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地下管线施工保护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6:27
文档

地下管线施工保护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地下管线现状调查2四、准备工作3五、地下施工监测方案31、监测项目内容及报警值32、监测频率43、监测平面布置图4六、周边道路管线保护措施4七、基坑施工及管线保护应急预案61、应急组织机构62、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63、主要机械设备与材料配备74、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应急处理措施施工流程75、突发情况的应急和抢险措施8八、附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1、编制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围护施工图◆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图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及参与单位:工程名称彭三
推荐度:
导读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地下管线现状调查2四、准备工作3五、地下施工监测方案31、监测项目内容及报警值32、监测频率43、监测平面布置图4六、周边道路管线保护措施4七、基坑施工及管线保护应急预案61、应急组织机构62、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63、主要机械设备与材料配备74、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应急处理措施施工流程75、突发情况的应急和抢险措施8八、附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1、编制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围护施工图◆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图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及参与单位:工程名称彭三
目    录

一、 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地下管线现状调查    2

四、准备工作    3

五、地下施工监测方案    3

1、监测项目内容及报警值    3

2、监测频率    4

3、监测平面布置图    4

六、周边道路管线保护措施    4

七、基坑施工及管线保护应急预案    6

1、应急组织机构    6

2、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    6

3、主要机械设备与材料配备    7

4、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应急处理措施施工流程    7

5、突发情况的应急和抢险措施    8

八、附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1、编制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围护施工图

◆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图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及参与单位:

工程名称彭三小区旧住房综合改造工程四期项目
建设单位上海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上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上海住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围护设计单位现代设计集团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闸北区,毗邻和新小区、彭浦新村彭三小区以及闸北图书馆;共和新路以东,闻喜路以南。 本工程包括 4 幢高层及地下车库(17#、18#、23#、26#、27#)、沿街商住楼(15#、16#)以及警署与配套公建(19#)及室外总体等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约 51496.4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94.34 平方米,地下设置一层地下室;地下总建筑面积为 12032.06 平方米。

本工程共包含两个基坑; 1号基坑东西长度约95米,南北宽约132米,周长约430米,总面积约11000m3。基坑四周围护体系为钻孔灌注桩+三轴搅拌桩+ 一道水平砼混支撑,局部采用裙边二轴搅拌桩加固;2号基坑东西长度约86米,南北宽约18米,周长约210米,总面积约1700m3;基坑四周围护体系为钻孔灌注桩+ 一道竖向钢支撑,局部采用裙边二轴搅拌桩加固;深坑地基加固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1号基坑号普遍区域开挖深度约5.7m;2号基坑号普遍区域开挖深度约3.9m。

三、地下管线现状调查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闸北区,毗邻和新小区、彭浦新村彭三小区以及闸北图书馆;共和新路以东,闻喜路以南。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综合管线探查成果报告;今本工程的施工主干道闻喜路下方分布着路灯、上水、煤气、雨水、污水、信号各种管线,包括部分不明管线,而该侧基坑距离道路边不足7m,打桩阶段、基坑土方开挖阶段须严格控制基坑变形,避免对上述管线产生沉降影响。

   在基坑的西侧分布着上水管线及电力线路;基坑东侧有上水管及雨水管;东西两侧的管线均分布在基坑周边的道路上,距离基坑边较近。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管线图显示,本工程闻喜路、及东西两侧的人行通道路下埋设照明电缆、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燃气管、照明电缆、电力排管。

基坑南侧(近闻喜路)管线分布状况如下图:
基坑东侧管线分布状况如下图:基坑西侧管线分布状况如下图:
四、准备工作

 (一)、收集有关施工区域地下管线勘探资料

向有关管线单位、业主及监理单位的相关人员仔细咨询了解施工区域内的地下管线的种类、用途、数量、走向、埋置深度等。并请业主提供相关的图纸资料,以此作为制定地下管线防护措施的依据。

(二)、实地勘测

由于设计提供的图纸与施工现场局部地下管线位置、走向可能与实地不符,需要在施工前手持图纸进行实地勘踏。将不符的通过照片,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并且联系管线单位业主、监理、设计方进行确认。

