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6:05
文档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教案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一、作家作品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县尉、江宁县丞、龙标县尉等职。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期间,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他是开元、天宝期间颇负盛名的诗人,被称作"诗家天子王江宁"。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人常将他的七绝与李白的七绝并提,称之为"七绝圣手"。他的七绝多用乐府旧题,或描写塞外风光、军旅生活,或表现宫女、思妇的愁怨,都能以自然清新的语言,表达深婉蕴藉的情致,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全唐诗》录
推荐度:
导读从军行(其四)王昌龄一、作家作品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县尉、江宁县丞、龙标县尉等职。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期间,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他是开元、天宝期间颇负盛名的诗人,被称作"诗家天子王江宁"。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人常将他的七绝与李白的七绝并提,称之为"七绝圣手"。他的七绝多用乐府旧题,或描写塞外风光、军旅生活,或表现宫女、思妇的愁怨,都能以自然清新的语言,表达深婉蕴藉的情致,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全唐诗》录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一、作家作品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县尉、江宁县丞、龙标县尉等职。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期间,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他是开元、天宝期间颇负盛名的诗人,被称作"诗家天子王江宁"。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人常将他的七绝与李白的七绝并提,称之为"七绝圣手"。他的七绝多用乐府旧题,或描写塞外风光、军旅生活,或表现宫女、思妇的愁怨,都能以自然清新的语言,表达深婉蕴藉的情致,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全唐诗》录存其诗四卷。《从军行》共七首,这是其中第四首。为乐府旧题,多用以描写军旅生活。

文体:歌行体七言古诗。

二、背景简介

  王昌龄在中进士前后这段时间里,曾到过西北边塞。这个时期,他年轻气盛、事业心强、功名心切、自许很高。他曾以班超、傅说自期,以诸葛亮自比,渴望有一番大作为。他曾到过西北的萧关、临洮、碎叶等地,亲临战场。他那些身临其境、绘声绘色的边塞诗作,正是他西北之行的忠实记录。

三、疑难词句

1、暗雪山,使雪山暗淡无光。玉门关:唐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2、黄沙百战穿金甲。(穿:磨穿、磨破。)

3、楼兰:汉时西域的鄯善国(故址在今自治区罗布泊西)。唐代已无楼兰之称,这里代指入侵的外族。

四、结构层次分析

  前两句写景,境界阔大,展示了西北边地的辽阔与萧条。浩翰无垠的青海湖,绵延不绝的祁连山,弥漫天际的浓云,孤立无依的城堡,远处可见的玉门关……。画面的辽阔和湖山的雄壮,给人以博大宏伟的美感,而风物的萧条和色彩的暗淡,又给人以寂寥悲凉的感觉。无论是博大还是悲凉,对唐军将士不辞艰危,守卫疆土的志气都是有力的烘托。

  后两句叙事兼抒情,情调悲壮。第三句叙事,既写了环境恶劣,又写了战争频繁不断,同时还体现了战争的激烈、残酷。在这样恶劣、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作战,将士的心情如何呢?第四句作出了回答。表现了将士的豪气干云的壮志雄心和英雄气慨,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五、思想内容

  主旨:表现戍边将士征战于荒漠孤城,环境条件恶劣,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们不畏艰险,仍然满怀报国御敌的壮志豪情。

  唐代西北边疆,常有吐蕃和突厥的入侵,唐王朝为保卫边境的安宁,派戍守。西北边疆地区广阔,荒无人烟,天气严寒,冬天飞沙走石、夏天沙漠地带炎热难忍,环境极其艰苦,但广大戍边将士,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艰难险阻。充分表现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大无畏精神。但也要注意到,战士们对长时间的戍边不还心里也是有些怨愤的。

六、写作特点

1、写景阔大、衬托出将士的豪情壮志。

  景色描写,境界广阔。用"长云"遥望"将相隔数千里的青海湖、雪山、玉门关连成一片,并用"暗"字着色,描绘出西北战场的辽阔画面与阴惨景象。通过这广阔无际、关山雄伟的边地景色来衬托戍边将士不畏艰险、誓死消灭入侵之敌的豪情壮志。

2、语言洗炼,有高度的概括力。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写征战,"黄沙"迷漫,点明自然条件恶劣,"百战"犹未取胜,暗示敌军的顽悍和战斗的频繁,"金甲"都已磨穿,说明出征岁月的漫长和战争的激烈、残酷。这七个字概括了将士们出生入死、无所畏惧的战斗经历。

3、写景、叙事为抒情作铺垫。

  一、二句写景,第三句叙事,这三句都在为第四句作辅垫和衬托。环境险恶而不怕苦,战斗频繁而不厌战,金甲穿破而不思归,在作了这般铺垫烘托之后,将士们保卫祖国的豪情喷薄而出,发出了震撼人心的誓言"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1、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裴回。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闺怨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天夜入湖,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特点:豪爽俊丽。“绪密思清”。清而刚,婉而健,有气骨。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

文档

王昌龄《从军行》(其四)赏析教案

从军行(其四)王昌龄一、作家作品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汜水县尉、江宁县丞、龙标县尉等职。世称"王江宁"、"王龙标"。安史之乱期间,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他是开元、天宝期间颇负盛名的诗人,被称作"诗家天子王江宁"。他擅长七言绝句,后人常将他的七绝与李白的七绝并提,称之为"七绝圣手"。他的七绝多用乐府旧题,或描写塞外风光、军旅生活,或表现宫女、思妇的愁怨,都能以自然清新的语言,表达深婉蕴藉的情致,创造情景交融的境界。《全唐诗》录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