国FLUKE垄断。 二. 产业发展国内外主要差距 1.传感器技术方面差距 技术方面的最主要差距是传感器技术方面差距,传感器技术是涉及机理研究与分析、设计与研制,涉及材料、精密制造学科的综合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技术。近年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传感器领域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支持的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中列入“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现在我们已经在硅复合传感器、硅隔离耐高温微型压力传感器、采用静磁栅技术的位移传感器、多孔纳米固体ZnO气敏传感器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我们传感器生产工艺不稳定,废品率高,高性能传感器还不能自主生产。例如:石英晶体压力传感器的稳定性好、准确度高,现在主要由美国生产企业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目前还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只是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2.工艺及配套基础工业差距 工艺及配套基础工业差距是影响计量仪器水平的另一项重要因素。计量仪器的长期稳定性是评价产品性能的关键指标,生产计量仪器的工艺直接影响产品的性能。因为计量仪器产品的批量小、品种多,所以要形成稳定的工艺流程需要相当大的资金设备投入和严格的制度管理,我国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家工业基础差距在计量仪器生产方面体现更为明显,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无法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我们在精密机械技术、高密封技术、特种加工技术、集成技术、薄膜技术等技术领域无法取得大面积突破。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国内行业领先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开始走小而全的道路。 3.创新能力方面差距 在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占领的状况下,我们在个别领域取得突破。例如:信息产业部电子第41研究所生产的矢量网络分析仪,该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水平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产品的技术水平与品种可以与国外同行相媲美。但是,我国计量仪表行业的创新能力与国外同行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计量仪器大部分覆盖低端市场,差距主要体现在性能落后、功能抄袭。国内现有产品准确度等级与国外相比差1个数量级。在功能上,目前国外产品智能化程度已经相当高,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信号更接近真实值,网络化已经大量应用。在国外几乎已经普及的数字温度计在我国才刚开始起步,国内大量用户还停留在数字多用表测量传感器原始信号后,人工换算阶段。
三.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因素。 我国计量仪器仪表发展滞后,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严峻的形势,其主要因素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进展滞缓。现代计量是光、机、电、计算机和许多种基础学科高度综合的产物,对新技术非常敏感,是现代产业产品中更新换代频率新技术应用和发展极迅速的门类之一,每年都有一批新产品推出,特别是当今信息时代,竞争日趋激烈,稍微放慢发展速度,就会被远远抛在后面。在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计量仪器仪表的普遍水平还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水平上,大型和高档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许多急需的专用仪器还是空白,中低档产品保证质量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滞缓,是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制约我国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科技创新和发展滞缓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是科研经费严重不足;第二是人才匮乏;第三是缺乏官、产、学、研、全、用的有效结合。 2、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长期得不到根本性解决。 我国计量产品,包括产业自动化仪表系统,通信仪器等,虽然技术指标同国外同类产品比较差距不算很大,但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极大地了我国计量产品的使用范围和可信程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长期忽视了基础技术的研究的开发。 (2)国产通用件和基础件质量不过关。 (3)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不力,产品质量不过关。 3、旧束缚了企业的发展 旧是制约我国经济,特别是国有企业发展一个共性问题。仪器行业也不例外。相当一批国有企业,由于长期在旧的束缚下,不能从学生的历史包袱中挣脱出来,在市场竞争中丧失活力,生产和经营严重滑坡,一大批骨干企业,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所以,加快的改革是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4、计量仪器仪表产业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其主要表现在: (1)赋税过重。计量用产品企业,一般规模不大,生产批量不多,产值和经济效益总量不高,但是现代计量仪器仪表,对国民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产生难以估量的倍增效益。对具有如此特殊属性的产业,如同其他产业一样征收17%,33%所得税以及相同比例的关税则赋税过重。 (2)各级包括产业的主管部门以及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对发展计量产品产业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不够。 (3)缺少支持民族产业发展的采购。 (4)我国基础产业能力差。包括产品质量,服务能力和信誉能力都较差,直接影响产业的发展。 四.发展趋势 1.向高性能和高准确度方向发展 数字技术的出现把模拟仪器的准确度、分辨力与测量速度提高了几个量级,为实现测试自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计算机的引入,使仪器的功能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个别参量的测量转变成测量整个系统的特征参数,从单纯的接受、显示转变为控制、分析、处理、计算与显示输出,从用单个仪器进行测量转变成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计量仪器技术指标的提高是行业发展的追求,如测量范围,电阻从超导到1014Ω,温度从接近绝对零度到1010℃。如测量准确度,时间测量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 2.追求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 随着仪器仪表和测控系统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可靠性技术在航天航空、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等大型工程和工业生产中起到维护正常工作的重要作用。保障现场仪器仪表的测控系统正常工作的计量仪器也要求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因为新材料的出现和各种加工技术的发展,现代计量仪器的可靠性按平均无故障时间与10年前相比提高了3倍。 3.微型便携化 计量仪器的应用场合已经走出实验室,无论是现场校准还是环境保护的现实需求都需要便携式计量仪器。超大规模集成(VLSI)新器件、微机电系统(MEMS)、圆片规模集成(WSI)和多芯片模块(MCM)等;采用微控技术、微加工技术、微检测技术、微光源、微分光光学系统、微传感器等,使计量仪器产品体积缩小,精度提高成为可能。 五. 对策 在计量仪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众多国外仪器仪表厂商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在我国建立生产厂或寻找代理商开发中国市场。对此,我国应该形成完善的对策来发展本国企业。首先,长期规划,改善科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与管理模式。其次,创造灵活的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扶持,保障中小企业人才引进和税收优惠。最后,建立资金引导机制,将国家科研资金主要投入到企业,让企业大力投资研发。我们已经欣喜看到有一批计量仪器生产企业将研发资金提高到年销售额的10%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