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长:xxx
组员:
xxx:垂直子系统
xxx:水平子系统
xxx:工作区子系统
xxx:管理子系统
1.工程概况
我们设计的是西安**公司办公大楼的综合布线系统,楼层共有4层,大楼长25米,宽15米,每层楼高3米,每层有22个房间。
该楼的综合布线系统将每层房间作为一个工作区,每个工作区设有4个信息插座,2个用于个人电脑,2个用作电话插座。每层设有一个管理间,分管各层的工作区。
2.需求分析
2.1总体需求
(1)满足主干1000Mbps,水平100Mbps交换到桌面的网络传输需求。
(2)主干线缆有冗余备份,满足将来的扩展需求。
(3)布线系统将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网络办公设备。
2.2 功能需求
(1)电话通信传输。
(2)计算机数据通信传输。
(3)实现视频传输。
(4)符合其他综合布线标准的信号,数据传输。
2.3 性能需求
(1)语音点和数据点使用相同的超5类4对双绞电缆,实现语音、数据相互备份。
(2)垂直主干数据通信全部使用光纤,语音通信则用大多数电缆。
(3)对于其他系统数据传输,可采用超5类双绞线或者专用线缆。
(4)能支持水平100Mbps、主干1000Mbps的网络应用,同时兼顾未来的扩展需求。
2.4信息点需求
各层信息数量和大楼的管理间位置
| 管理间位置 | 楼层 | 数据点信息 | 语音点信息 | CATV | 小计 |
| 楼层右下角的小房子 | 1层 | 42 | 42 | 18 | 102 |
| 弱电井 | 2层 | 42 | 42 | 18 | 102 |
| 弱电井 | 3层 | 42 | 42 | 18 | 102 |
| 弱电井 | 4层 | 42 | 42 | 18 | 102 |
3.1 工作区子系统
本大楼的工作区子系统有终端设备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构成,由于设计的是宿舍楼布线系统,各个工作区的情况一致,各个信息插座都相同.信息插座采用白色86型具有防尘盖的单口面板和超5类模块,信息插座距离地面的距离为300mm.
电脑和终端以及电话等通过跳线连接到信息插座上.工作子系统的水平图如下:
3.2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信息模块到楼层配线架之间的线缆构成,数据及语音点的水平数据线缆采用Vcom室内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水平线缆从楼层配线架经机柜出口通过水平线槽及垂直线槽连接到室内的信息模块线缆长度留有适当的冗余。
(1)垂直主干管线
垂直主干管线采用镀锌架(槽式)沿设备间外墙(内走廊)向上和向下敷设,向上用200*100*1.5桥架直达六层,布放4、5、6层的线缆,向下200*100*1.5桥架到达一层,布放2、3层的线缆。
(2)水平主干管线
水平主干管线采用立柱吊装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分别采用50*50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DN20mm波纹管将线缆引入房间。
(3)房间内墙面 PVC线槽
电缆引入房间后用40*25mmPVC线槽将电缆铺设之房间两边,再沿墙面向下敷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房间内已铺设强电线路,PVC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
(4)已吊装电力线缆管线,安装的桥架与该电力线缆管线相隔的距离必须符合GB/T50311-2000.
(5)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
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其中,n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是已知的,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罐截面积,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时间,40%~50%表示浪费的空间。
(6)水平线缆平均距离(米)=(最远点距离+最近点距离)/2*1.1+6 (11+3)/2*1.1+6=13.7(米)
所有线缆的数量(箱)=(信息点数*水平线平均距离)/305+1
(8*13.7)/305+1=40(箱)
水平子系统的平面图如下:
3.3 垂直子系统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服务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设备间,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
3.3.1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是一个星型结构。
(1)垂直子系统设计的步骤一般为,首先进行需求分析,与用户进行充分的技术交流和了解建筑物用途,然后要认真阅读建筑物设计图纸,确定管理间位置和信息点数量,其次进行初步规划和设计,确定每条垂直系统布线路径,最后进行确定布线材料规格和数量,列出材料规格和数量统计表。
(2)一般工作流程如下:
需求分析→技术交流→阅读建筑物图纸→规划和设计→完成材料规格和数量统计表
3.3.2垂直子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垂直子系统的线缆直接连接着几十或几百个用户,因此一旦干线电缆发生故障,则影响巨大。为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工作。
(1)根据综合布线的标准及规范,应按下列设计要点进行垂直子系统的设计工作。
(2)确定干线线缆类型及线对
垂直子系统线缆主要有铜缆和光缆两种类型,具体选择要根据布线环境的和用户对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级的考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干线缆可以选用4对双绞线电缆或25对大对数电缆或光缆,电话语音系统的主干电缆可以选用3类大对数双3.线缆容量配置
3.3.3主干电缆和光缆所需的容量要求及配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1)对语音业务,大对数主干电缆的对数应按每一个电话8位模块通用插座配置1对线,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至少预留约10%的备用线对。
(2)对于数据业务应以集线器(HUB)或交换机(SW)群(按4个HUB或SW组成1群);或以每个HUB或SW设备设置1个主干端口配置。每1群网络设备或每4个网络设备宜考虑1个备份端口。主干端口为电端口时,应按4对线容量;为光端口时则按2芯光纤容量配置。
(3)当工作区至电信间的水平光缆延伸至设备间的光配线设备(BD/CD)时,主干光缆的容量应包括所延伸的水平光缆光纤的容量在内。
(4)建筑物与建筑群配线设备处各类设备缆线和跳线的配备宜符合如下规定
1)设备缆线和各类跳线宜按计算机网络设备的使用端口容量和电话交换机的实装容量、业务的实际需求或信息点总数的比例进行配置,比例范围为25%~50%。
2)各配线设备跳线可按以下原则选择与配置:
①电话跳线宜按每根1对或2对对绞电缆容量配置,跳线两端连接插头采用IDC或RJ45型。
②数据跳线宜按每根4对对绞电缆配置,跳线两端连接插头采用IDC或RJ45型
③光纤跳线宜按每根1芯或2芯光纤配置,光跳线连接器件采用ST、SC或SFF型。据水平布线线缆对数以及应用系统类型来确定。
:
3.4管理间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由配线架、跳线等组成。通过星型拓扑结构,在各个管理层次上完成各种连接和组网,为各种各样的应用提供通用和特殊的网络(环型、星型、总线型、树型等等)。用户方便的管理自己的系统,只要在管理子系统内部稍做调整即可实现功能的调整及I/O位置的调整。通过对各层配线间的合理布局,可预留空间支持用户由于业务发展对系统扩容的需求。
水平图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