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4:42
文档

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3卷第4期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Vol.3No.4JOURNALOFGUIYANGCOLLEGE2008年12月NaturalSciences(Quarterly)Dec.2008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杜海(贵阳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贵阳550005)摘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专业,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热点,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而人才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等院校只有把握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
推荐度:
导读第3卷第4期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Vol.3No.4JOURNALOFGUIYANGCOLLEGE2008年12月NaturalSciences(Quarterly)Dec.2008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杜海(贵阳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贵阳550005)摘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专业,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热点,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而人才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等院校只有把握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
第3卷 第4期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季刊) 

Vol .3 No .4JOURNAL OF G U I Y ANG COLLEGE

2008年12月Natural Sciences (Quarterly )

Dec .2008

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杜 海

(贵阳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 贵阳 550005)

摘 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专业,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热点,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而人才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等院校只有把握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社会提供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词: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125(2008)04-0047-06

Research on Issues and Coun term ea sures i n Cultur i n g E 2Co mm erce

Professi ona ls of Ch i n ese Colleges and Un i versiti es

DU Hai

(Depart m ent of Econom ic Manage ment,Guiyang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05,China )Abstract:E 2commerce,as a ne w maj or,becomes the focus of Chinese s ocial econom ic gr owth due t o its quick devel opment,and this is an unp recedented opportunity and at the sa me ti m e brings a severe challenge .But pers onnel p lay a decisive r ole in the devel opment of e 2commerce .I n order t o s olve the p r oblem s in culturing qualified pers onnel,we are required t o analyze the s ocial de mands,which can train the pers onnel demanded by the enter p rises,p r oviding the s ociety with enor mous compound pers on 2nel gras p ing modern inf or mati on technol ogy and modern commerce and trade theory and p ractice and p r omoting the e 2commerce devel opment of China .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e -commerce;pers onnel cultivati on;issue;counter measure

74—3收稿日期:2008-07-12

作者简介:杜 海(1982-),男,贵州贵阳人,贵阳学院经管系助教,中国电子商务师。

1 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迫切性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急剧增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已增至2.53亿人。中国网民规模继续呈现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人数增加了9100万人,是历年来网民增长最多的一年,同比增长达到56.2%。仅2008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数量净增量就达4300万人,并一举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

在此基础上,互联网产业的价值链不断延伸,价值链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2007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5.6万亿元,增长18%;增加值 1.3万亿元,增长18.2%;其中软件业务收入5800亿元,增长20.8%。产业规模继续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位居领先,销售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12%,增加值占全国G DP的比重达 5.27%。2006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总投资金额从2005年的3200万美元猛增到2006年的7200万美元,总投资案例数量也从2005年五个增长到2006年13个。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总投资金额将超过一亿美元,投资案例数量将创历史新高,达到15个。2000至2007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55个,总投资金额达到五亿美元。

报告预测,2008年至2010年的三年仍是中国电子商务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和爆发的时期,中国电子商务投资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

面对如此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和企业均以高度的热情,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而电子商务实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在电子商务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成为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不仅是推动国家经济和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由电子商务的特性可以看出,这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对人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如果在人员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没有跟上,这很可能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2 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是由经济学、管理学、信息学、法学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交融而成的学科,是人们创造性地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商务活动的创新,具有内容综合性、结构多样性和知识体系复杂性的特点。以上特点决定了该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既不同于已有学科的既定模式与成果,也不是各种学科的简单拼凑和组合。由于涉及的学科众多,因此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和进行课程设置一直是该行业教育者关心的问题。为此,教

8

4

—育部专门成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指导委员会,为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明确的方向。

从我国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与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三种取向:即以管理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以经济商务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包括物流与市场营销),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三种办学模式均分电子商务专业的天下,其中以管理为主的电子商务办学模式所占的比重更高一些。就高校的办学层次而言,研究型大学所占的数量较少,研究教学型大学所占数量中等,教学型大学所占比重较高。我国高校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设置有两种情况:一种设在经济管理学院,以管理为主,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平台,进行电子商务的应用;二是设在信息学院或计算机学院,以技术实现为主要目的,着重培养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管理与维护的能力。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为电子商务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该学科下培养的人才却似乎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目前国内高校对第二、三种人才的培养较为薄弱,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脱离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实际需要,有的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认识还停留在网络广告、网上购物、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从而带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师资严重缺乏

