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新一轮复习必考题型巩固提升学案: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57:33
文档

...最新一轮复习必考题型巩固提升学案: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考情分析近年来,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形式比较稳定,题目难易适中,常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方体,复习是要以多面体为依托,始终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作为考察重点,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偏难为主。基础知识1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和平面α互相垂直其中直
推荐度:
导读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考情分析近年来,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形式比较稳定,题目难易适中,常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方体,复习是要以多面体为依托,始终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作为考察重点,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偏难为主。基础知识1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和平面α互相垂直其中直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考情分析

近年来,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形式比较稳定,题目难易适中,常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方体,复习是要以多面体为依托,始终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作为考察重点,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偏难为主。

基础知识

1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2.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和平面α互相垂直其中直线l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的垂面,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叫做垂足。直线l与平面α垂直记作:l⊥α。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面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

两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注意事项

1.垂直问题的转化关系

2. (1)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①定义:两条直线所成的角为90°;

②平面几何中证明线线垂直的方法;

③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

④线面垂直的性质:a⊥α,b∥α⇒a⊥b.

(2)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

①线面垂直的定义:a与α内任何直线都垂直⇒a⊥α;

②判定定理1: ⇒l⊥α;

③判定定理2:a∥b,a⊥α⇒b⊥α;

④面面平行的性质:α∥β,a⊥α⇒a⊥β;

⑤面面垂直的性质:α⊥β,α∩β=l,a⊂α,a⊥l⇒a⊥β.

(3)证明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利用定义: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②判定定理:a⊂α,a⊥β⇒α⊥

题型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

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答案:D

解析:对于命题A,在平面α内存在直线l平行于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l平行于平面β,故命题A正确.

对于命题B,若平面α内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则平面α与平面β垂直,故命题B正确.

对于命题C,设α∩γ=m,β∩γ=n,在平面γ内取一点P不在l上,过P作直线a,b,使a⊥m,b⊥n.

∵γ⊥α,a⊥m,则a⊥α,∴a⊥l,同理有b⊥l.又a∩b=P,a⊂γ,b⊂γ,∴l⊥γ.故命题C正确.

对于命题D,设α∩β=l,则l⊂α,但l⊂β.故在α内存在直线不垂直于平面β,即命题D错误,故选D.

【变式1】 如图,

已知BD⊥平面ABC,

MC綉BD,AC=BC,N是棱AB的中点.

求证:CN⊥AD.

证明 ∵BD⊥平面ABC,CN⊂平面ABC,∴BD⊥CN.

又∵AC=BC,N是AB的中点.

∴CN⊥AB.

又∵BD∩AB=B,

∴CN⊥平面ABD.

而AD⊂平面ABD,

∴CN⊥AD.

题型二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2】如图,在三棱锥D-ABC中,若AB=BC,AD=CD,E是AC的中点,则平面ADC与平面BDE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垂直

解析: ⇒DE⊥AC且BE⊥AC.故AC⊥平面BDE.故平面ADC⊥平面BDE.

【变式2】 如图所示,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

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

证明 ∵A1B1⊥平面B1C1CB,BM⊂平面B1C1CB,∴A1B1⊥BM,

由已知易得B1M=,

又BM==,B1B=2,

∴B1M2+BM2=B1B2,∴B1M⊥BM.

又∵A1B1∩B1M=B1,∴BM⊥平面A1B1M.

而BM⊂平面ABM,∴平面ABM⊥平面A1B1M.

考向三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已知平面α,β和直线m,给出下列条件:

①m∥α;②m⊥α;③m⊂α;④α⊥β;⑤α∥β.

(1)当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m∥β;

(2)当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m⊥β(填所选条件的序号).

答案:(1)③⑤ (2)②⑤

解析:(1)∵α∥β,m⊂α,

∴m∥β.

(2)∵α∥β,m⊥α,

∴m⊥β.

【变式3】 如图,

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AC,AB=,CE=EF=1.

(1)求证:AF∥平面BDE;

(2)求证:CF⊥平面BDE. 

证明 (1)设AC与BD交于点G.

因为EF∥AG,且EF=1,AG=AC=1.

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F∥EG.因为EG⊂平面BDE,AF⊄平面BDE,

所以AF∥平面BDE.

(2)如图,连接FG.

因为EF∥CG,EF=CG=1,

且CE=1,

所以四边形CEFG为菱形.

所以CF⊥EG.

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D⊥AC.

又因为平面ACEF⊥平面ABCD,

且平面ACEF∩平面ABCD=AC,

所以BD⊥平面ACEF. 

所以CF⊥BD.

又BD∩EG=G.

所以CF⊥平面BDE.

考向四 线面角

【例4】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D⊥底面ABCD,点E在棱PB上.

(1)求证:平面AEC⊥平面PDB;

(2)当PD=AB,且E为PB的中点时,求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

 (1)证明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BD.∵PD⊥底面ABCD,

∴PD⊥AC.又PD∩BD=D,

∴AC⊥平面PDB.又AC⊂平面AEC,

∴平面AEC⊥平面PDB.

