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泡菜中盐、亚盐含量和pH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5:29
文档

泡菜中盐、亚盐含量和pH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

泡菜中盐、亚盐含量和pH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作者:段先兵杨维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检测泡菜在泡制过程中盐和亚盐含量及泡制液pH值,找出变化规律,明确自制泡菜的条件、食前处理方法,为人们科学、健康地自制、食用泡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以自制泡菜为样本,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泡制条件下以及浸泡、漂洗处理前后的盐和亚盐含量,同时,测其泡制液的pH值,得出数据,通过分析,找出含量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自制泡菜的条
推荐度:
导读泡菜中盐、亚盐含量和pH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作者:段先兵杨维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检测泡菜在泡制过程中盐和亚盐含量及泡制液pH值,找出变化规律,明确自制泡菜的条件、食前处理方法,为人们科学、健康地自制、食用泡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以自制泡菜为样本,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泡制条件下以及浸泡、漂洗处理前后的盐和亚盐含量,同时,测其泡制液的pH值,得出数据,通过分析,找出含量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自制泡菜的条
泡菜中盐、亚盐含量和pH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

作者:段先兵 杨维占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 要:目的:检测泡菜在泡制过程中盐和亚盐含量及泡制液pH值,找出变化规律,明确自制泡菜的条件、食前处理方法,为人们科学、健康地自制、食用泡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以自制泡菜为样本,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泡制条件下以及浸泡、漂洗处理前后的盐和亚盐含量,同时,测其泡制液的pH值,得出数据,通过分析,找出含量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自制泡菜的条件及食前浸泡、漂洗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蔬菜在泡制过程中,盐下降明显,后期降至较低浓度水平。亚盐在泡制前期快速上升,出现“亚硝峰”,随后下降,后期趋于平稳。温度越低、盐度越高,“亚硝峰”出峰时间越迟,峰值越大。泡菜经浸泡漂洗后,亚盐含量下降明显。结论:自制泡菜虽含有盐和亚盐,但通过采用适宜的泡制条件、泡制合理天数、食前进行浸泡或漂洗处理等方法,食用自制泡菜是安全的。

        关键字:泡菜;盐;亚盐;pH值

        泡菜是一种风味独特的乳酸发酵蔬菜制品,营养丰富,所含的乳酸菌能助消化、降胆固醇、调节人体机能等,深受人们的喜爱[1]。受原料、泡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泡菜中往往含有盐和亚盐[2-3]。虽然有研究表明,无机盐可能对心血管疾病发挥有益作用,但大量研究显示,盐和亚盐更多的是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泡菜制作简便,成本低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自制。由于缺乏科学性的统一指导,导致其所含的盐和亚盐成为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不同蔬菜原料、不同条件下自制的泡菜中盐、亚盐含量及泡制液pH值进行测定、分析,找出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明确自制泡菜的条件和食前处理方法,为人们科学、健康地自制、食用泡菜提供参考和建议。

        1 材料和方法

        1.1 實验材料

        1.1.1 泡菜原料

        白萝卜、豇豆、辣椒(小米椒)、加碘低钠盐、白酒(红星二锅头、56%、500 mL)均购于超市。泡菜坛(玻璃材质、带水封槽)购于杂货店,C18柱(希波氏)、Na/Ag混合柱(希波氏),氢氧化钾(分析纯),甲醇(分析纯)。

        1.1.2 仪器

        离子色谱仪(ICS-900型、戴安公司),超声波清洗器(DL-480B型、上海之信仪器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XZ-16T型、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pH计(DZS-708-A型多参数分析仪、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HH.S11-N18B型、北京精科华瑞仪器有限公司),生化培养箱(SHP-150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泡菜制作方法

        泡菜坛洗净、开水浸烫、干燥备用,白萝卜、豇豆、辣椒洗净晾干。白萝卜切成5 cm×1 cm长条,豇豆切成5 cm长条,将切好的白萝卜条、豇豆条和辣椒分别放入泡菜坛中,三种蔬菜各装六坛,压实,装至泡菜坛瓶颈处。每种蔬菜各倒入煮沸5 min且放凉后的盐含量分别为4%、8%、12%的泡制液,淹没蔬菜,倒入少量白酒,加盖后水封槽中加入适量泡制液水封,分别置于15 ℃、25 ℃恒温培养箱发酵。

        1.2.2 测量频率

        从第0天开始连续测量至第8天,以后隔天测量至第20天。

        1.2.3 测量方法

        盐和亚盐:按照GB5009.33-2016中第一法离子色谱法进行[4]。pH值:泡菜坛中取20 mL泡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泡制过程中盐含量变化规律