现有师资大多数从计算机、网络、管理、营销或其他专业调派,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以往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不够实用,由于师资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不少师资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显得勉为其难。

2.2 高校的培养目标过于狭隘或单一

  似乎学生毕业后就只能去电子商务网站从事网站设计、网上商品销售等工作。而社会上不同行业对电子商务人才有不同需求,要求电子商务人才有不同的行业知识背景,能在不同领域开展电子商务工作。

2.3 课程设置欠佳

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现有的有关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简单堆砌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强于书本而弱于实务,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养。

2.4 缺乏基本技能训练

现有高校电子商务教育的现状是:教师以说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尽管这两年很多高校都意识到这个问题,并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但是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人参与、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事实上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教师本身很少参与商业企业的实际运作管理,案例来源、案例讨论、创业指导、实习指导都受到了极大的。

总之,培养方向上的模糊以及师资缺乏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形成不了核心竞争能力,影响了学生就业。

9

4

—3 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311 发展中面临关键的瓶颈

B2B电子商务的目标用户是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6%,数量超过4000万的中小企业。有数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不足13%,而接受付费服务的更只有仅仅的3%。造成原因:B2B普及率底下的原因有两点:第一价格高,准入成本超过中小企业的一般心理承受度,而试用或免费服务受到较多,不能让怀着试探心态的企业深刻体会B2B战略意义和优势,打消了他们继续使用或进一步接受付费服务的打算;第二,中小企业对B2B电子商务作用和意义的理解还停留在浅意识的表层,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所以如果能突破此瓶颈, B2B带动不仅仅是带动中小企业,而将B2C、C2C领入井喷的境界。

312 发展最薄弱的软肋

我国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导致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而本该灸手可热的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如今却成了烫手的山芋。据了解,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20%,远低于全国大学生47%的就业平均水平。解决电子商务人才问题,必须做到两点:让企业要人和培养企业要的人。一让企业自已根据对电子商务的发展的认识,感受网络而非局限于信息的展示,释放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让企业自发寻求人才。二要培养企业要的人,则是对电子商务教育方面提出的要求,提高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与企业需求间的吻合度,把学生培养成企业想要人。

刚才说了为什么电子商务大学生一边是企业难招聘到得心应手的大学生,一边是电子商务大学生就业率的低下,这是一个中国情结的问题!

首先说企业:一、由于求胜心切,对应聘到的大学生能力没有过多评估(比如用与学的科目不相对应)造成了不适用;二、中小企业没有很好对应聘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比如远景规划、工作的职责、信任感)同样造成不适用;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新聘大学生业绩得不到公正的评价(比如在试用期内的成功让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丧失了安全感与归属感)。

综合上述种种原因,会让许多企业都面临着同样的困惑。用大学生培养成本高且频繁的跳槽,产生了对新招聘大学生信任的问题,有的企业干脆就不招新生了,到同行或外贸公司去挖人,这又造成了其它公司的人材不稳定。所以,挖来挖去不少老板因为以上种种问题而被折磨得苦不堪言。

4 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及对策

4.1 以就业为导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构造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培养计划,深化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最主要来自企业,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来确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可以分为:业务型人才,即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技术知识,熟悉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业模式及运作流程,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的商务型人才,这是电子商务人才的主体;技术型人才,即精通各种电子商务技术,具有对先进技术的敏感性,及时跟踪技术的发展趋势,

5

—把握技术实现框架,善于对各种电子商务应用进行技术实现的操作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即具有较深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与丰富的应用经验,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思维,从战略上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把握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和趋势的高层次人才。

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其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业务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大专和本科层次的人才为主体,要求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商务知识,用以满足业务型专业人才的电子商务职业需求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信息化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用以满足电子商务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商务领域的能力以及对于先进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等,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整合。只有具备综合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巨大需求。

为提高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教学模块的设置要把握好结构性和系统性。以课程体系整体优化为原则,遵循定向化———综合化———模块化的程序,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将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加强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宽厚的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强调“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学生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4.2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校际联合、校企联合,积极开展国内外的科研、教育、应用等多方的交流与合作

