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内容:
十二课 多样的气候——中国三大气候区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三大气候区各自的气候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通过比较分析了解各气候区内部及气候区之间的差异,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能力
3、通过西北、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三、教学重点:
1、三大气候区的气候特征及影响
2、东部季风区内部气候差异及成因
四、教学难点:
东部季风区气候特点及成因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比较分析法、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再过一个半月我们就要放暑假了,大家都知道我们暑假有多少天?寒假多少天
[学生活动]:暑假两个月、寒假20天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哈尔滨的中学生的假期是怎么放的?
[生]暑假一个月左右,寒假近两个月
[师]为什么两地的学生假期的时间不一样呢?
[生]因为苏州处于南方,哈尔滨在北方
[师]那么南方和北方还有没有其他差异呢?请大家讨论并发言!
[师]从大家的发言中不难发现南北方在自然景观、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等方面存在许多的差异。(插入幻灯片:南北方差异)
| 河流 | 耕地 | 粮食作物 | 水果 | 饮食 | 房屋特点 | 体育娱乐 | …… | |
| 南方 | ||||||||
| 北方 |
[师]请大家看图能否看出南方北方在气温降水方面有什么差异?
[生]南方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多;北方纬度高,气温低,降水少。[师]再比较四图,他们在气温和降水方面有没有相似之处?降水集中在哪几个月?气温最高在几月?这几个月是我国的什么季节?
[生]气温在7、8月最高,降水集中在7、8月,是我国的夏季
[师]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在夏季普遍高温多雨,为什么会有高温的特点呢?(运用太阳直射点的知识)
[生]我国地处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北移,我国南北方的太阳高度都很大,因此南北方普遍高温。
[师]那么夏季的雨水的来源呢?(展示季风活动示意图请大家分析风向、源地、性质!)
[生]夏季在我国东南太平洋和西南印度洋地区比较凉爽,形成高气压,陆地气温高形成低气压,这样形成了夏季风,给我国带了丰富的雨水。冬季在西伯利亚和蒙古高纬度形成高气压,而东南海洋形成低气压,风向是从陆地向海洋,从高纬吹向低纬,气候寒冷干燥。
[师]我们把受到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刚才我们所讲述的南方和北方我们称为东部季风区,主要包括三大平原及南方的丘陵盆地地区,这里最主要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那么这种气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呢?(展示图片东部的农业——水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师]我们苏州常被称做“鱼米之乡”,河湖广布,而和长江中下游纬度很相近阿拉伯地区,景观却完全不同,原因?出示幻灯片。
[生]长江中下游,受到来自海洋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多,成为了“鱼米之乡”,而阿拉伯地区因为降水少,气候干燥,是有名的沙漠地区。
[师]我国有没有象阿拉伯地区一样的沙漠呢?(展示图片-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火焰山)这一地区是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观?气候主要特点是什么?
[生]这是我国的地区。东部地区离海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而我国的西北地区如、内蒙古、宁夏甘肃的一部分几乎不能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雨水到达不了这里,所以气候干旱。被称为西北干旱区。
[师]那么夏季风为什么不能影响到这里呢?
[生]距离海洋远,加上山脉阻隔。
[师]除了干旱的气候特点外,还有其他特点吗?看这个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图片)看这个地区还有什么特点?
[生]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大
[师]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特点对发展农业有什么影响呢?
[生]在内蒙古草原地区应发展畜牧业,在沙漠地区,主要发展绿洲农业。(图片)
[师]我们在这样的气候下发展农业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出示资料——探讨问题:羊绒衫是从山羊的皮毛中获得的,而山羊在吃草是往往是连草根都吃掉。于是有的环保者提出,为了保护草场,请大家不要穿羊绒衫。你同意他的观点吗?我们能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吗?[生]这个地区的产业特色不能抹杀,畜牧业应发展圈养。
[师]出示青藏铁路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青藏铁路会创造这么多的世界之最?
[生]青藏铁路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一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气候寒冷,因此这个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寒。我们称之为青藏高寒区。
[师]出示图片。青藏高寒区及景观图片
[师]这种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有那些呢?(展示太阳能发电图片),[生]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太阳能利用率全国第一。
[师]展示三江源图片
[生]青藏高原,海拔高,山脉常年积雪,融水成为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师]展示牦牛青稞等图片
[生]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的植被是草,因此在这些地区应发展畜牧业,如牦牛、藏绵羊等。而在一些河谷地带,由于地势相对较低,气温相对温暖,同时靠近水源,土壤肥沃,在这些河谷地带发展种植业,如青稞等农作物。
[师]出示资料,提出问题:有人曾在青藏地区某地铲了一块草皮,五十年后,当他再回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发现那里依旧是个小沙窝,上面寸草不生。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开发生产的时候如何避免这一问题?
[生]青藏铁路修建时要充分论证,把对生态的破坏减少到最小,对草皮采取移植的方法,对藏羚羊地区采取高架或隧道的形式保护自然。)
[师]展示三大气候区图,进行课堂总结。(三大气候区的气候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生]知识竞赛:班级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代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每组选出代表把给出的名词属于各地的填写在相应位置。(黑板分成三块,代表三个气候区。)
乌鲁木齐、日光城、苏州、柑橘、葡萄干、哈密瓜、枇杷、甘蔗、青稞、牦牛、羚羊、雨热同期、干旱、高寒、早穿皮袄午穿纱、火焰山、华北平原、塔克拉玛干沙漠、三江源、布达拉宫、锡林郭勒草原、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鱼米之乡
[板书设计]
中国三大气候区
1、东部季风区: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西北干旱区:干旱,发展草原畜牧业,沙漠绿洲农业
3、青藏高寒区:高寒,太阳能丰富,大江大河发源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