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44:01
文档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

部编本人教版.............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参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末年,为了北方发生的农民,一位商人要经大运河从余杭将一批官仓储存的稻米运到长安急用。他要经过的城市是()A.成都B
推荐度:
导读部编本人教版.............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参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末年,为了北方发生的农民,一位商人要经大运河从余杭将一批官仓储存的稻米运到长安急用。他要经过的城市是()A.成都B
部编本人教版.............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参

题号总分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末年,为了北方发生的农民,一位商人要经大运河从余杭将一批官仓储存的稻米运到长安急用。他要经过的城市是(   )

A.成都     B.洛阳     C.涿郡     D.南京

2.为了开凿大运河,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耗费大量财力,百姓怨声载道。他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

A.攻打陈朝            B.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C.专为到扬州去看琼花  D.不能确定

3.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   )

A.曹丕      B.杨坚     C.杨广     D.孝文帝

4.隋朝建立后,灭掉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这一年是(   )

A.581年     B.605年     C.5年     D.618年

5.我们今天仍然肯定武则天的功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继续实行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措施,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C.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D.她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6.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你认为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B.隋炀帝的

C.隋文帝励精图治            D.隋末农民

7.隋朝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起到的主要社会作用是(   )

A.巩固了隋朝统一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是我国古代最长的运河

8.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隋王朝历时38年,“二世而亡”。这与我国古代哪一个王朝的情况最相似(   )

A.东汉     B.北魏     C.西晋     D.秦朝

9.唐太宗在气头上曾经说出过“会须杀此田舍翁”一句话。这个被唐太宗戏称为“田舍翁”(即乡巴佬)的人实际上是唐朝最著名的谏臣(   )

A.房玄龄     B.姚崇     C.魏征     D.杜如晦

10.小明将参加学习小组内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了下列史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任用魏征等贤臣和虚心纳谏   B.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

C.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         D.创立科举制度

11.电视剧《隋唐英雄传》中有这样一幕: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同年李渊在太原称帝,建立唐朝。这些事件都发生在(   )

A.5年     B.581年     C.605年    D.618年

12.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指的是唐太宗。他的主要政绩是(   )

①虚心纳谏  ②轻徭薄赋  ③统一南北朝  ④开通大运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在美国的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侨、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作“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朝的全盛时期在历史上称为(   )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假如你漫步在唐朝长安街头,能看到的有(   )

①城市规划科学,街道整齐②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或经商

③城内分为居民区和商业区④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的方法。它正式诞生于(   )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6.我们通常称赞考试得了第一名的人为“状元”。“状元”一词源于(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察举制     D.禅让制

17 “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创的盛世局面之一,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

A.唐玄宗     B.汉武帝     C.康熙帝     D.唐太宗

18.“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   )

A.唐太宗统治时期     B.唐玄宗统治前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高宗统治时期

19.(2016·山东潍坊)史学家吕思勉说:“进士科是始于隋的,其初尚系试策,不知什么时候改试了诗赋,唐时,进士科虽亦兼试经义及策,然所重的是诗赋。”这一变化导致了(   )

A.隋朝短命而亡 B.唐诗繁盛辉煌 C.市民文化兴起 D.科学技术发展

20.“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下图所示的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它是(   )

     A.都江堰B.翻车C.筒车D.耧车

二、填空题(10分)

21.隋朝在_______统治时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统一后,发展_______,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_______制度,加强集权;唐太宗时出现的盛世局面称为“__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的盛世局面称为“_______”。

22.唐朝农民制成的先进的耕作工具是_______,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是_______。

2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_______,南北两端分别在_______、_______。

24.隋朝在_______年建立,都城在_______。唐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都城在_______.

25.科举制度在_______帝时正式创立,其诞生标志是_______的创立,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_______多年。

26.唐朝最为有名陶瓷品种有_______的青瓷、_______的白瓷和闻名中外的“_______”。

三、材料分析题(50分)。

27.(8分)阅读材料:

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开元”是哪位皇帝的年号?(1分)

(2)从诗中可以看出唐朝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2分)

(3)这首诗展现了当时社会发展怎样的状况?(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有哪些。(3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和地方担任。

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三: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问题,隋文帝、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长策”是指什么?该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谁?该制度对我国古代的人才培养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如下图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个朝代?(1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鉴真在中外交往中的贡献。(3分)

(3)材料二中的历史人物是谁?他对中外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4分)

(4)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2分)

30.(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材料三:见下图。

(1)材料一、二都是古人赞颂“一渠”的历史功绩的。这“一渠”指什么?(1分)

(2)请将材料一中的“琢郡”“余杭”标在图中条形框中,并指出它们分别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在图中标出这“一渠”的中心,你知道它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吗?(5分)

(3)在图中方形框中标出大运河各段的名称。(4分)

(4)此“渠”的开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3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唐)太宗为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遂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材料三:贞观四年,(唐)太宗谓公卿曰:“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责。”

(1)材料一中唐太宗的话大致意思是什么?他为何会有这样的认识?体现了他怎样的思想?(3分)

(2)唐太宗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这一局面的主要表现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说说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的灭亡有着怎样的关系。(2

分)

(4)根据材料三说明“朕终日孜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B 2.B3. B 4.C 5.B6.B 7.C 8. D 9.C 10.D11.D 12.A 13.B 14.D 15.C  16.B  17.D  18.B  19.C  20.C

二、填空题(共10分)

21.隋文帝、经济、度量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2.曲辕犁、筒车

23.洛阳、余杭、涿郡

24.581年、长安、李渊、长安

25.隋炀、进士科、1300

26.越窑、邢窑、唐三彩

三、材料分析题(50分)。

27(1)唐玄宗。

(2)水稻、粟。

(3)唐朝开元年间,农业得到巨大发展(或经济繁荣)。

(4)①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为其奠定了基础。②唐玄宗任用贤臣,励精图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③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等。

28(1)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正式确立。

(2)“长策”指科举制度。最大受益者:最高统治者(或皇帝)。

影响:科举制度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唐朝时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髙的荣誉。

29(1)唐朝。

(2)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3)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还根据亲身见闻由弟子记录成书了《大唐西域记》。

(4)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对于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30(1)隋朝大运河。

(2)涿郡(右上条形框),余杭(右下条形框);北京,杭州。洛阳(左边条形框),河南省。

(3)从此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31(1)意思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吸取隋亡的教训。体现了他重民的思想。

(2)“贞观之治”。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多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

(3)因果关系。即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中吸取教训,采取调整统治的措施,是“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之一。

(4)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及统治。

文档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参

部编本人教版.............密..............封..............线..............内..............不..............要.............答.............题..............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参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隋朝末年,为了北方发生的农民,一位商人要经大运河从余杭将一批官仓储存的稻米运到长安急用。他要经过的城市是()A.成都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