(2)解 设AC∩BD=O,连接OE.

由(1)知,AC⊥平面PDB于点O,

∴∠AEO为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

∵点O、E分别为DB、PB的中点,∴OE∥PD,且OE=PD.

又∵PD⊥底面ABCD,∴OE⊥底面ABCD,∴OE⊥AO.

在Rt△AOE中,OE=PD=AB=AO,∴∠AEO=45°.

即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为45°.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一般分为两大步:

(1)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通过找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来完成;

(2)计算,要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

【训练4】

如图,已知DC⊥平面ABC,EB∥DC,AC=BC=EB=2DC=2,∠ACB=120°,P,Q分别为AE,AB的中点.

(1)证明:PQ∥平面ACD;

(2)求AD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因为P,Q分别为AE,AB的中点,所以PQ∥EB.

又DC∥EB,因此PQ∥DC,PQ⊄平面ACD,DC⊂平面ACD,从而PQ∥平面ACD.

(2)解 如图,连接CQ,DP.

因为Q为AB的中点,且AC=BC,

所以CQ⊥AB.

因为DC⊥平面ABC,EB∥DC,

所以EB⊥平面ABC.

因此CQ⊥EB,又AB∩EB=B,

故CQ⊥平面ABE.

由(1)有PQ∥DC,又PQ=EB=DC,

所以四边形CQPD为平行四边形,故DP∥CQ,

因此DP⊥平面ABE,∠DAP为AD和平面ABE所成的角,

在Rt△DPA中,AD=,DP=1,sin∠DAP=.

因此AD和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重难点突破

【例4】如图,

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别是AP,AD的中点.求证:

(1)直线EF∥平面PCD;

(2)平面BEF⊥平面PAD.

解析

(1)在△PAD中,因为E,F分别为AP,AD的中点,所以EF∥PD.

又因为EF⊄平面PCD,PD⊂平面PCD,所以直线EF∥平面PCD.

(2)如图,连结BD.

因为AB=AD,∠BAD=60°,

所以△ABD为正三角形.

因为F是AD的中点,所以BF⊥AD.

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BF⊂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所以BF⊥平面PAD.

又因为BF⊂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PAD.

 巩固提高

1.已知m是平面α的一条斜线,点A∉α,l为过点A的一条动直线,那么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A. l∥m,l⊥α         B. l⊥m,l⊥α

C. l⊥m,l∥α      D. l∥m,l∥α

答案:C

解析:设m在平面α内的射影为n,当l⊥n且与α无公共点时,l⊥m,l∥α.

2.设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m,n为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α∩β=n,m⊥n,则m⊥α

B. 若m⊂α,n⊂β,m⊥n,则n⊥α

C. 若n⊥α,n⊥β,m⊥β,则m⊥α

D. 若m∥α,n∥β,m⊥n,则α⊥β

答案:C

解析:与α、β两垂直相交平面的交线垂直的直线m,可与α平行,故A错;对于B,存在n∥α情况,故B错;D,存在α∥β情况,故D错.由n⊥α,n⊥β,可知α∥β,又m⊥β,所以m⊥α,故C正确,选C.

3.平面α⊥平面β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

A. 存在一条直线l,l⊥α,l⊥β

B. 存在一个平面γ,γ∥α,γ∥β

C. 存在一个平面γ,γ⊥α,γ⊥β

D. 存在一条直线l,l⊥α,l∥β

答案:D

解析:由A项可推出α∥β;由B项可推出α∥β;由C项可推出α∥β或α⊥β,均不是α⊥β的充分条件.故应选D.

4.如图,已知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ABCDEF,PA=2A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PA⊥AD

B. 平面ABCDEF⊥平面PBC

C. 直线BC∥平面PAE

D. 直线PD与平面ABCDEF所成的角为30°

答案:A

解析:因为PA⊥平面ABCDEF,所以PA⊥AD,故A正确;B项中两个平面不垂直;C项中,AD与平面PAE相交,BC∥AD,故C错;D项中,PD与平面ABCDEF所成的角为45°,故D错.故选A.

5.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把△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BD⊥AC;

②△BAC是等边三角形;

③三棱锥D-ABC是正三棱锥;

④平面ADC⊥平面ABC.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BD⊥平面ADC,故BD⊥AC,①对;A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BC上的高,平面ABD⊥平面ACD,所以AB=AC=BC,△BAC是等边三角形,②对;易知DA=DB=DC,又由②知③对;由①知④错.故选B.

文档

...最新一轮复习必考题型巩固提升学案: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8.5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考情分析近年来,立体几何高考命题形式比较稳定,题目难易适中,常常立足于棱柱、棱锥和正方体,复习是要以多面体为依托,始终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和判定作为考察重点,在难度上也始终以中等偏难为主。基础知识1判断线线垂直的方法:所成的角是直角,两直线垂直;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2.线面垂直: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和一个平面α相交,并且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和平面α互相垂直其中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