(3)、调查结果

既有管线一览表

序号管线名称管径(mm)

延伸方向距基坑边距离(m)

1上水1

200东西方向3.2
2雨水1

700东西方向5.6
3上水2

300东西方向7.2
4雨水2

1000东西方向8.6
5污水1

450东西方向8.8
6污水2

400东西方向9.6
7信息---东西方向13.6
8煤气200南北方向15.6
9上水3

150南北方向9.2
10雨水3

180南北方向6.6
11上水4

150南北方向2.4
12供电---南北方向5.2
五、地下施工监测方案

1、监测项目内容及报警值

监测内容:立柱桩顶、围护桩顶及临近建筑物、管线的水平垂直位移;地表沉降;坑底基坑隆起变形;围护体的侧移(测斜);坑内外的水位监测;支撑轴力。

监测报警值:水平、垂直位移连续3天大于3mm/day或累计大于30mm;第一道支撑轴力>1600kN;第二道支撑轴力>800kN;坑外地下水位下降达500mm。

2、监测频率

1)监测初始值测定

    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于2次,保留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

    测量基准点在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两次观测值不超过2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的正常使用。

2)施工监测频率

从基坑开始开挖至底板浇筑完成3d前:1次/天。底板完成3天后至±0.00浇筑完成前:拆支撑后3天内:1次/天;其他时间:1次/3天。

3、监测平面布置图

     详见附图(附图一)

六、周边道路管线保护措施

    施工前,根据围护图纸、《地下综合管线探查成果报告》、管线图等对基坑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管线先开挖样洞进行暴露,对管线予以核实后,再进行围护施工。

    合理安排搅拌桩施工流程,根据现场监测情况,采取跳打的施工方式,并及时调整打桩的位置和速率;

    1、在围护桩及立柱桩施工时,连续施工桩位间距大于4D,并加大泥浆比重,在泥浆中掺入膨润土或直接采用人造泥浆等措施,防止因坍孔而引起孔外土体沉降进而影响周边地下管线。

    2、在基坑开挖之前,根据管线图及《地下综合管线探查成果报告》,找到其现场位置,并做好标记,对于显示不能承受额外荷载的管线进行标识,不允许施工车辆在上面通行,若车辆进出大门,需要穿越管线,将管线上方部分土体挖除,并在上方隔空架设钢板,以隔离车辆轮压对其影响。

    3、土方开挖遵循时空效应的原则,严格遵循分层、分区、分块、分段,保留护壁。本次基坑支撑体系为斜抛撑+角撑的形式,对于整个基坑变形影响最大的边缘土方开挖将各区分块进行,坑底混凝土垫层在土方开挖到坑底后随挖随捣,每块垫层不大于200平方,垫层浇至围护边与围护体相连。确保了周边管线及建筑物的安全。土方开挖时,适当加厚垫层厚度,根据监测数据情况,选择是否采用采取配筋垫层。

    4、加强施工期间现场监测工作,及时掌握被保护对象(管线)的位移情况,做到信息化动态施工。在基坑开挖之前,项目部将与管线所属单位共同研究这些管线在具体施工实施中的报警值,并完全接受报警值对施工的制约。

    5、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将与专业监测单位对本工程的管线和周边环境进行监测,以专业的数据指导施工,在现场实施信息化施工。现场施工监测的范围为土方开挖深度3倍区域内。监测单位在管线、道路附近设监测点,基坑开挖、支撑拆除阶段加大监测密度,及时反馈。

    6、土方开挖阶段在坑内外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根据观测数据,调整降水井的降水流程以及降水井的开启数量,保证场内保护建筑及周边建筑不因基坑降水而发生变形。

7、编制地下施工应急预案,制定管线应急处理工作流程,筹建地下施工抢险小组。在开工之前,就今后地下施工时管线发生的各种险情,做到事先有针对措施,在工作实施时,准备工作充分,现场措施得力,避免险情发生。

七、基坑施工及管线保护应急预案

1、应急组织机构

    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项目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同时组织集团内外专家成立本项目专家咨询组,及时为本工程基坑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2、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

