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防、防洪应急演练实施
方案及总结评价报告
2013年9月
乌煤公司锗煤露天矿火灾事故模拟演练
实施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露天矿生产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强化职工消防安全知识,增强露天矿的应急处置工作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保护广大职工人身安全,避免财产损失,结合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二、演练时间:2013年6月14日
三、事故背景:劣质煤场堆积煤时间过长引起自燃(现场火源以废木头、废油、废布条代替)。
四、参演人员:露天矿防、灭火小组成员、义务消防队员、各消防设施负责人等。
五、灭火应急救援指挥机构
总指挥:露天矿带班矿长
灭火作战组:机修工段、养路工段
抢救疏散组:机修工段、养路工段
后勤保障组:综合办公室、保卫部
参加演练小组成员由总指挥现场调度,涉及部门配合。
六、应急处置人员的职责
(1)总指挥:全面指挥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制定特殊情况下火灾扑救方案;根据火情立即调本矿洒水车或报火警119,请调消防队救援,如遇情况紧急或人员被困需同时联络锡盟矿山救援大队电话6977881,锡市急救中心电话120。
(2)灭火作战组:负责火场勘察,提出火灾扑救建议,执行现场最高指挥的火灾扑救命令,搜救被围困人员,实施有效的灭火措施。
(3)抢救疏散组: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及疏散无关人员,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后勤保障组:负责火灾现场及周围的安全保卫、危险区警戒、洒水车的正常通行、交通管制等任务,扑救工作结束后对火灾现场的保护。
六、事故演练应急处置程序及办法
(1)当班人员发现火灾后,发现人员立即报告当班工段长,并由当班工段长迅速通知调度室和带班矿长,由矿调度室向各相关科室及公司领导报告,简要描述事故现场具体位置、简要说明是什么物资燃烧、事故情况等。
(2)在总指挥(带班矿长)到达现场前,首先安排发现火情人员现场查看有无人员被困,查看确认无人被困责令其远离火场。到达现场后对火情做出预判,火情可控范围提出火灾扑救方案,组织人员下达火灾扑救命令,搜救被围困人员,实施有效的灭火措施。火势无法控制时由总指挥决定报火警请求消防队救援。
(3)各应急救援人员接受命令后,按照各自分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救和其他处理任务。
(4)灭火作战组要根据现场的条件远距离灭火。在灭火的过程中,要注意处在上风口、先远后近、及时保障通风,防止有害气体使人窒息,尽最大的努力避免财产的损失。
(5)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及疏散无关人员的抢救疏散组,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人员疏散过程中须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
(6)火灾扑灭后,后勤保障组要指派人员在火灾现场监护,防止余火复燃。并对现场进行保护,以便对火灾原因进行分析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火情。没有发现异常后,总指挥报告调度室宣告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完成。
七、演练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演练现场如有人员受伤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备有应急车辆皮卡蒙HWM166。
(2)演练现场配备养路工段35吨洒水车一台,由本工段铲车端一斗铲沙子以应对现场突发事故。
(3)由总指挥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请求辖区消防队支援。
八、演练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1)实施前应提前通知单位员工,届时不要慌乱、紧张。并对参与演习人员如何使用灭火器的方法进行培训,要以这是一次演练为开始,让员工明确这是一次演练。
(2) 灭火组进入现场应注意如烟雾较大,需带防毒面具或湿毛巾防尘口罩捂住嘴鼻。
(3)抢救、疏散组依照先人后物原则进行抢救疏散工作,分别从各自班组人员确认无遗漏,指引人员向安全方向疏散、清除障碍,维持秩序、劝阻中途返回人员,并视火情大小尽可能将人员疏散撤离。
(4)演练现场禁止与演练无关人员进入。
(5)应急处置时注意防止窒息、摔伤、烫伤。
(6)现场自救和互救时不熟悉现场情况和灭火方法的人员不得盲目进入危险区域,救人前先确认自己的能力和现场情况是否能够满足对他人施救的需要。
(7)应急救援演练结束后要全面检查,确认现场无火灾隐患。
(8)加强自身防护,避免救火导致人身伤害。
总经理:
安全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2013年6月5日
乌煤公司锗煤露天矿火灾事故模拟演练
总结评价报告
2013年6月14日,露天矿进行了火灾事故模拟演练,现将演练评价报告如下:
一、演练效果评价:
1、通过本次模拟劣质煤装车场自燃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我矿应对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2、锻炼了职工抗灾、救灾素质,提高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反应速度。熟悉了在发生突发灾害时,各相关部门及人员的救援流程和职责。
3、此次“火灾事故模拟演练”,各应急演练项目演练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
4、本次演练为现场应急,锻炼了应急队伍,提高了我矿综合应急能力,灾情出现后能够及时投入应急救援。
