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最佳实践项目申报表构建劳模创新平台引领职工创新创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44:17
文档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最佳实践项目申报表构建劳模创新平台引领职工创新创效

国家电网公司最佳实践项目申报表申报单位:国网某某省电力公司某某供电分公司申报时间:2014年12月8日题目构建劳模创新平台引领职工创新创效编号*工会管理21专业类别*工会管理21\职工建功立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管理申报类别*新案例主要工作措施:一、持续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公司统一领导、劳模引领负责、成员分组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先后制定了《工作室工作目标》、《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室成果发布及奖励制度》和《工作室业绩考评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年初制定工作室年度工作方
推荐度:
导读国家电网公司最佳实践项目申报表申报单位:国网某某省电力公司某某供电分公司申报时间:2014年12月8日题目构建劳模创新平台引领职工创新创效编号*工会管理21专业类别*工会管理21\职工建功立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管理申报类别*新案例主要工作措施:一、持续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公司统一领导、劳模引领负责、成员分组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先后制定了《工作室工作目标》、《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室成果发布及奖励制度》和《工作室业绩考评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年初制定工作室年度工作方
国家电网公司最佳实践项目申报表

申报单位:国网某某省电力公司某某供电分公司  申报时间:2014年12月8日

题    目

构建劳模创新平台  引领职工创新创效

编 号* 

工会管理21

专业类别*

工会管理21\职工建功立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管理

申报类别*

新案例
主要工作措施:

    一、持续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公司统一领导、劳模引领负责、成员分组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先后制定了《工作室工作目标》、《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室成果发布及奖励制度》和《工作室业绩考评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年初制定工作室年度工作方案和具体的推进计划,全面拓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了工作室建设的高效运行。

    二、规范运作,开拓技能攻关创新局面。每年从科技项目基金及创新成果奖励基金中为工作室提供研发资金,解决了技术攻关资金短缺等问题。工作室做到每月召开一次讨论会、每季组织一次交流会、每年进行一次总结会。在遇到难以跨越的难题时,召开全体会议,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攻关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共同解决。

三、分工协作,取得技术创新新成效。根据专业分工,成立了变电运维、输配电抢修、电能计量等多个创新攻关兴趣小组。每个创新攻关兴趣小组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分别选定多个专业创新课题进行攻关。

成效亮点:

2011年9月,公司“AA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公司在变电、线路、检修、调度等多个专业和工种中广泛开展职工“五小”创新活动,先后共研发创新成果116项。其中,运维检修部研发的新型多功能巡线铲、变电站接地线装拆升降机和大型变压器滤油专用接头组等15项创新成果先后荣获国家专利,大大减轻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了检修的材料损耗,缩短了检修时间,为公司创造效益1700余万元。公司劳模室创建工作先后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誉与好评,2014年6月19日,某某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某某公司隆重召开,工作室荣获某某省总工会命名的首批“某某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国家电网公司专业部门意见:

        部门:                                        年   月   日

*注:编号按专业部门分类填写,如“发展部01”;专业类别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全业务名录》列出的业务名称逐级填写,如“规划与计划02\计划管理\生产技改专项计划管理”。涉及多项业务或跨专业业务的最佳实践,要分别列出。

*申报类别分为“新案例”和“修改完善的案例”两类,并分置不同的文件夹提交。

 

构建劳模创新平台  引领职工创新创效

专业类别:工会管理21\职工建功立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管理

日期:2014年12月8日

填报单位:国网某某供电公司

[摘要] 劳动模范是企业的宝贵财富和重要资源,创新创效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为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作用,整合劳模群体资源,丰富劳模时代内涵,扩大劳模品牌效应,2011年9月,国网某某供电公司AA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自创建以来,从设备消缺、技术革新、改进服务、优化管理和提高效率效益等多个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切实解决了企业“急、难、新”的问题,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并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工作描述