        泡菜泡制过程中盐含量变化规律见图1。

        2.1.1 总体变化趋势

        由图1可知,三种新鲜蔬菜均含有盐,种类不同,含量有所不同,白萝卜最高,豇豆次之,辣椒最低,其值分别为486 mg/kg、403 mg/kg、373 mg/kg。与陈丽金等报道的规律基本一致[5]。在不同条件下,盐均随泡制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前期下降速率大,后期变化幅度小。

        由于蔬菜在种植过程中,从土壤及肥料中吸收、富集盐,所以,不同蔬菜中均会含有盐[6]。通过泡制,含量会发生变化。泡制前期,在盐还原酶的作用下,大量盐转化成亚盐,使其迅速下降。泡制后期,泡制微环境改变,盐还原酶活性下降,盐被还原量少,加之亚盐被微生物还原生成的N2、NH3等气体,又可合成为盐,故到后期,盐含量变化幅度较小。

        2.1.2 相同温度,不同盐度条件下的变化

        温度相同时,盐度越大,盐含量下降速率越大,残留量越小。究其原因可能是本实验盐度为4%~12%,越高盐度,越能抑制其他杂菌生长,盐还原菌越占优势,在其作用下,盐消耗越快。

        2.1.3 相同盐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

        盐度相同时,温度越高,盐含量下降速率越大,残留量越小。适当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抑制杂菌,有助于乳酸菌生长,发酵速度越快。对于本次实验,相对于15 ℃,25 ℃的发酵速度更快,盐含量下降速率也就越大。

        2.2 泡制过程中亚盐含量变化

        泡制过程中亚盐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

        2.2.1 总体变化趋势

        由图2可知,新鲜蔬菜本身亚盐含量很小,白萝卜最高,豇豆次之,辣椒最低,分别为1.42 mg/kg、1.31 mg/kg、0.88 mg/kg。不同条件下,亚盐随泡制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达到最高值后又回落,出现“亚硝峰”,且峰值大小因蔬菜的不同而不同,最后基本稳定在低浓度水平。

        在泡制前期,微生物迅速繁殖,盐还原菌将蔬菜中的盐大量还原成亚盐,同时,蔬菜中的酚类及维生素C等物质又可将亚盐氧化[7],当生成量大于被氧化量时,亚盐逐渐积累,含量升高。随发酵的深入,氧气被消耗、酸度升高,盐还原菌受抑制,亚盐生成量减少,加上亚盐被不断氧化,亚盐被消耗。因此,在泡制过程中,出现“亚硝峰”,峰后又不断下降,最后趋于平稳。

        2.2.2 相同温度,不同盐度条件下的变化

        温度相同时,“亚硝峰”的出现时间随盐度不同而不同,盐度低,出峰早,峰值高;盐度高,出峰晚,峰值低。究其原因可能是:前期乳酸菌繁殖慢,乳酸生成少,食盐浓度是抑制杂菌的主要因素[8]。因此,低盐度时,盐还原菌活跃,盐被还原成亚盐的速度快、量多,使“亚硝峰”出现时间靠前、峰值高。随盐浓度的增大,盐还原菌受抑制越大,生成亚盐的速度减慢、量少,“亚硝峰”出现时间推迟,峰值低。

        2.2.3 相同盐度,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

        盐度相同时,温度高,出峰早,峰值低;温度低,出峰晚,峰值高。究其原因可能是:温度高时,乳酸菌繁殖快,活性大,产酸量大,酸度上升快而高,一方面,抑制杂菌,减小了盐被还原成亚盐的速度;另一方面,亚盐被降解、还原明显[9]。所以到达峰值的时间短且值小。

        2.3 泡制过程中pH值变化

        泡制过程中的pH值变化见图3。

        由图3可知,温度相同,盐度不同时,pH值的变化基本相同,但盐度越大,最终pH值越大。盐度相同时,温度越大,pH值变化幅度越大,最终pH值越小。其原因可能是温度相同时,随盐度的增大,微生物受抑制程度越大,使乳酸菌活性低,产酸少,导致最终pH值大。而盐度相同时,较低温度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乳酸生成少,最终pH值大;温度较高时,各类微生物繁殖旺盛,乳酸菌活性高,产酸量大,pH值下降速度快,最终pH值越低。同时,由于酸度的增大,部分不耐酸的乳酸菌无法生存,从而使产酸量下降,所以,在后期,pH值维持在较低值。