5、参演各部门及人员能够接受统一的协调指挥,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6、调度室能够做到接警准确、汇报及时,指挥、处置得当。
7、各应急救援机构能够按照总指挥的命令,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8、本次演练验证了露天矿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
二、演练存在的问题:
1、在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人员应在事故初期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进入状态。
2、实战意识不强、抢险气氛不浓。
3、发生事故后职工积极性不高,以为是演习没有危险。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培训,提高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应急组织能力,以便遇到灾害时能立即组织人员按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3、多组织演练,提高抢险人员的实战意识。
乌煤公司锗煤露天矿防洪应急预案演练
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履行和保证对汛期水害事故的综合组织和协调职责,做到反应迅速、有序,进一步增强露天矿全体职工应对水害事故的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组织露天矿开展防洪应急演练,本次演练方案如下:
一、演练时间:
2013年8月26日
二、演练目的:
在遇到特大暴雨天气,汛情紧急的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有序的安全撤离受灾区域,做好防洪防汛和抢险救灾应急工作。通过这次演练,进一步提高露天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对水害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水灾造成的损失,维护广大职工生命财产的安全。
三、演练方案:
(一)演练背景:由于雨水侵袭,防洪坝部分区域出现渗水。
(二)指挥组织机构及人员:
总指挥:于国辉
副组长:黄宝峰
组 员:马仲理 王振东 德木吉勒图 孙玉良 曹文才
刘晓光 孙学明 崔利军 钱贤山 马慧德 李铁军
郭秀杰 冯有宾 乔忠海 乔永贵 赵景阳 郭 忠 臧贵军 卢 钧 张臣业 史文才 高志刚 张伟民 张 龙 王文博 李 刚 刘 威 牛雪刚李海新 于海光 项再森 张臣业
安全警戒组:保卫部
设备物资保障组:露天矿综合办公室、养路工段
抢险救援组:露天矿养路工段、机修工段
善后处理组:露天矿综合办公室
(三)演练救援分工:
1、安全警戒组:负责防洪实战演习场地的安全检查及警戒工作,维持现场秩序,保证防洪实战演习的安全有序进行。
2、设备物资保障组:保证防洪实战演习的设备和相关物资的充足,确保防洪工作的顺利进行。
3、抢险救援组:负责从养路工段、机修工段抽调人员,负责现场防洪实战演习工作,反馈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4、善后处理组:做好相关后勤保障工作。
(四)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工作:
1、物资准备:
捆绑线1捆、编织袋40条、铁锹10把、戳箕10只。
2、演练出动车辆
| 序号 | 设备名称 | 型 号 | 台 数 | 司 机 |
| 1 | 面包车 | 蒙H30869 | 1台 | 高志刚 |
| 2 | 皮卡 | 蒙H59613 | 1台 | 刘晓光 |
| 3 | 皮卡 | 蒙HWM166 | 1台 | 王文博 |
| 4 | 推土机 | SD32 | 1台 | 郭秀杰 |
| 5 | 推土机 | T—140 | 1台 | 张伟民 |
| 6 | 装载机 | LG856 | 1台 | 牧 仁 |
| 7 | 装载机 | LG952 | 1台 | 冯有宾 |
| 8 | 洒水车 | SX1254BM434 | 1台 | 于海光 |
| 9 | 洒水车 | Dfl1311A3 | 1台 | 赵景阳 |
| 合 计 | 9台 |
总经理:
安全副总经理:
总工程师:
2013年7月28日
乌煤公司锗煤露天矿防洪演练总结
评价报告
2013年8月26日,露天矿进行了防洪演练,现将演练评价报告如下:
一、演练效果评价:
1、通过本次防洪演练活动,提高了员工对防洪安全的认识,深刻意识到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在“洪水”来临前的最短时间内快速完成设备、材料及人员的安全转移,提高了员工防洪救援应急处置能力。
2、检验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3、此次防洪演练,各应急演练项目演练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
4、本次演练为现场应急,锻炼了应急队伍,提高了我矿综合应急能力,灾情出现后能够及时投入应急救援。
5、各应急救援机构能够按照总指挥的命令,按时到达指定位置。
6、本次演练验证了露天矿防洪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
二、演练存在的问题:
1、在事故发生时,事故现场人员应在事故初期保持清醒的头脑,迅速进入状态。
2、实战意识不强、抢险气氛不浓。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培训,提高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应急组织能力,以便遇到灾害时能立即组织人员按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2、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3、多组织演练,提高抢险人员的实战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