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疫苗接种局部出现硬结、轻微肿胀和疼痛一般在几天内自行消退
A. 5-6天内 B. 1-2天内 C. 3~5天内 D. 2-3天内
答案:C
2、出血热疫苗接种重点人群年龄:
A. 10~50岁 B. 16~60岁 C. 15~55岁 D. 18~60岁
答案:B
3、什么是个人防护装备
A. 指用于防止工作人员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有害因子伤害的器材和用品
B. 用于保护实验人员免于感染性材料的伤害
C. 避免实验室发生交叉感染
D. 实验室生物安全设备
答案:A
4、灭活病毒最佳温度和时间
A. 100℃30min B. 70℃30min C. 70℃30min D. 56 ℃30min
答案:D
5、出血热IgM抗体病后几天可以检出
A.4~6天 B. 1~3天 C. 3~5天 D. 2~4天
答案:B
6、流感血凝素抗体于感染后何时出现
A. 4-7天 B. 1-3天 C. 2-5天 D. 5-7天
答案:A
7、我国流感流行的特点不包括
A. 国内流行株与国外一致
B. 不同的流行株可以同时存在
C. 甲型流感减少,乙型增加
D. 以乙型为主
答案:D
8、流感病原学监测采用
A. 细胞生物学技术
B. 微生物学技术
C. 分子生物学技术
D. 核酸技术
答案:C
9、甲型流感病毒NA有几个亚型
A. 6 B. 7 C. 8 D. 9
答案:D
10、流感的时间分布
A. 温带地区夏季
B. 热带地区夏季
C. 热带地区冬季
D. 热带地区春季
答案:B
11、在下列疾病中,哪项不是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A. 蛲虫病
B. 血吸虫病
C. 囊虫病
D. 蝇蛆病
答案:A
12、确诊华支睾吸虫病,最有价值的检测方法是
A. 肝功能检验
B. 皮内试验
C. 胆囊超声波检查
D. 粪检虫卵
答案:D
13、判定一个地区某种节肢动物是否为病媒节肢动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A. 生物学及自然感染证据
B. 流行病学证据
C. 实验感染的证据
D. 以上都是
答案:D
14、生活史中至少有部分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称为
A. 专性寄生虫
B. 兼性寄生虫
C. 永久性寄生虫
D. 暂时性寄生虫
答案:A
15、治疗肝吸虫病的首选药物是
A.氯喹
B.甲苯咪唑
C.吡喹酮
D.喹碘方
答案:C
16、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成人每天食盐量应不超过几克
A. 3克 B. 4克 C. 6克 D. 10克
答案:C
17、一个人健康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你认为这个人的健康状况如何?
A. 良好 B. 非常好 C. 不确定 D. 不好
答案:C
18、在下列列举的日常行为中,哪种行为最有可能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A. 澡堂修脚 B. 公共浴池洗澡 C. 握手 D. 蚊虫叮咬
答案:A
19、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有自己的规律,那么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要保证多少小时的睡眠
A. 6-7小时 B. 7-8小时 C. 8-9小时 D. 9-10小时
答案:B
20、献血助人利自己,国家提倡无偿献血。献血时,健康的成年人每次采集的血液量一般为200-400毫升,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多长时间?