        2.4 泡制过程中盐、亚盐、pH值变化关系

        泡制过程中盐、亚盐、pH值的变化关系见图4。

        由图4可知,整个发酵过程中,盐、亚盐及pH值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未发酵时,盐较高,亚盐很低,发酵前期,盐下降,亚盐升高,同时pH值下降。这种现象的存在,可以间接说明,泡菜中绝大部分亚盐是由菜中的盐转化而来[10]。当pH值较低时,盐、亚盐含量基本稳定且较低。当pH值降至4左右时,盐还原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亚盐产量迅速降低。加之酸性环境下,亚盐进一步降解及乳酸菌对亚盐的还原,亚盐被消耗,使亚盐降低[11]。

        2.5 浸泡、漂洗对盐、亚盐含量的影响

        泡菜成熟后,选取盐、亚盐较高的泡菜进行浸泡、漂洗检测试验。分别浸泡10 min、20 min、30 min,并每10 min进行一次换水漂洗,最后进行测定,具体数值见表1。

        结果表明,每次浸泡、漂洗后,盐和亚盐均有所下降。由于盐和亚盐为水溶性化合物,在浸泡、漂洗过程中,泡菜表面及外层中的盐、亚盐被水溶出,含量下降。有研究表明,提高浸泡、漂洗温度和加入维生素C、大蒜等方式对泡菜中亚盐的减少效果更加明显[12]。

        3 结论

        (1)蔬菜本身含有盐和亚盐,不同品种含量不同。泡制能降低盐。泡制条件中,盐度大,温度高,盐下降幅度大,残留小。盐度大,亚盐出峰晚,峰值低,pH值降幅小,最终pH值大;温度高,亚盐出峰早,峰值低,pH值降幅大,最终pH值小。盐高的蔬菜,泡制过程中,亚盐峰值也高,pH值降至4.5以下后,亚盐含量较低。

        (2)食用前将泡菜进行浸泡、漂洗,能有效减少盐、亚盐的摄入量。

        (3)本次试验认为,在泡制液盐含量为12%、泡制温度为25 ℃的泡制条件下,泡制10天后、食用前经过浸泡、漂洗处理的泡菜,盐、亚盐含量低,咸度适中,可安全食用。

        参考文献

        [1]汪荣斌,秦亞东,马波.近10年国内泡菜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8,(3):71-74.

        [2]李晓慧,马超,彭莉.泡菜中盐与亚盐的含量分析[J].中国果菜,2016,36(4):27-29.

        [3]周慧,马义虔,张建.市售酱腌菜和肉制品中亚盐含量测定及安全性评价[J].广州化工,2017,45(13):117-1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GB 5009.3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亚盐与盐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5]陈丽金,梁张慧,王佛姣.广东省部分基地蔬菜盐污染现在评价[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263-2.

        [6]张睿,刘妤,杨静.兰州市常见蔬菜中盐含量及安全性评价[J].甘肃农业科技,2014,(9):24-25.

        [7]王凡.几种蔬菜腌渍过程中亚盐含量变化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6,(1):6-9.

        [8]凌荣秀,樊郁兰,刘娜,等.不同浓度食醋对常见泡菜亚盐含量的影响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8,53(2):45-48.

        [9]王宇.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盐变化规律的研究[J].现代食品,2016,(2):41-43.

        [10]龙桂琴.腌制食品中亚盐测定结果分析报告[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8):82-84.

        [11]曾依云,勾洵.不同初始食盐浓度和pH值对泡菜(萝卜)中亚盐含量的影响[J].现代盐化工,2016,43(4):8-10.

        [12]王向阳,金龙.萝卜干腌制中亚盐的抑制研究[J].中国调味品,2015,40(2):5-7.

        基金项目:2017年度惠州市医疗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Y219)。

        作者简介:段先兵(1981—),男,湖南冷水江人,本科,主管技师。研究方向:理化检验。

文档

泡菜中盐、亚盐含量和pH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

泡菜中盐、亚盐含量和pH值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探究作者:段先兵杨维占来源:《食品安全导刊·下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检测泡菜在泡制过程中盐和亚盐含量及泡制液pH值,找出变化规律,明确自制泡菜的条件、食前处理方法,为人们科学、健康地自制、食用泡菜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以自制泡菜为样本,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其在不同泡制条件下以及浸泡、漂洗处理前后的盐和亚盐含量,同时,测其泡制液的pH值,得出数据,通过分析,找出含量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明确自制泡菜的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