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目的】
用膀胱插管技术记录每分钟尿量的方法,研究静脉注射大剂量生理盐水、高渗葡萄糖溶液、大剂量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对家兔尿液生成的影响因素 ,并初步探讨其机制。
【实验原理】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肾小球滤过受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血浆流量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压等因素的影响,后二者又受肾交感神经以及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体液因子的影响,肾小管重吸收受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等因素的影响。此外,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机制的因素,影响抗利尿激素释放的因素,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因素以及循环血量、全身动脉血压等都能对尿生成产生影响。
【关键词】
家兔、尿量、葡萄糖、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呋塞米、垂体后叶素
【实验材料】
2千克家兔1只、200 g / L氨基甲酸乙酯()、手术器械、膀胱插管、生理盐水、200g/L葡萄糖溶液、 0.1g/L去甲肾上腺素、10g / L 呋塞米、1000∪/L垂体后叶素
【实验方法与步骤】
1、手术准备
1.1静脉麻醉 从兔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1g/kg体重)。
1.2仰卧固定 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1.3腹部手术
从耻骨联合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将膀胱轻拉到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部位,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它同尿道的通路。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图1),插入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而缩小。如膀胱壁较松驰而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
使插管尿液流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培养皿盛接由插管流出的尿液,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
2、实验观察
2.1 连续记录尿流量(滴/min)。
2.2 6~9ml/kg体重剂量静脉快速注射36 ~ 37 ℃生理盐水,同时记录
5min的尿量,取其中最多的1分钟的尿量。取其中最多的1分钟的尿量。
2.3 等尿量稳定后,静脉注射 200g/L葡萄糖溶液5ml(20%、 5ml),
同时记录5min的尿量,取其中最多的1分钟的尿量。取其中最多的1分钟的尿量。
2.4 等尿量稳定后,静脉注射 0.1g/L去甲肾上腺素 0. 3ml , 同时记录2min的尿量,取其中最少的1分钟的尿量。
2.5 等尿量稳定后,按5mg / kg 体重剂量,静脉注射 10g / L 呋塞米, 同时记录5min的尿量,取其中最多的1分钟的尿量。
2.6 按0.75∪/ kg 体重剂量,静脉注射 1000∪/L垂体后叶素, 同时记录2min的尿量,取其中最少的1分钟的尿量。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前最好给兔多喂些青菜,或用橡皮导管向其胃中灌入40~50毫升清水,以增加其基础尿量。
2.本实验需作多次静脉注射,应特别注意保护耳缘静脉,静脉穿刺从近耳尖处开始,逐次移向耳根。在拔出针头时要注意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止血。
3.在固定家兔时,要绑牢,防止在实验过程中家兔苏醒挣扎而影响实验
4.作膀胱插管时,操作需轻,以免膀胱受刺激而缩得很小,增加插管难度。插管时要插在膀胱的内层皮内,否则在实验时尿无法流出。
5.各项实验顺序的安排是:在尿流量增多的基础上进行减少尿生成的实验,在尿量少的基础上进行促进尿生成的实验。
6.在实验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家兔是否有呼吸,并观察呼吸的变化。
7.引尿的导管要从家兔那端开始逐渐降低,使尿能顺利流下。
8.输尿管插管时,注意不要插入其粘膜层,并避免反复插管而损伤粘膜面造成出血,以致血液凝固堵塞输尿管。
9.输尿管插管不能扭曲,以免引流不畅。
10.实验后要注意兔子的处理,不能乱放,更不能私藏。
【实验结果及分析】
结果如图所示
| 各种因素对家兔尿生成的影响 | |||
| 尿量 ( ml/min ) | |||
| 注射前 | 注射后 | ||
| 大剂量生理盐水 20ml | 0 | 0.6 | |
| 200g/L葡萄糖 5ml | 0.7 | 1 | |
| 0.1g/L去甲肾上腺素 0. 3ml | 1.2 | 0.6 | |
| 10g/L 呋塞米 1ml | 0.3 | 4.1 | |
| 1000∪/L垂体后叶素 1.5 ml | 4.5 | 1.8 | |
2、葡萄糖5ml注入后,可见尿量立即大量增加,因为加入后肾中滤过的葡萄糖超过了肾的肾糖阈,经肾小球滤出的大量葡萄糖不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全部重吸收,致使小管液中出现较多的葡萄糖,使肾小管液中的渗透压增加,防碍水的重吸收,于是水随葡萄糖一起排出,尿量增加。
3、静脉快速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率过滤减小,尿的生成减少,尿量减少。
4、静脉快速注射呋塞米后,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管的滤过作用增强从而使尿量增加。
5、静脉慢速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增加了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问题探究】
1.本实验中哪些因素通过肾小球滤过率而影响尿量的?它们各自的作用机制如何?
2.兔静脉注射20%葡萄糖5毫升为什么会引起利尿?
3.试解释垂体后叶素对尿量的影响。
4.尿液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5.影响尿量多少的最关键部位是哪里?
6.血压的高低与尿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7.本次实验,我们组的实验并不成功,原因是在插管时将导管未插进膀胱内层,以致在注射了各种药物后,仍没有尿液流出,那么那些尿液到哪去了呢?
【参考文献】
陆源、林国华、杨午鸣 主编 《机能学实验教程》 科学出版社第二版
张志雄 主编 《生理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