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 Y1516 2012
㊀㊀㊀
设施完整性管理规范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m e c h a n i c a l i n t e g r i t y m a n a g e m e n t
2012-07-03发布2012-09-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布Q/S Y1516 2012
目㊀㊀次
…………………………………………………………………………………………………………前言Ⅱ1㊀范围1………………………………………………………………………………………………………
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1…………………………………………………………………………………………
3㊀术语和定义1………………………………………………………………………………………………
4㊀职责1………………………………………………………………………………………………………
5㊀管理要求2…………………………………………………………………………………………………㊀5.1㊀基本要求2……………………………………………………………………………………………㊀5.2㊀设备设施使用2………………………………………………………………………………………㊀5.3㊀设备设施检维修3
……………………………………………………………………………………㊀5.4㊀材料与备件的质量控制4
……………………………………………………………………………㊀5.5㊀设备监测(或检测)5
………………………………………………………………………………㊀5.6㊀设备可靠性分析5
……………………………………………………………………………………㊀5.7㊀更新㊁改造和报废管理7
……………………………………………………………………………
6㊀审核㊁偏离㊁培训和沟通7
………………………………………………………………………………㊀6.1㊀审核7…………………………………………………………………………………………………㊀6.2㊀偏离7…………………………………………………………………………………………………㊀6.3㊀培训和沟通7…………………………………………………………………………………………
………………………………………………………………………………………………………参考文献8
ⅠQ/S Y1516 2012
前㊀㊀言
本标准按照G B/T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㊀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㊂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保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㊂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㊂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宁夏石化公司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戎㊁裴玉起㊁杜民㊁谢国忠㊁刘东㊁张敏㊁谭其恒㊁包小平㊁陈秋菊㊁吴承泽㊂
ⅡQ/S Y1516 2012
设施完整性管理规范
1㊀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包括设备)的完整性要求以及相关审核㊁偏离㊁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㊂本标准适用于关键设备使用和维护㊁维修规程㊁维修培训㊁材料与备件的质量控制㊁测试与检查㊁维修㊁设备可靠性分析㊁更新与改造㊁报废管理等环节㊂
2㊀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㊂
Q/S Y1234 2009㊀H S E培训管理规范
Q/S Y1237 2009㊀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规范
Q/S Y1239 2009㊀工作循环分析管理规范
Q/S Y1245 2009㊀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规范
3㊀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㊂
3.1
关键设备㊀k e y e q u i p m e n t