A. 不少于1个月
B. 不少于3个月
C. 不少于6个月
D. 不少于1年
答案:C
21、仪器设备信息管理采用( )方法。
A. 计算机数据库 B. 登记册 C. 账本 D. 各科设备管理员联席会
答案:A
22、《计量法》是1985年9月6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 )正式施行。
A. 1985-9-6 B. 1985-12-31 C. 1986-1-1 D. 1986-7-1
答案:D
23、能用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装置、仪器仪表、量具和用于统一量值的标准物质需进行( )。
A. 校准 B. 计量检定 C. 比对 D. 自查
答案:B
24、计量检定具有( ),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
A、法规性 B、时效性 C、法制性 D、快捷性
答案:C
25、计量检定分类( )
A. 两类 B. 三类 C. 四类 D. 五类
答案:B
26、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 中华按蚊
B. 微小按蚊
C. 伊蚊
D. 三带喙库蚊
答案:D
27、乙脑的主要传染源是
A. 病人 B. 隐性感染者 C. 猪 D. 牛
答案:C
28、乙脑的主要死亡原因
A. 过高热
B. 脑水肿、脑疝形成
C. 中枢性呼吸衰竭
D. 外周性呼吸衰竭
答案:C
29.麻疹传染性最强的时期为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出疹期
D.恢复期
答案:B
30.麻疹的出疹时间,与发热的关系是
A.发热2~3日出疹,出疹时仍发热
B.发热1~2日出疹,热退疹出
C.发热3~4日出疹,出疹期热更高
D.发热5~6天出疹,出疹时可以发热,也可以体温正常
答案:C
31、请问脊髓灰质炎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A. 密切接触传播
B. 呼吸道传播途径
C. 血液传播途径
D. 粪-口传播途径
答案:D
32、请问疫苗分几类进行管理
A. 1 B. 2 C. 3 D. 4
答案: B
33、请说出全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是哪些疫苗预防哪些疾病
A. 14苗预防15病
B. 6苗预防7病
C. 14苗预防14病
D. 5苗预防7病
答案:A
34、请问全国预防接种宣传日是哪天
A. 4月25日 B. 5月12日 C. 4月20日 D. 12月1日
答案:A
35、请问CRS的全称是
A. 流行性腮腺炎
B. 麻疹减毒活疫苗
C. 先天性风疹综合症
D. 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
答案:C
36、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A. 6月1日 B. 8月1日 C. 12月1日 D. 11月1日
答案:C
37、VDPV是什么缩写?
A. 免疫规划
B. 脊灰疫苗衍生病毒
C. 群体性预防接种
D. 脊灰疫苗相关病例
答案:B
38、艾滋病病毒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的概率,大约是( )%。
A. 40 B. 60 C. 80 D. 100
答案:D
39、儿童脊灰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要求以乡级为单位达到?
A. 75%以上 B. 80%以上 C. 85%以上 D. 90%以上
答案:D
40、HIV感染的确证实验是:
A. 免疫印迹法查HIV抗体
B. 酶联免疫法查HTV抗体
C. PDR法检测HIV RNA
D. 流式细胞仪检测CD4细胞数
答案:A
41、世界卫生组织要求AFP病例监测指标中,AFP病例48小时调查率应该是?
A. ≥75% B. ≥80% C. ≥85% D. ≥90%
答案:B
42、AFP监测系统中AFP是什么缩写?
A. 急性弛缓性麻痹 B. 脊髓灰质炎
C. 口服脊灰疫苗 D. 脊髓灰质炎病毒
答案:A
43、我国第一个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是: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B.《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技术规范》(GB50346-2004)
C.《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
D.《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2004
答案:D
44、当出现死亡AFP病例时需要采集几名接触者的标本?
A. 5名 B. 10名 C. 15名 D. 20名
答案:A
45、发现AFP病例报告时间是?
A. 城市在6小时,农村在12小时内
B. 城市和农村都在12小时内
C. 城市和农村都在24小时内
D. 城市在12小时,农村在24小时内
答案:D
47、易风化的试剂宜存放于相对湿度为( )左右的遮光阴凉处。
A. 50% B. 60% C. 70% D. 80%
答案:D
48、不能引起生命危险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一般规定为( )以下:
A. 110V B. 45V C. 36V D. 220V
答案:C
49、防静电鞋的电阻应在( )以下
A. 220Ω B. 200Ω C. 180Ω D. 150Ω
答案:D
50、实验室用氢气钢瓶的瓶体颜色为(A )
A. 深绿色 B. 天蓝色 C. 白色 D. 灰色
二、多项选题
1.人禽流感的临床表现:
A.急性起病
B.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
C. 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热程1-7天,一般2-3天
D. 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
E. 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答案:ABCDE
2、人禽流感病毒分离标本可为:
A. 鼻咽分泌物
B. 口腔含漱液
C. 气管吸出物
D. 呼吸道上皮细胞
E. 粪便
答案:ABCD
3、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诊断依据:
A.发病前1周内曾到过禽流感暴发的疫点
B.被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有密切接触者
C.从事禽流感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
D.1周前发热
E.曾与人禽流感病人接触
答案:ABC
4、人禽流感的传染源
A. 病人
B. 隐性感染者
C. 鸡等家禽
D.鸟类
E.蚊子
答案:CD
5、按病原体的类型,禽流感可分为
A. 高致病性
B. 低致病性
C. 非致病性
D.蕈伞型
E.斑块型