    工作室现有面积180平方米,设为学习研讨区、现场交流区、操作实训区和成果展示区四大区域。公司每年从科技项目基金及创新成果奖励基金(约合50万元)中为工作室提供研发资金,并配备办公电脑及投影等相关设备。截至目前,工作室共有成员30名,其中研究生5名、本科生16名、专科生6名,平均年龄为35.9岁。工作室共研发创新成果116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项目15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700余万元,2013年工作室荣获“国网某某省电力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2014年工作室荣获首批“某某省劳模创新工作室”称号, 6月19日,某某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某某公司隆重召开。

    二、主要做法

(一)持续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公司AA劳模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本着“发现问题就是进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的思维以及“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理念,建立了“公司统一领导、劳模引领负责、成员分组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先后制定了《工作室工作目标》、《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室成果发布及奖励制度》和《工作室业绩考评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年初制定工作室年度工作方案和具体的推进计划,全面拓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的方法和途径,促进了工作室建设的高效运行。

(二)规范运作,开拓技能攻关创新局面。在AA劳模创新工作室,有着集思广益解决技术、生产难题的好传统。工作室做到每月召开一次讨论会、每季组织一次交流会、每年进行一次总结会。在电力技术攻关过程中,每次遇到难以跨越的“坎”,工作室成员都会聚集在一起采取“头脑风暴”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攻关难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一个又一个的创新难题在强大的“磁场效应”中迎刃而解。这种效应未曾止步于图纸之上,而是转化应用于电力生产实践的每一个过程之中。

(三)分工协作,取得技术创新新成效。AA劳模创新工作室根据专业分工,成立了变电运维、输配电抢修、电能计量等多个创新攻关兴趣小组。每个创新攻关兴趣小组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分别选定多个专业创新课题进行攻关。在2011年至2013年期间,由输配电抢修专业兴趣小组研发的“输电线路多功能巡线铲”荣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二等奖,得到了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刘振亚高度评价,称其为“真正来自于基层的群众性创新成果”;变电运维专业兴趣小组研发的“变电站装拆接地线升降机”荣获国家电网公司职工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输配电抢修专业兴趣小组研发的“折叠式绝缘杆耐压试验支架”荣获某某省第三十三次质量管理小组代表大会QC成果一等奖。据统计,工作室三年来已有4项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表彰,6项创新成果获得地市级表彰,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亮点

(一)突出规范运作,实现成果目标转化。AA劳模创新工作室利用“五有”引领规范运作,即:有先进人物领衔,由劳模担任工作室负责人;有固定工作场所,具备创新活动所需的设备设施;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和规范创新工作;有创新团队,吸收各级专业技术人才;有攻关项目,定期开展技术攻关、课题研究,每年至少有1项得到上级单位奖励的成果。获奖成果涉及电力系统变电、线路、营销等多个专业,公司在取得创新成果的同时,大力做好创新成果的资源共享和推广应用,达到工作创意与工作实践良性互动,将工作室打造成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平台,发挥作用、展示才能、快乐工作的大舞台。

(二)强化技术交流,共享创新成果。AA劳模创新工作室利用座谈会、培训课堂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交流协作活动。现已在公司系统开办培训课堂11期,接待社会各行业创新兴趣小组前来学习交流16批次。工作室带动了职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安全生产局面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在公司系统内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意识已深深扎根于一线班组,创新已变为职工的一种自觉行动。通过交流和探讨,工作室已成为激发职工研发新思路、新设想、新点子的发源地,成为职工展现才能的新阵地。