产学研相结合是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高校可以采取“内外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对内,以理论教学为主,强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通过模拟型实验教学,使学生直接感受电子商务的商业化应用流程,直观的理解电子商务的原理和过程;对外,可以尝试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推动专业发展。“请进来”即聘请行业内专家来校讲学,使学生充分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弥补课堂理论教学的局限性;走出去”即通过与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企业,加深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性认识,并减少企业对学生进行再教育的成本。除此之外,通过积极参与国内外科研和学术交流,相互借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探索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素质的联合培养模式。

4.3 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电子化构思能力

人们通常所说的电子商务是狭义范围内的,一般指网上购物与网上支付。受传统的购物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国内网上购物与支付方面的电子商务未达到应有的规模。广义的电子商务是指应用电子及信息技术进行的一切商务活动,即:电子商务是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

随着传统行业电子化改造工程的进行,电子商务将大大提高传统行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可以预见,传统行业的电子化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将大有可为。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电子商务是一种全新的手段,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一种商务运作形式,代表着现代贸易的发展方向。许多传统业务如果采用电子商务方式,将为用户提供巨大的便利,也为商家节约运作成本,带来巨大的商机。如何将传统行业

1

5

—的商务实行电子化,应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人士重点思考的问题。

4.4 引导学生走上行业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从宏观上讲,电子商务不能脱离行业而存在,网上购物可以认为是传统商店、超市的延伸。行业电子商务是各行业充分依托传统业务的基础,利用电子化手段开展的电子商务,是行业增值服务和商务平台的紧密集成,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将传统服务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使电子商务真正进入实用阶段。

近年来,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异常迅速。2000年开始由人行和全国十二家商业银行联合建成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开通运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及农业银行均已开展网上业务,网上业务交易额呈现成倍增长势头;2002年以来外贸行业电子商务运行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全国进出口许可证联网申领与发证系统全面投入运行,企业可以在网上申领进出口许可证,极大地方便了进出口企业;至2007年底,全国100多家证券公司、200多家信托投资公司的证券营业部已经基本上建立了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实现业务的网上化、电子化。

从事行业电子商务或传统行业的电子化工作,需要熟悉某个行业的知识才能开展。对于在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来说,意味首要学习某个行业的知识。这也许是国外某些大学不设立电子商务专业,而只存在电子商务方向的原因。按这些国外大学的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金融、管理、商业、保险等专业(或方向)的前提下,学习电子商务方向。

国内高校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时,不妨结合传统行业细分,为电子商务学科设计专业方向。让学生辅修金融、管理、商业、电信、保险等方面的一个专业的重点课程,在这基础之上学习电子商务专业。当然,让学生辅修其它专业的课程,并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拥有两个专业的知识,而是让学生学习电子商务专业有一个“支点”。在学生了解某个行业的业务流程之后,促使其思考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去改进传统业务流程。学生对行业知识的学习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不能局限于会做传统业务。

其次,各高校应加强与社会各行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行业、接触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对行业电子商务的感性认识与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早日走上行业电子商务事业之路。

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以某个行业为“支点”来学习电子商务专业,有利于学生明确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使其有别于计算机专业、网络通信专业的学生,提高其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赋立.为电子商务学位找准“调”[J].电子商务世界.2006(2):116.

[2]芦阳.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8).

[3]郑培.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E B/ OL].2005-06-03.htt p://www.X I N HUANET.C. OM.

[4]郝春梅,吴波.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现状及分析[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4(1).

[5]刘先锋.关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思考[Z].第二届中美电子商务高级论坛会议论文,2005.

[6]赵波.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电子商务,2006(4).

[7]闫敏.构建企业、高校平台:按需培养电子商务人才[J].电子商务世界,2005(6).

2

5

文档

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3卷第4期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Vol.3No.4JOURNALOFGUIYANGCOLLEGE2008年12月NaturalSciences(Quarterly)Dec.2008我国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杜海(贵阳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贵阳550005)摘要: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专业,其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热点,这既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是极为严峻的挑战。而人才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高等院校只有把握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