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逋逃之臣 △būtáozhīchén △典故:逃亡的罪臣。 △出处: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以单于屈体称臣奉使朝贺,无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贪一夫之得,而失一国之心。”
3▲不臣之心 △bùchénzhīxīn △典故: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4▲臣门如市 △chénménrúshì △典故:旧时形容居高位、掌大权的人宾客极多。 △出处:《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例子:而且有些人见不到,第二天起早再来的:真正合了古人一句话,叫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
5▲臣心如水 △chénxīnrúshuǐ △典故:心地洁净如水。比喻为官清廉。 △出处:《汉书·郑崇传》:“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6▲称臣纳贡 △chēngchénnàgòng △典故: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凡汉东小国,无不称臣纳贡。”
7▲割地称臣 △gēdìchēngchén △典故: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若放我南归,愿为金邦细作,饶幸一朝得志,必当主持和议,使南朝割地称臣。”
8▲孤臣孽子 △gūchénnièzǐ △典故: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无援的远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艰难困苦的人。 △出处:《孟子·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例子:我一个人留在苏州,真正成了一个~了。(郭沫若《春秋·脱离蒋介石以后》)
9▲骨鲠之臣 △gǔgěngzhīchén △典故:骨鲠:比喻刚直。刚正忠直的。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
10▲君辱臣死 △jūnrǔchénsǐ △典故:封建礼教认为,帝王遭受耻辱,臣僚应当死节。 △出处:《国语·越语下》:“臣闻之,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例子:“~”,吾被李傕所杀,乃分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11▲开国功臣 △kāiguógōngchén △典故: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例子:以后元璋作了皇帝,淮西诸将和幕府僚属都成了~。(吴晗《朱元璋传》)
12▲乱臣贼子 △luànchénzéizǐ △典故: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例子: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法至严也。(清·爱新觉罗·多尔衮《致史可法书》)
13▲钦差大臣 △qīnchāidàchén △典故: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 △出处:清·阮葵生《茶余客话·钦差官使》:“三品以上用钦差大臣关防,四品以下用钦差关防。” △例子:雯青因是~,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官轮来接,走了一夜,次早就抵埠头。(清·曾朴《孽海花》第九回)
14▲市井之臣 △shìjǐngzhīchén △典故:市井:古时称做买卖的地方。旧指城市里的老百姓。 △出处:《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孟子·万章下》:“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谓庶人。” △例子:在国曰~,廛而不征,法而不廛。(清·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四)
15▲位极人臣 △wèijírénchén △典故: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林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16▲一朝天子一朝臣 △yīcháotiānzǐyīcháochén △典故: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出处: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三折:“咱王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