因失效可能导致或促使工艺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㊁重大财产损失或重大环境影响的部件㊁设备或系统㊂
3.2
设施完整性㊀m e c h a n i c a l i n t e g r i t y(M I)
机械设备㊁配套设施及相关技术资料齐全完整,设备始终处于满足安全生产平稳要求的状态㊂3.3
关键任务㊀k e y t a s k
在关键设备上进行的检修工作中,可能导致设备损坏㊁人员严重伤害㊁环境破坏等事故发生的检修任务㊂
3.4
设备可靠性㊀e q u i p m e n t r e l i a b i l i t y
设备或系统在规定时间内㊁规定条件下无故障地完成运行要求的能力㊂
4㊀职责
4.1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组织制定㊁管理和维护本标准㊂
4.2㊀专业分公司组织推行㊁实施本标准㊂
1Q/S Y1516 2012
4.3㊀企业根据本标准制定㊁管理和维护本单位的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的执行㊂
4.4㊀企业H S E部门对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㊁支持和审核㊂
4.5㊀企业基层单位按要求执行本单位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㊂
4.6㊀员工接受设施完整性管理培训,参与设施完整性管理活动,执行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㊂
5㊀管理要求
5.1㊀基本要求
5.1.1㊀企业宜建立协调相关部门对设施完整性管理进行协调的组织,如设备管理委员会(即M I Q A 委员会),实施设施完整性的全过程管理㊂委员会由生产单位主管领导㊁生产管理部门㊁设备管理部门㊁安全管理部门㊁采购部门㊁基层单位设备管理人员等组成㊂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a)健全㊁维护㊁推动企业内部设施完整性管理及质量保证的程序㊂
b)协调和审议设施完整性管理和质量保证相关事宜,并将相关要求传递至相关部门和生产
现场㊂
c)提供设施完整性和质量保证的培训㊂
d)确认和提供设施完整性管理和质量保证工作所需的资源(人㊁机㊁料㊁法㊁环)㊂
e)组织开展完整性和质量保证的专项审核㊂
f)其他㊂
5.1.2㊀设备设施从设计㊁制造㊁监造㊁入场检验㊁验收和储存㊁安装调试等环节应符合工艺安全管理的要求㊂
5.1.3㊀设备启用前安全检查,应根据最终工艺危害分析报告(P H A报告)等相关资料,编制投产方案和检查表,参照Q/S Y1245 2009执行启动前安全检查㊂
5.1.4㊀设施投运3~6个月进行基准工艺危害分析(P H A),3年~5年进行周期工艺危害分析(P H A),报废前进行工艺危害分析(P H A)㊂
5.1.5㊀企业应建立关键设备台账和技术档案,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关键设备资料的完整性㊁有效性等进行审查㊂关键设备台账应结合关键设备投用以来的工艺设备变更㊁操作使用㊁故障事故㊁检维修等记录,补充完善和及时更新㊂工艺设备变更相关的工艺安全信息管理应符合Q/S Y1237 2009的要求㊂设备技术档案应包括各类图纸㊁设备使用和保养手册㊁设备维修手册㊁合格证㊁设备零部件和易损件清单及图册等内容㊂
5.1.6㊀设备设施的相关工艺安全信息应齐全㊁准确㊁规范,及时补充完善和更新,在设备调拨时,设备工艺安全信息应进行移交和更新,确保工艺安全信息完整性㊂
5.1.7㊀企业应依据相关标准编制设备的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和关键设备的维修规程,并对维修关键任务制定更加详细的维修规程㊂
5.1.8㊀企业应通过培训,使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相关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正确使用㊁维护好相关设备㊁设施㊁附件和工具㊂
5.1.9㊀企业应实施监测(或检测)与检查,对发现的关键设备缺陷必须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确保关键设备安全运行㊂
5.1.10㊀企业应通过收集设备故障和性能数据,对关键设备进行可靠性分析,保证生产设施安全稳定运行㊂
5.2㊀设备设施使用
5.2.1㊀企业应建立健全㊁贯彻落实设备的使用㊁保养的管理制度,现场应实施目视化管理㊂
