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
A.窑洞 B.吊脚楼 C.帐篷 D.蒙古包
2、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多种菜系,下列四种菜系相对应的省区及省会城市正确的是( )
A.“粤菜”—广东—福州 B.“湘菜”—湖北—武汉
C.“鲁菜”—山东—青岛 D.“川菜”—四川—成都
3、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D.东经度和西经度的分界线
4、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且地面起伏较小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5、下列4幅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我国地势变化的是( )
A. B.
C. D.
6、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长江( )
A.径流量大 B.航运价值大 C.水力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7、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8、下图四地中,降水量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被教、教和犹太教称为圣城的是( )。
A.麦加城 B.耶路撒冷 C.麦地那 D.大马士革
10、下图四地中,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 )
A. B. C. D.
11、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
A.上游河段 B.中游河段 C.下游河段 D.中下游河段
12、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性气候
13、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
A.东北、西北、华北 B.东北、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西南 D.西北、西南、东南
14、我国的某山脉,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以北的耕作制度是两年三熟,以南的耕作制度是一年两熟,这条山脉是( )
A.天山 B.阴山 C.秦岭 D.南岭
15、歌曲《我爱你一中国》: 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该现象说明我国( )
A.南北跨纬度多 B.南北跨平原多 C.东西跨经度多 D.东西跨高原多
16、印度每年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 )
A.“世界工厂” B.“天然实验室”
C.“世界办公室” D.“世界加油站”
17、下列地区与其美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成都平原一“天府之国” B.四川盆地一“聚宝盆
C.东北平原一“鱼米之乡” D.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黑土地”
18、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目前人口仍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印度人口众多产生的影响有( )
①劳动力充足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 ③资源、环境压力大
④劳动力素质高 ⑤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19、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
A.东南亚 B.拉丁美洲 C.北非 D.西亚
20、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都穿过的海峡是( )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白令海峡 D.黑海海峡
21、本初子午线是指( )
A.0°纬线 B.0°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
22、本初子午线是(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3、下表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
C.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D.沿海地区人口稀疏
24、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
A.①—维吾尔族一住窑洞,唱信天游
B.②朝鲜族一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③蒙古族一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D.④一苗族一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25、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 A 大洋的名称是_________洋,B 大洲的名称是_________洲。
(2)图中①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_。
(3)B 大洲所在的凹进部分与 C 大洲所在的凸出部分十分吻合,它们原来可能是一个整体。现代地理学认为,这两个分属不同的_________,由于它们之间的张裂运动而分离。
(4)①②③三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秋分日,三地日出由先到后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
2、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受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气候。
(2)据图可知,我国的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季节),其水汽来源于印度洋和__________洋。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台风、干旱和_________。
(3)冬季,我国盛行__________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____________(灾害性天气);四川盆地受冬季风影响___________(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读美国(图甲)和巴西(图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经度看,两国都位于________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两国共同濒临的海洋是________洋.
(2)乙国的首都是________,它位于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高原.
(3)由密西西比河的流向,判断美国中部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
(4)图甲中A地农业带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 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市场广阔
C.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D. 靠近海洋,降水丰富
(5)全球都希望巴西能保护好其境内的热带雨林.关于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错误的是________
A. 调节全球气候 B.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C. 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 D. 减少生物的多样性
(6)图乙所在的国家种植热带经济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是气候________,地形平坦.
(7)近段时间,苹果公司的iphone5和ipad等高科技产品持续热销,该产品原产于美国微电子工业中心,该中心名称叫________.
(8)下列词组最能体现巴西文化特点的是________
A. 穿和服、吃和食、赏樱花 B. 击鼓、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
C. 穿白色长袍、缠白色的头巾、骆驼是传统交通工具 D. 桑巴舞、狂欢节、足球.
4、下图示意我国乡村地域类型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地区深居内陆,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甲是____________河。②地区位于___________(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
(2)乙是____________山脉。③、④地区农业类型差异大,主要气候原因:与③地区相比,④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⑤地区冬季农业生产搭建的温室大棚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⑥地区稻渔种养面积大,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____为主。近年来,该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较_________,促进乡村传统农业向城郊型农业发展。
参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D
3、B
4、A
5、B
6、B
7、A
8、C
9、B
10、D
11、A
12、D
13、B
14、C
15、C
16、C
17、A
18、A
19、A
20、C
21、B
22、C
23、B
24、C
25、B
二、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0分,第3题15分,第4题13分,共50分)
1、北冰 非 西经30度,南纬23.26度 板块 ① ③②①
2、相反 季风 夏季(夏秋) 太平洋 洪涝 西北风 寒潮 小 盆地地形阻挡了外部冷空气的入侵
3、西 大西 巴西利亚 巴西 北高南低 C D 湿热 硅谷 D
4、干旱 塔里木 青藏高原 阴山 位于季风区,降水量较多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 防寒 水田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