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单元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6:23
文档

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单元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ww.ks5u.com散文部分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拓展阅读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
推荐度:
导读www.ks5u.com散文部分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拓展阅读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
www.ks5u.com

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单元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拓展阅读

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í’ní,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汝以一念之贞         以:由于、因为

B.虽命之所存      虽:既然

C.使汝不识诗书      使:如果、假使

D.或未必艰贞若是      或:或许

解析:虽,解释为“虽然”

答案:B

2.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  )

A.袁枚的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答案:C

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

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

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

解析:“回忆得不够”,不当。

答案:B

4.翻译“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后悔当时没有把幼年时期(的言行)情形(都)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

参考译文:

你由于坚持贞节这种念头,遭人离弃,以致孤独忧伤,困苦失意。虽然是命中注定,实际上是上天造成的这种不幸;但是连累你到这种地步,未尝不是我的过错啊。我小时候听先生讲授经书,你同我并肩坐着,喜欢听古人讲求节操的事例;一旦长大成人,就亲自付诸实践。唉!假使你不懂得诗书,也许未必这样苦守贞节啊。

(小时候)我捕捉蟋蟀,你(也)张开胳膊来(到)捉蟋蟀的地方;天冷,虫子冻僵了,(我们)一同来到它的洞穴旁。现在(当)我装殓你埋葬你(的时候),当日的情形却又清楚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有一次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小髽(zhuā)髻,穿着细绢的单衫来了,(一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恰好先生开门进来,听见两个孩子(读书的)童音清脆响亮,(脸上)不觉(露出了)微笑(并)啧啧称赞不已。这是(当年)七月十五日的事啊,你(现在虽)在地下,(还)应该清楚地记得吧。我二十岁左右前往广东,你拉住(我的)衣裳伤心大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光荣地)回了家,你从东厢房端着盛食物的木盘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睛看着(你)笑着,不记得话头从哪里谈起,大概是说(我)在京城中了进士,送信的人报信早晚等等。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成为旧事,可是我一天没有死,就一天不能忘记啊。往事充塞胸膛,想起来就悲伤得心里堵塞,(它们)像影子一样一个一个清清楚楚,想接近(它们而把它们)抓住,(它们)便消失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幼年时期(的言行)情形(都)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可是你已经不在人世间了,那么,即使时光倒过来流驶,儿童时期能够再(经历一次),却也没有和(我一起)证实(当年情形)的人了。

语言运用

5.请用一句话概括出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20字以内。

文忌平淡,所以叙述总要讲究妙趣横生,波澜起伏。古人有“韩潮欧澜”的说法,正说明韩愈与欧阳修的文章是极讲究笔法的。前人说到韩愈,有“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的仿例——它打乱了我们的阅读习惯,造成了时序的错位而使人们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波澜,从而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审美感受。韩愈不愧为写文章的高手,他恣肆的文笔总要显示出他的独特性,一旦他寻找到的结构既符合行文需要又能合乎自然的律动与人们心中的节奏,便会在双方的审美心理上产生共鸣效应。这种结构有时更带隐蔽性,它甚至不必经过逻辑的过滤而直观地为人所接受,同样可以达到移人情性的效果。清代林云铭读韩愈的《师说》后,其感受是这样:“其文错综变化,反复引证,似无段落可寻,一气读之,只觉意味无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可利用分层法迅速筛选出文段的主要信息,然后对其进行整合,文段共6句话:1、2两句是第一层,说明韩愈和欧阳修的文章讲究笔记,追求波澜之美;3、4、5句话是第二层,说明韩愈追求波澜的具体做法及效果;第6句话是最后一层,引用前人的话印证韩愈的文章具有波澜之美。显然,整段文字的主要信息是说明韩愈的文章具有波澜起伏的美。

答案:韩愈的文章追求波澜起伏的独特美。

文档

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单元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www.ks5u.com散文部分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单元能力训练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拓展阅读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完成下面题目。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