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
随着现代经济的⾼速发展,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幻莫测,公司倒闭、破产的事情时有发⽣。许多管理者在⾯对问题时会选择裁员、降低投资、降价等办法以应对形势恶化的市场。但如果这样做,就会把企业逼上万劫不复的深渊。因为你丢失了作为公司最宝贵财富的你的员⼯;你错过了扩⼤员⼯培训、加⼤研发投资的最佳机会;你也因为降价丧失了品牌的良好形象。现代的企业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重视培训,重视员⼯全⾯素质的提升和企业⽂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企业核⼼竞争⼒,从⽽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段。
本⽂以我国员⼯培训的相关理论和现状为背景,对某某某有限公司的员⼯培训状况进⾏了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期望可以加强员⼯培训的有效性。
1.培训的含义
1.1培训含义
所谓培训是指⼀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才的需要,采⽤各种⽅式对员⼯进⾏有⽬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其⽬标是使员⼯不断的更新知识,开拓技能,改进员⼯的动机、态度和⾏为,是企业适应新的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作或担负更⾼级别的职务,从⽽促进组织效率的提⾼和组织⽬标的实现。是组织进⾏⼈⼒资源开发管理的⼀项职能,培训就是给新员⼯或现有员⼯传授其完成未来⼯作或⽬前⼯作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组织通过培训来提⾼员⼯的⼯作技能与⼯作热情,以达成组织的经营⽬标。
1.2培训的意义
⾸先,从企业⾓度来说,培训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增强企业凝聚⼒、提⾼企业战⽃⼒。在众多的⼈⼒资源调查中,“较多的培训机会”越来越成为吸引好员⼯加⼊和留住好员⼯的重要因素,甚⾄是仅次于薪酬的留才要素。
其次,从企业经营管理者⾓度来说,培训可以减少事故发⽣、改善⼯作质量、降低损耗。研究发现,企业事故80%是员⼯不懂安全知识和违规操作造成的。员⼯通过培训,学到了安全知识,掌握了操作规程和正确的⼯作⽅法,纠正错误和不良的⼯作习惯,⾃然就会减少事故的发⽣,促进⼯作质量的提⾼。培训后的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就会⾃觉把⾃⼰当作企业的主⼈,主动服从和参与企业的管理。
最后,从员⼯的⾓度来说,培训可以让⾃⼰更具竞争⼒。未来的职场将是充满了竞争的职场,随着⼈才机制的创新,每年都有⼤量的新的⼈才加⼊到竞争的队伍中,让您每时每刻都⾯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就业危机已经来临,只有那些可能成为不可替代的员⼯的⼈,才可能找到理想的⼯作。企业裁员正在进⾏,只有那些不可替代的员⼯才不会被裁掉,才能升职加薪与公司⼀起成长。[1]⾯对竞争,要想成为不可替代的员⼯,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只有不断学习,⽽培训则是最好、最快的学习⽅式。
总之,培训可以让员⼯⾃强,可以让企业的⾎液不断得到更新,让企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永远具有竞争⼒,这就是企业进⾏培训的最⼤意义。
1.3培训的内容
1.3.1能⼒⽅⾯的培训
由于能⼒提⾼是⼀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仅通过⼀次乃⾄⼏次的培训很难获得,因⽽,能⼒的培训⼀⽅⾯可通过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积累,由此转化为能⼒素质的提⾼,另⼀⽅⾯,更应着眼于⽇常的、不断的⾃我培训。所以企业组织的培训内容,主要以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和基本素质提升培训两类为主。
