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厦门双十期中)下面图形中,为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2、(.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方程的解是( )
A、x=1 B、 C、 D、x=0
3、(.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如图,点A在⊙O上,点C在⊙O内,点B在⊙O外,则图中的圆周角是( )
A、∠OAB B、∠OAC C、∠COA D、∠B
4、(.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将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则所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5、(.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将△ABC绕点A旋转后得到三角形ADE,则下列旋转方式中,符合题意的是( )
第3题 第5题 第6题
A、顺时针旋转90° B、逆时针旋转90°C、顺时针旋转45°D、逆时针旋转45°
6、(.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如图,在△ABC中,∠C=90°,AC=3,BC=4,以点A为圆心,4为半径作⊙A,则( )
A、点B在⊙A外 B、点B在⊙A上
C、点B在⊙A外内 D、点B与⊙A的位置关系不能确定
7、(.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已知二次函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其图像的开口向下 B、其图像的对称轴为直线
C、其最小值为1 D、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8、(.厦门双十中学期中)点A,点B的坐标分别是(0,1),(),将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线段AC,则点C的坐标为( )
A、() B、() C、() D、()
9、(.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如图为二次函数的图象,A、B、C为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且OA=OC=1,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如图,OA、OB、OC都是⊙O的半径,若∠AOB是锐角,且∠AOB=2∠BO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个
①AB=2BC ②=2 ③∠ACB=2∠CAB ④∠ACB=∠BOC
A、1 B、2 C、3 D、4
第10题 第11题 第13题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
11、(.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如图,在⊙O中,=,AB=2,则AC=____;
12、(.厦门双十中学期中) 若关于的方程的一个根为1,则的值为______;
13、(.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如图,已知A、B、C、D是⊙O上的四点,若∠BOD=100°,则∠C=________;
14、(.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教师节期间,某校数学组老师向本组其他老师各发一条祝福短信,据统计,全组共发了240条祝福短信,如果设全组有名老师,依题意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某一型号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单位:m)与滑行时间(单位:s)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该型号飞机着陆后滑行_______m才能停下来。
16、(.厦门双十中学期中)已知二次函数,若点(2,),B,C在这个函数图象上,且,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9小题,共86分)
17、(.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8分)已知点A(-2,n)在抛物线上,求n的值。
18、(.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8分)解方程
19、(.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8分) 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直线AC、BD是⊙O的切线,A、B是切点,求证:AC∥BD。
20、(.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8分)(1)作△ABC关于原点对称的图形
(2)画出
21、(.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8分)如图,△ABC中,∠B=35°,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DE处,使点B落在BC的延长线上的D点处,求∠BDE的度数。
22、(.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以AB为直径作⊙O,交AC边于点D,交BC边于点E,作DF⊥BC于点F
(1)求证:DF是⊙O的切线;
(2)若△ABC的边长为4,求EF的长度。
23、(.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10分)如图四边形ACDE是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到的一个图形,是Rt△ABC和Rt△BDE的三边长,易知,这时我们把形如的方程称为关于的“勾系一元二次方程”,请解决下列问题:
(1)写出一个“勾系一元二次方程”;
(2)证明:关于的“勾系一元二次方程”必有实数根。
24、(.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12分)如图,AB是⊙O的直径,弦AC=6,BC=8,弦CD平分∠ACB。
(1)求⊙O的半径;
(2)E为弦AD上一点,连接AE、ED、EB,请把图形补充完整并求的值。
25、(.厦门双十中学期中)(本题满分14分)已知抛物线对称轴是直线,顶点为M,若自变量x的函数值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
| …… | -1 | 1 | 3 | …… | |
| …… | 0 | 3 | 0 | …… |
(2)若经过点T(0,t)作垂直于y轴的直线,A为直线上的动点,线段AM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于点B,点B关于直线AM的对称点为P,记作P()
①用含和t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取任意实数时,若对于同一个,有恒成立,求t的取值范围。
参
1.A 2.B 3.B 4.B 5.B 6.A 7.C 8.C 9.D 10.C
11.2 12.-1 13.130° 14.x(x-1)=240 15.600 16.-1 19.证明:∵直线AC,BD是⊙O的切线, 又∵AB是⊙O的直径,∴OA⊥AC.OB⊥BD.∴AC ∥ BD. 20.略. 21.在△ABC中,∵∠BAC=35°,∠ACD=75°,∴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得∠B="40°." 由旋转的概念知AB=AD, ∠B=∠ADE, ∴∠B=∠ADB=40°, ∠ADE=40° ∵∠BDE=∠ADE+∠ADB, ∴∠BDE=40°+40°=80° 22.证明:(1)连接DO. ∵△ABC是等边三角形,∴∠A=∠C=60°. ∵OA=OD,∴△OAD是等边三角形.∴∠ADO=60°, ∵DF⊥BC,∴∠CDF=90°﹣∠C=30°, ∴∠FDO=180°﹣∠ADO﹣∠CDF=90°,∴DF为⊙O的切线; (2)∵△OAD是等边三角形,∴AD=AO=AB=2.∴CD=AC﹣AD=2. Rt△CDF中,∵∠CDF=30°,∴CF=CD=1.∴DF=.所以EF=1. 23. 24.略。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