2Q/S Y1516 2012 5.2.2㊀企业应制定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对相关操作人员按照Q/S Y1234 2009的规定组织培训㊂按照Q/S Y1239 2009的规定对已经制定的操作规程和员工实际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存在的偏差㊁缺陷和潜在的风险,要分析原因,制定和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㊂必要时修订操作规程和对员工进行再培训㊂
5.2.3㊀关键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要对设备操作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㊂
5.2.4㊀设备操作人员要执行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做好设备的例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填写和留存设备运转或运行记录㊂
5.2.5㊀企业设备使用单位应对设备使用中发现的问题(故障㊁异常㊁事故),分析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跟踪验证㊂
5.2.6㊀企业设备使用单位应加强备用㊁停用㊁闲置和封存设备的管理㊂对备用㊁封存设备应定期组织维护和进行试运转㊂对停用恢复使用前㊁闲置重新使用前㊁维修后重新使用前,按照规定进行检查㊁试验㊁验收和确认㊂
5.3㊀设备设施检维修
5.3.1㊀检维修规程
5.3.1.1㊀企业应对关键设备维修过程中的关键任务编制维修规程,确保维修人员易获取和正确掌握维修规程㊂
5.3.1.2㊀企业应成立维修规程编写小组,成员由了解相关维修工作的工程师和进行此项工作的人员组成㊂对于某些特殊工艺设备的维修规程,小组还应有工艺工程师和操作员等人员参加编写㊂5.3.1.3㊀企业应收集内部现有的维修规程及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维修规程或维修手册,建立维修规程清单,并评价清单中维修规程的适用性㊂依据评价结果,结合现场安全信息㊁维修记录等,完善现有维修规程或重新编制㊂
5.3.1.4㊀企业应对新编或修订的维修规程实施文件控制管理㊂确保任何新的或修订的维修规程的编制㊁审批㊁编号㊁发放㊁变更㊁作废㊁销毁和归档均受到有效控制,确保设备维修人员使用有效的书面或电子版的维修规程㊂
5.3.2㊀检维修培训
5.3.2.1㊀企业应制定和落实设备检维修人员针对性培训矩阵,制定和实施维修培训计划,并将维修培训计划纳入本企业员工培训计划中㊂
5.3.2.2㊀为确保安全正确地完成维修关键任务,对维修人员培训可分为基本技能培训㊁现场维修培训㊁专项技能培训三种㊂企业应制定针对三种技能培养的培训计划并按培训管理要求组织实施,符合Q/S Y1234 2009的规定㊂
5.3.2.3㊀基本技能培训应包括使用工具的能力㊁测量技能等以及作为维修人员应掌握的其他技能和安全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㊂
5.3.2.4㊀现场维修培训应使维修人员了解现场工艺概述㊁主要风险及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
a)工艺流程简图,标识出需要维修的关键设备㊂
b)关键检修点相关危险描述㊂
c)现场应急方案㊂
d)各种报警应对措施(如火灾警报㊁疏散警报等)㊂
e)作业区域巡视或设备巡视㊂
f)质量要求㊂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3
Q/S Y1516 2012
g)环保要求㊂
h)其他㊂
5.3.2.5㊀专项技能培训包括完成关键任务要求掌握的技能㊂与基本技能相比,要求更高程度的维修技能的培训㊂
5.3.2.6㊀所有参与维修的人员(借调人员㊁承包商等)在执行维修任务之前,必须接受培训㊂5.3.3㊀检维修作业
5.3.3.1㊀设备检维修单位在维修工作中应执行H S E相关管理要求,如动火㊁吊装等高危作业应实施许可管理㊁上锁挂签管理等㊂
5.3.3.2㊀企业设备使用单位应安排人员对检维修过程进行跟踪,确保检维修按计划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㊂跟踪信息如维修措施㊁进度㊁质量㊁现场管理等应及时传递给设备管理㊁生产运行等部门,以便协调维修㊁安排生产等㊂
5.3.4㊀质量验收
检维修工作完成后,应对检维修质量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投用㊂验收宜由设备管理部门牵头组织,设备使用单位㊁维修单位共同参与验收㊂
5.3.5㊀检维修资料
设备使用单位和维修单位应保存修理记录㊁跟踪记录㊁变更记录等资料,确保将来在设备完整性和安全方面的决策以及修理规程的修订具有完整准确的信息依据㊂
5.4㊀材料与备件的质量控制
5.4.1㊀需求计划
㊀㊀企业设备使用单位应依据生产经营工作需要㊁年度设备维修计划和备品配件消耗情况,制订材料与备件的需求计划㊂
5.4.2㊀采购计划和实施