1.3.2 业务知识、岗位技能培训
包括不断实施与员⼯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使员⼯具备完成本职⼯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迎接挑战所需的新知识、不断地实施企业的管理理念、规章制度、发展⽅向、企业⽂化等⽅⾯的培训,使员⼯与企业具有共同的语⾔和企业所需的⾏为规范、不断实施在岗员⼯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其在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由地应⽤、发挥、提⾼。
1.3.3素质提升培训
不断实施⼈际关系、沟通、协作、价值观、管理⽅法及技巧、⾃我形象设计、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培训,满⾜员⼯⾃我实现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组织进⾏员⼯成⼈学历教育⼯作,来提升企业优秀员⼯的学历⽔平和综合知识。
1.4我国企业员⼯培训现状
当今社会,培训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青睐,注重通过培训来提⾼员⼯的知识和技能,从⽽帮助企业提升竞争⼒,获得持续⽽快速的发展。然⽽,⽬前多数的企业培训效果却并不乐观。“每年培训花不少钱,但是好像没有什么成效”、“员⼯培训积极性不⾼,培训流于形式”等话语是常听见的,培训⼈员和企业管理者也感觉很尴尬。虽然企业投资培训对所有的员⼯是⼀件有益的事,但操作不当,不但不会激励员⼯、发展员⼯,⽽且将浪费⼤量的时间、精⼒和⾦钱,最严重的是导致员⼯对培训的强烈抵制。
1.4.1⾼层领导着对培训认识不⾜
企业⾼层领导者秉持着培训是为了解决当前⾯临的问题的理念。企业⾼层必须要深刻了解到员⼯的培训计划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是紧密结合的,培训⼀定要兼顾企业将来的发展,培训不仅仅是补救⼿段,不应仅仅停留在了⼯作需求层⾯,⽽应该考虑员⼯和企业双层⾯的长远发展需求。
1.4.2培训内容过于赶潮流
还有的企业盲⽬学习别的优秀企业进⾏过的培训,这类培训往往缺乏对本企业实际需求的调查,培训结果⼤都⽆效。还有的企业运⽤的调查⽅法不当,对调查敷衍了事,造成企业对培训需求不明确,从⽽导致培训的⽆效。
1.4.3培训⽅式重“教”轻“学”
⽬前很多的培训⼈员,依然采⽤课堂教学的那种“填鸭式”⽅式,培训课堂上,培训⼈员是主⾓,仅仅是⼀直灌输知识,缺乏培训⼈员与学员以及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没有关于培训⽅⾯的讨论,更不⽤说与实践结合运⽤了。
1.4.4偏重对基层员⼯的培训,忽视对管理层特别是决策层的培训
有的⾼层管理⼈员认为只有基层员⼯需要培训;中层管理⼈员都是通过严格的招聘从著名的⾼校或者别的企业获得的,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根本不需要培训;还有的中⾼层领导者,害怕⾃⼰培训会被员⼯评价为⽆能。殊不知当今的时代,知识变⾰迅速,原有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环境的改变,⼤部分会变的不适⽤,假如企业的管理层不进⾏⾃我提⾼、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缺少创新思维和⼿段,将不能够担当领导企业前进的重任。
1.4.5缺乏必要的培训结果评估
许多企业重视培训,却缺乏培训评估和建⽴完善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评估的⽅式⼤多是发放⼀张问卷,让受训者就培训内容与收到的效果打个分就可以了,虽然这种⽅法简单易⾏,但是,其缺点是主观性太强,严重脱离实际,不利于成果的有效转化。多数培训评估仅仅对培训课程中所授予的知识和技能进⾏考核,⽽没有深⼊到培训学员的⼯作⾏为、态度的改变⼯作绩效的改善、能⼒的提⾼和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上来,评估停留在初级层⾯,培训评估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2某某某员⼯培训现状调查
某某某⼯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某某某”)成⽴于