(三)构建 “四个平台”,确保劳模创新工作常态发展。着重抓好知识创新平台、技术支撑平台、资金支持平台和基础服务平台建设。一是知识创新平台,聘请专业院校人员开展领域前沿理论讲座及讨论会,拓宽工作室成员知识面;二是技术支撑平台,工作室主动与省内电力院校开展横向合作,利用其丰厚的人才储备及科研设备开展创新工作;三是资金支持平台,公司每年从科技项目基金及创新成果奖励基金中为工作室提供研发资金,解决了技术攻关资金短缺等问题;四是基础服务平台,以公司各职能部门为依托,做好劳模创新的项目推荐、成果鉴定、应用推广工作,实现劳模创新工作的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四)与职工“五小”创新活动相结合,拓展创新工作领域。通过职工在日常生产、建设、经营活动中,应用先进技术、管理方法,改进生产设备、工器具、检修施工工艺,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等为内容,实现“四个推动、四个促进”,即:推动创新活动,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创新经验交流,促进创新水平的提高;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促进创新成果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四、具体案例

    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AA劳模创新工作室通过自选课题、技术攻关,现已研发创新成果116项,获得国家专利项目15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700余万元,各项创新成果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及各行各业的高度评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输电线路多功能巡线铲”研发之前,公司巡线人员需携带望远境、急救包、工器具包、巡线棒、铁锹、砍刀多种工具进行线路维护,不仅携带不便,更增加了巡线人员的劳动强度。工作室成立后,将这一课题列为年度重点项目,经工作室成员的集思广益,反复试验,终于研发出了集刀、锯、镐、铲、巡线棒、套筒、指南针等为一体多功能巡线铲,解决了巡视人员实际需求,每年为企业节约资金60余万元。

    110kV及以上变电站母线距离地面较高,实际操作中因接地线重量重、绝缘棒长,在装拆过程中极为不便,且易造成人员伤亡或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工作室成员主动迎难而上,受升降国旗方式的启发,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最终研发出变电站装拆接地线升降机。升降机采用三段式电动伸缩杆,使操作人员站在地面上即可完成母线接地线的装拆操作,极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每年为企业多供电800余万千瓦时。

    五、实践效果

(一)提升公司整体技能水平。工作室组建后,制定了从学习培训、选拔考试、人才培养三方面入手的落实方案,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工作室经常开展点、线、面技能培训,以“师带徒”、“接力传承”的方式,安排工作室成员轮流走上讲台,现场讲授自己最“拿手”的新技术、新经验,由生产劳模、技能专家进行现场点评,促进创新经验共享交流,也大大提高了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现如今,工作室先后开展了变电运维检修及输电线路带电作业、配电网规划等技能培训20余场,先后培训了职工480余人次。工作室现已培训高级工程师2名、高级技师3名、工程师11名、技师20名,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岗位标兵、创新能手和专业性人才。

(二)促进公司后备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新进入公司的青年职工作为开展创新工作的重要后备力量,吸收到基层单位创新小组之中,以所在班组的工作负责人为创新活动领头人,发挥青年职工思维活跃、敢想敢干的精神,结合老职工技术过硬的特点,使青年职工在创新中学习技能,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较快地完成从学生到职工再到骨干的角色转变,业务技能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三)打造公司基层青年人才的良性竞争环境。通过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一是使所有同一年进入公司的青年职工在一个显态的可比的环境同发展,青工之间产生了良性竞争,带动了整个新进青年人才素质的提升;二是为业务技能水平较高的青年职工搭建了一个向更高水平学习的平台,在促进他们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在基层形成尊重技术、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许多具备良好技能水平的青年职工,通过创新活动逐步走上了基层的班组长、技术专职岗位,并具备了高级技师、工程师水平,成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被所在单位列为重点培养对象,部分人员还被提拔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

文档

2014年国家电网公司最佳实践项目申报表构建劳模创新平台引领职工创新创效

国家电网公司最佳实践项目申报表申报单位:国网某某省电力公司某某供电分公司申报时间:2014年12月8日题目构建劳模创新平台引领职工创新创效编号*工会管理21专业类别*工会管理21\职工建功立业\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管理申报类别*新案例主要工作措施:一、持续完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公司统一领导、劳模引领负责、成员分组实施”的有效运行机制。先后制定了《工作室工作目标》、《工作室工作制度》、《工作室成果发布及奖励制度》和《工作室业绩考评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年初制定工作室年度工作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