答案:ABC
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
C. 作业指导书
D. 工作记录
E. 标准
答案:ABCDE
7、下列哪些方法可用于实验室质量控制
A.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监控
B.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
C.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D. 购买有关商品作为样品进行检测
E. 对保留样品进行再检测
答案:ABCE
8、对计量认证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BDE)
A. 开展计量认证的依据是《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B. 通过计量认证的项目,在检测报告中使用CMA标识
C. 通过计量认证的项目,其检测报告在国际上得到承认
D. 计量认证是一种强制行为
E. 计量认证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评审
答案:ABDE
9、合同评审应包括
A. 检测方法选择
B. 时限要求
C. 检测报告形式
D. 分包项目
E. 财务结算方式
答案:ABCDE
10、数值修约规则是4舍6入5单双。符合数值修约规则的有
A.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小于5,则舍去,即保留的各位数字不变
B.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大于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
进1
C.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是5,而右边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
位数字为奇数,则进1
D.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是5,而右边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所保留的
位数字为偶数,则舍弃
E. 拟舍弃数字的最左一位数字是5,而其后跟有并非全部为0的数字时,则进1
答案:ABCDE
11、食源性疾病包含了食物中毒的内容,是比食物中毒更广泛的概念,但与食物中毒又有不同,主要不同之处是:
A. 食源性疾病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
B. 潜伏期较长
C. 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D. 夏秋季高发
E. 以上都是
答案:ABC
12、食源性疾病主要包括
A. 食物中毒
B. 食源性传染病
C. 食源性寄生虫病
D. 食源性病毒感染
E. 以上都是
答案:ABCDE
13、食物中毒按病原分类:
A. 微生物性(细菌性、真菌毒素)
B. 化学性
C. 有毒动、植物性
D. 原因不明性
E. 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ABCD
14、食物中毒的特征
A. 突然发生。潜伏期短,发病急,病势急剧,很快形成高峰
B. 所有病人都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C. 中毒者在同一段时间内均食用过同种食物,未食者不中毒
D. 病程短 ,一般人与人之间不传染
E. 夏秋季高发
答案:ABCDE
15、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征
A. 多发生在炎热季节
B. 潜伏期2-5小时或更长
C. 一般有全身中毒的表现如发热、血象的变化
D. 预后较好
E. 中毒患者都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答案:ABCDE
16、在进行传染病的疫情分析时,首先要了解疾病的三间分布,三间分布包括A. 时间分布
B. 年龄分布
C. 地区分布
D. 人群分布
E. 发病分布
答案:ACD
17、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规定,疫情信息发布由( )部门负责,其他部门无权发布。
A. 卫生部
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E. 省级疾病控制中心
答案:AB
18、下列哪种病属于肠道传染病
A. 痢疾 B. 伤寒 C. 甲肝 D. 肺结核 E. 出血热
答案:ABC
19、对于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控制过程的信息分为( )三类报告
A. 出次报告 B. 发病报告 C. 进程报告 D. 结案报告 E. 个案报告
答案:ACD
20、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
A. 控制和预防疾病的进一步蔓延。
B. 提供协议或法定的委托服务。
C. 获得更多有关宿主、病因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
D. 通过质量评优点和人员直接交往,加强区域监测或建立新的监测系统。
E. 提供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机会。
答案:ABCDE
21、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建立关于该病的假设应包含:
A. 危险因素来源、引起疾病的特殊暴露因素
B. 传播的方式和载体
C. 假设可能致病的暴露因子
D. 高危人群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BCD
22、现场调查建立假设应该具备的特征有:
A. 合理性
B. 不需要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
C. 被调查中的事实所支持
D. 能够解释所有病例
E. 能够解释大多数的病例
答案: ACE
23、分析现场调查“结论”的正确与否取决于
A. 调查设计严密
B. 资料质量合格
C. 专家鉴定结果
D. 应用方法适当
E. 结果解释合理
答案:ABDE
24、生物安全实验室的重要意义是:
A. 新传染病控制
B. 是动物防疫的需要
C. 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的需要
D. 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需要
E. 控制实验室感染的需要
答案:ABCDE
25、下列哪种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A. 麻疹 B. 流脑 C. 出血热 D. 猩红热 E. 肺结核
答案:AB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