5.4.2.1㊀企业物资管理单位应根据批复的材料与备件需求计划和现有的库存储备情况,确定材料与备件的采购计划㊂
5.4.2.2㊀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采购市场供应商准入制度㊂严格供应商资质审查,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㊂
5.4.2.3㊀企业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相关的供应商,并严格按照采购计划组织采购㊂5.4.2.4㊀企业要严格采购合同管理,技术合同或协议应有质量和验收要求及H S E相关要求,明确双方的责任㊂
5.4.3㊀验收
企业应制定材料与备件验收程序,并根据程序进行验收㊂验收程序应明确验收质量标准㊁验收人员,规范合格品标记㊁不合格品处理㊁信息反馈程序等㊂
5.4.4㊀储存
5.4.4.1㊀企业应制定相应的仓储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不同类别物资的质量控制办法㊁出入库交接手续及管理控制监督等具体规定㊂
4Q/S Y1516 2012 5.4.4.2㊀企业应根据供应商㊁生产商提供的信息以及相关经验,制定标准和措施,保证材料与备件安全可靠储存,主要包括储存期限㊁保护措施㊁检查等㊂
5.4.4.3㊀企业物资管理部门要明确库存物资日常保养规范及周期,严格库房月末库存盘点制度,及时掌握物资报损报废及库存物资呆滞情况㊂
5.4.5㊀使用前确认
维修材料与备件应经检维修人员进行最终检验,确认准确无误后,才能安装使用,任何不相符的情况要及时书面报告㊂
5.5㊀设备监测(或检测)
5.5.1㊀企业应对关键设备实施以时间/状况为基础的监测(或检测),条件具备时可进行以风险为基础的监测(或检测):
a)以时间/状况为基础的监测(或检测),是指根据设备使用时间或设备状况以及国家法律法规
要求,制定监测(或检测)计划㊂
b)以风险为基础的测试与检查,是指根据设备故障概率㊁导致的后果,制定监测(或检测)
计划㊂
5.5.2㊀企业应确定监测(或检测)机构和人员,应依据以下信息制定监测(或检测)计划㊂
a)设计基础㊂
b)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㊂
c)预期的故障或老化模式㊂
d)维修规程与经验㊂
e)设备状况(性能㊁使用㊁腐蚀或磨损数据㊁维修㊁更换和检查结果)㊂
f)测试与检查历史记录(方法㊁操作规程㊁结果和验收标准)㊂
g)法规㊁规范和标准㊂
5.5.3㊀监测(或检测)应包含以下内容:
a)原因或目的㊂
b)范围(设备名称㊁具体位置)㊂
c)方法㊁频率㊂
d)程序㊂
e)人员资质㊂
f)验收标准㊂
g)安全事项㊂
h)其他㊂
5.5.4㊀监测(或检测)人员必须依据计划执行,记录监测(或检测)数据并保存㊂在监测(或检测)记录中应明显标记不合格数据,判断存在异常的位置㊁范围和严重性,并提供简图或图片㊂5.5.5㊀根据标准对比监测(或检测)数据,对不合格的数据需要进一步核实,确认不合格的设备应提出维修建议㊂维修建议应提供给相关业务和生产单位进行分析讨论,并进行跟踪㊂
5.6㊀设备可靠性分析
5.6.1㊀收集性能数据和失效数据
5.6.1.1㊀企业应准确㊁完整地收集关键设备可靠性信息,可采用数据采集系统或书面收集系统㊂5.6.1.2㊀在可靠性分析计划中应包含所有的关键设备㊂为保证正常运行时间㊁质量㊁控制成本和安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5Q/S Y1516 2012
全,也可以包含非关键性设备㊂
5.6.1.3㊀数据采集系统或书面收集系统应收集以下信息:
a)性能数据摘要㊂
b)制造商预期运行时间和预期出现的故障㊂
c)运行记录㊂
d)测试与检查记录(腐蚀数据㊁防御性维修或无损检测数据)㊂
e)在线数据采集(如D C S记录的工艺数据)㊂
f)基准比较(如泵在特別应用中故障的平均时间间隔)㊂
g)机械故障和从工艺事故中分析出的设备方面的问题㊂
h)维修记录㊂
i)事故报告㊂
j)其他㊂
5.6.1.4㊀应建立数据输入规则,确保输入的数据便于检索和分析㊂可用代码和关键字描述各种状况,如正常㊁超差㊁替换㊁整改等㊂
5.6.1.5㊀应经专业人员审阅收集的数据,确定其描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后,输入数据㊂数据输入人员一般是:
a)执行维修工作的机械师㊁技术员㊁作业者和承包商㊂
b)生产单位或工作组记录员㊁计划人或日程安排员㊂
c)作业㊁维修协调人㊂
5.6.2㊀数据分析
针对从数据采集系统导出的某类或某台设备的数据,采用适当的故障根本原因分析方法(故障树等)进行分析(必要时还应进行实物故障分析),找出故障或失效的根本原因㊂依据分析结果,再对设备进行测试与检查,确定设备可靠性问题㊂
5.6.3㊀设计优化
5.6.3.1㊀应依据分析出的可靠性问题提出改善可靠性提案㊂