主要救援人员:项目部管理人员、桩基单位人员、木工班、泥工班、钢筋工、电工、电焊工、架子工。

  3、 主要机械设备与材料配备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主要材料配备
序号名称数量型号

(规格)

序号名称数量
1小型挖机2台

日立(0.4m3)

1快干水泥2吨

2汽车吊1台

QY50A(50吨)

2钢板10块

3自卸卡车10台

SH323183槽钢(工字钢)

若干
4千斤顶4台

YCW-120

4钢支撑10根

5空压机5台

3WC-09

5钢管、扣件若干
6注浆机3台

BW2506黄沙100~300吨

7压浆机2台

7编织袋300只

8电焊机2台

BX5008草包若干
9卷扬机1台

JJ-0.5

9安全网若干
10潜水泵5台

////
11污水泵5台

////
12对讲机10台

////
4、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应急处理措施施工流程

5、突发情况的应急和抢险措施

◆上水管线

如果施工期间发生给水管线破裂事故,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立即用防汛材料实施堵漏,即可能地减小由于管线破裂造成的损失,同时及时向当地给水管道监护人员或主管部门报告,由其指导派专人对管线进行抢修。在抢修队伍赶到前,项目经理部、专业分包停止可能继续造成管线安全的作业活动,派专人保护好现场,避免由于事故发生而影响周围社区的正常生活即道路交通安全。

◆电信和供电电缆

如果施工期间发生电信和供电电缆破坏事故,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立即向管线监护人员或主管部门报告,由其指导或派专人对管线进行抢修。在抢修队伍赶到前,项目经理部、专业分包停止可能继续造成电信和供电电缆安全的作业活动,派专人保护现场,避免由于事故发生而影响周围社区的正常生活及道路交通安全。

◆天然气煤气管道

煤气管道相对于其他管道来说是比较危险的,施工期间发生煤气管道破坏事故,造成煤气泄漏是比较危险的。故煤气管道保护措施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中之重。施工前每条煤气管道都需要探明具体位置、埋深深度等。

如果施工期间发生煤气管道破坏事故,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立即向管线监护人员或主管部门报告,由其指导或派专人对管线进行抢修。关闭煤气管道总阀门,注意疏散群众。准备好灭火设备,水等。在抢修队伍赶到前,项目经理部、专业分包停止可能继续造成煤气管道的作业活动,派专人保护现场,避免由于事故发生而影响周围社区的正常生活及道路交通安全。

◆其他管线

如果施工期间发生其他类型的管线的损坏事故,事故发生后,有关人员立即向管线监护人员或主管部门报告,由其指导或派专人对管线进行抢修后采取紧急措施。在抢修队伍赶到前,项目经理部、专业分包停止可能继续造成管线安全的作业活动,指派专业保护好现场,禁止人员随意靠近现场,避免由于事故发生而影响周围社区的正常生活及道路交通安全。

◆围墙

 施工期间,在施工期间,结合监理单位在为围墙上做好沉降观测点,并拍好照片,测量好原有裂缝宽度,一旦发现有下沉或倾斜现象,立即停止施工,同时对围墙采取加固和保护措施。

◆绿化保护:

 施工期间,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时刻注意保护绿化,不得随意破坏绿化,对于施工范围内无法拆除的树木,采用钢板桩固定围护,直至施工完成后,再行拆除。

对于管线损坏后,会造成对人员机械有损害的,应及时保护好现场,并对现场进行戒严,防止工人、民众、机械的进入,造成进一步的损失。

文档

地下管线施工保护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地下管线现状调查2四、准备工作3五、地下施工监测方案31、监测项目内容及报警值32、监测频率43、监测平面布置图4六、周边道路管线保护措施4七、基坑施工及管线保护应急预案61、应急组织机构62、应急预案救援队伍和物资准备63、主要机械设备与材料配备74、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应急处理措施施工流程75、突发情况的应急和抢险措施8八、附图: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1、编制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围护施工图◆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图二、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及参与单位:工程名称彭三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