2.1调查员⼯基本信息
2011年2⽉本⼈对某某某员⼯培训现状进⾏了调查,此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对单位各岗位100名员⼯发放问卷,涵盖了科室、销售、管理等岗位,回收100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表⼀、调查员⼯的基本信息统计
2.2培训现状调查结果
2.2.1员⼯参加培训情况
图⼀近两年员⼯参加培训情况分布图近年来,企业上下也已普遍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企业组织了多次、不同层次的培训。从图1表⽰,有83%的员⼯在近两年内参加过企业组织过的培训。企业的培训部门有了⼀定的组织培训⼯作经验,这为企业今后进⾏系统的培训管理奠定了基础。
但是,没能按照关键岗位的职业发展技能要求开展培训⼯作。该企业在近两年内多次组织外部专家对企业内的各层级⼈员定向培训,培训最多的是⼀些理论知识⽅⾯的培训。对于⽂职⼈员的培训主要是基础知识及操作规划的培训,缺乏根据关键岗位技能需求所要进⾏的培训。⽽且培训内容、培训⾯过于单⼀,以技术类员⼯参加的培训最多(外出考察、外派学习、外派培训等),⽂职类员⼯和⾼层领导接受的实际培训不⾜。
2.2.2员⼯培训需求
图⼆培训需求图
调查结果显⽰,对于培训的重要性认识,有46%的员⼯认为⾮常重要,52%员⼯认为重要,只有2%的⼈认为⼀般,从这个结果来看,可以分析出:随着就业压⼒的增⼤及因企业间⼈才的竞争⽽对员⼯提出新的标准要求,加之由于新⼈员在⼯作开展中遇到的诸多⼯作困难及问题,不能得以有效解决,因此⽆论是企业(管理者代表)还是员⼯都希望通过⼀种有效的⽅式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陪训做为这样的有效⽅式马上就得到的员⼯的认可及参与意识
2.2.3员⼯培训效果
图三培训效果分布图
⼤部分的员⼯对培训效果,都不是很满意,并且在对培训参与⽅式及学习⽅式调查结果上来看,93%员⼯是单位要求参加培训,79%的员⼯是通过⼯作中学习,从这⽅⾯来看,可以分析出虽然⼤家对培训重要性都在⼀定认识,但对真正的培训模式及培训机制认知度不够,尤其反映出以往培训给予员⼯感觉到的收获不是很⼤,员⼯参与企业培训的积极性也不⾼,知识获取更多是经验积累,⽽不是通过培训获得相应知识,这⼀推断也正好符合职⼯对单位给予培训效果的评价,90%员⼯认为单位提供培训对于⼯作提⾼没有什么帮助,只有10%的员⼯认为还可以。
2.2.4员⼯培训⽅式
图四培训⽅式分布图在对培训⽅式及⽅法选择上,也呈现出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形式,选择参观交流的19 %,选择课堂讲述的53%,座谈研讨的31%,游戏⽰范的25%,现场操作的33%,外派学习11%,分析认为:企业培训不同于学校教育,培训对象均为成年⼈,因此培
训的⽅式与较学校应有明显改变。另外培训不要似渔夫散⽹,应有充分的针对性。公司企业⽂化、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及管理流程
2.2.5员⼯培训课程
图五培训课程需求数据分析图
从员⼯对培训科⽬选择结果来看,与各岗位所相关的科⽬都呈现出员⼯需求的特征,最终对员⼯所推荐的三门课程来看,与岗位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商务礼仪培训与沟通技巧和基础管理知识被极⼒推荐,上述统计结果真实反映出单位员⼯在整体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识⽋缺,并且⼤多数员⼯也期望能了解所学专业外的其他知识。其实这也与员⼯前期所接受的正规教育也就是专业性有较⼤关系,步⼊社会⼯作后,因受家庭、⼯作等影响很少有时间或条件像在学校那样接受正规教育训练,⽽作为培训若能系统化,合理化,时效化,则正好能够满⾜员⼯这种知识渴望。
2.2.6影响员⼯培训效果的因素
图六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分布图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关于培训开展上,62%学员认为培训内容的合理性和教材的实⽤性对培训效果影响较⼤,38%的学员认为培训讲师⽔平对效果影响较⼤,59%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