5.6.3.2㊀应参照最佳作法,优化设计,提出变更提案㊂变更前应评估将对装置可靠性和所有关键设备产生的影响㊂变更提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a)问题性质㊂
b)不采取措施或延迟采取措施的潜在后果㊂
c)问题根源㊂
d)所需的修正措施㊂
e)修正所需的成本㊁人力㊁时间和停工时间㊂
5.6.3.3㊀所有增强可靠性的措施都应按照Q/S Y1237 2009的要求实施㊂
5.6.4㊀设备可靠性分析审查
企业应确定适当的可靠性分析频率㊂对失效后果严重的㊁产生失效可能性最大的㊁实际失效率最高的设备进行更高频率的审查㊂应确保及时执行依据可靠性分析频率制定的设备可靠性分析计划㊂对可靠性分析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并保持其不断更新㊂
5.6.5㊀持续改进可靠性分析
5.6.5.1㊀应不断提升可靠性改进计划,可以采用对设备可靠性系统执行情况的审核和故障根本原因6Q/S Y1516 2012
分析等方式㊂审核可发现系统弱点,故障根本原因分析可找出人员问题趋势,人员问题可能导致将来出现重大问题㊂
5.6.5.2㊀应及时更新关键设备台账,确保关键设备台账准确完整㊂如果发现新的故障模式,应及时将该设备纳入关键设备㊂如果该项目用途已不符合关键设备定义,应将其从关键设备台账中去除㊂5.6.5.3㊀应记录发现结果,作为历史依据,共享发现结果,并通报给相关人员㊂
5.7㊀更新㊁改造和报废管理
5.7.1㊀企业应本着提高设备技术水平㊁生产上的必要性㊁技术上的先进性㊁安全上的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等因素进行设备更新改造㊂根据生产实际,编制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和经济技术论证方案㊂设备更新改造项目完成后,应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㊂
5.7.2㊀企业应制定设备报废管理制度,按照设备报废条件办理相关手续,并保留相关资料㊂对报废的受压容器及国家规定淘汰设备,不得转售其他单位㊂对报废的安全装置或附件应按有关要求及时进行销毁㊂对报废设备的处理,不得造成风险转嫁,不得再流入使用环节㊂
6㊀审核㊁偏离㊁培训和沟通
6.1㊀审核
㊀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企业都应把设施完整性管理作为审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必要时可针对设施完整性管理组织专项审核㊂
6.2㊀偏离
企业依据本标准制定本单位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时发生的偏离,应报专业分公司批准;企业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执行时发生的偏离,应报企业主管领导批准㊂偏离应书面记录,其内容应包括支持偏离理由的相关事实㊂每一次授权偏离的时间不能超过1年㊂
6.3㊀培训和沟通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安全环保与节能部负责组织培训,企业相关管理㊁技术㊁维修㊁操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㊂本标准应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范围内进行沟通㊂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7Q/S Y1516 2012
参㊀考㊀文㊀献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㊀中油工程字[2005]408号8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企业标准
设施完整性管理规范
Q/S Y1516 2012
∗
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
(北京安定门外安华里二区一号楼)
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排版印刷
(内部发行)
∗
880ˑ1230毫米16开本1印张23千字印1 2500
2012年8月北京第1版㊀2012年8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号:155021㊃17321㊀定价:12.00元
版权专有㊀不得翻印
Q/S Y1516 2012
标准分享网 www.bzfxw.com 免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