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戏》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课本中典型人物形象;结合近几年中考及期末考试,总结人物分析试题的答题方法并实际运用。
2、分析《社戏》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总结人物分析试题的答题方法。
2、分析《社戏》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1、中考及期末考试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①结合具体情节概括分析人物形象。 ②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2、方法总结:
题型一:概括人物形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表述形式:________特点(1分)+具体______________(1分)
注意:①标清序号、增加条理;②多角度、忌重复;③理清情节、简明概括
题型二 :结合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1)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述形式:________方法+__________特征
概括人物形象常用语言:善良、有爱心、助人为乐、尊重他人、勤劳、能干、勤奋刻苦、宽容隐忍、谦虚、刚强、知恩图报、关爱(儿女 学生)、教育有方、严格 、贪婪、自私、势利、虚伪、虚荣、见风使舵3、《社戏》人物形象分析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怎样的孩子?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六一公公的言行,谈谈六一公公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阿发的言行,谈谈阿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家庭作业:1.复习巩固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2.完成阅读练习。
4、学后反思:
课堂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资料: 想起外婆吐舌头的样子
李娟
(1)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就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
(2)金鱼死后,鱼缸一直空在那里,空了很久。有一天却发现鱼缸有些不对劲儿,似乎缩小了许多,端起来左看右看,没错,是瘦了两三寸。逮住外婆一问,果然,是她老人家打碎后又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大约是原样大小的有些贵了,便买了小一号的,还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呢。当然,被揭穿后,也只吐了一下舌头而已。
(3)吐舌头的外婆,飞快地把舌头吐一下,“对不起”和“气死你”两种意味水融。而且又吐得那么快,一转眼就神情如故,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休想让她为做错的事情多愧疚一丝一毫。
(4)然后又想到外婆的竹林。
(5)老家不是我的老家,我没有在那里生活过,但想到外婆正是在那里的一间老瓦房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就觉得那实在是一个无比温柔之处。老屋前前后后种着重重竹林,我从坡上下来,一走进竹林,就听到外婆在塌了半边的老屋门口和一群乡下女子说笑。我站在半坡竹林里看了一会儿。当外婆和我们一起生活时,我们是否也给过她这样的快乐?那年她八十多岁了,已经离开了我们两年,独自回到乡下的旧居,在仅剩的半间老屋里生活。
(6)我一边大声喊外婆,一边从坡上下来,所有人都回头仰望我来的方向。外婆答应着,意犹未尽地继续数落着那个女人,继续大笑,一边向我迎接过来。我从上往下看到旧屋天井里的青石台阶,看到一根竹管从后山伸向屋檐下的石槽,细细的清泉注满了石槽。世界似乎一开始就如此古老。
(7)外婆去世的前两天,我急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只差了十个钟头。接到噩耗后,我仍然坐在夜班车上继续往家赶,往已经死去了的外婆身边赶。我知道她还在等我。我不能勘破生死,但也能渐渐明白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不是断然的中止,而是对另外一场旅行的试探吧?外婆死前有那么多的强烈的意愿,她挣扎着要活,什么也不愿放弃,挂念着这挂念着那的。然而一旦落气,面容那么安和、轻松。像刚吐完舌头,刚满不在乎地承认了一个错误。
(8)死亡之后那辽阔空旷的安静感,是外婆最后为我所做的事情。以前念小学的时候,很多个清晨我起床一看又是红苕稀饭和酸菜,就赌气不吃,饿着肚子去上学。因为我知道,不一会儿,外婆一定会追到学校来给我捎一只滚烫的红糖馅锅盔……那时我都上六年级了,六年级班设在六楼。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地爬楼梯,在早自习的书声朗朗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那是我所能体会到的最初的、宽广的安静感……在外婆给我带来的一场又一场安静之中,生命中的恶意一点点消散,渐渐开始澄明懂事起来。今天的我,似乎达到了生命中前所未有的勇敢状态,又似乎以后还会更加勇敢。
(9)又想起那次我拎了一只公鸡去乡下看外婆,走过漫长孤独的山路,最后才找到老屋。外婆迎上来对我说:“我很想你,我天天都在想你。”
(10)外婆你不要再想我了,你忘记我吧!忘记这一生里发生过的一切,忘记竹林,忘记小学校的六楼。吐一吐舌头,继续你绵绵无期的命运。我能想象得到,若自己也能活到九十八岁,仍然清清静静、了无牵挂,其实,也是认认真真对生命负了一场责。最安静与最孤独的成长,也是能使人踏实,自信,强大,善良的。
(11)大不了,吐吐舌头而已……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 事件 | 外婆形象 |
| 外婆打碎了糖罐子后吐吐舌头坦白 | ①___________________ |
| 外婆打碎鱼缸后悄悄去市场买回一个 | |
| 外婆与女邻居说笑打趣 | ②___________________ |
| 外婆爬六楼为“我”送锅盔 | ③___________________ |
| “我”拎鸡去看外婆,外婆说天天想“我” |
2.阅读下面句子,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八十岁的外婆,怀里揣着烫烫的锅盔,从一楼开始慢慢的爬楼梯,在早自习的书声朗朗中,一阶一阶向上,爬啊爬啊,最后终于出现在六楼我的教室门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