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培辅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前置补偿、指导预习课上预习、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辅对象明确。培辅对象主要是优秀生和学困生,重点是学困生。任课教师确定好优生、差生名单。
3、培辅要求落实,内容要适宜。辅导优生,试题要有一定难度,可根据有声的强项或弱项加以辅导;辅导学困生,弥补知识缺陷,逐步提高成绩。无论优秀生、学困生都要重视心理、思想辅导。
4、培辅方式要灵活。可采用教师个别辅导、优生帮助检查等,不得变成集体上课。
5、培辅时间恰当。课外辅导每天不超过一课时,不占用学生的星期天和节假日。
6、培辅态度端正。对学困生热情关怀,耐心诱导,多鼓励少批评,不歧视、不放弃。辅导时教师自始至终在场,不得放任自流。
7、建立学困生验收制度和捆绑式评价制度。最大限度的提高优秀生的积极性、责任感。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上进心。
8、培优辅差记录不要写成纠错本,记录要内容详细。
9、培优辅差记录后要附有辅导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