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关于90后的研究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49:31
文档

关于90后的研究报告

关于90后的研究报告默认分类2010-04-1014:57:31阅读267评论0字号:大中小作者:谢可涛摘要: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80后一定会超过70后,90后也一定会超过80后,当然下一代也是肯定会超过我们的,至于我们的生活,比如非主流,也是你们90以前的人给我们创造的。我们玩PSP,看《火影忍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说明社会的进步,因为这些东西的优越性超过前人创造的东西。为什么非要把这些与时俱进的东西说成是社会的垃圾?PSP比以前的黑白游戏机好玩,所以我们玩,《火影忍者》比《葫芦娃
推荐度:
导读关于90后的研究报告默认分类2010-04-1014:57:31阅读267评论0字号:大中小作者:谢可涛摘要: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80后一定会超过70后,90后也一定会超过80后,当然下一代也是肯定会超过我们的,至于我们的生活,比如非主流,也是你们90以前的人给我们创造的。我们玩PSP,看《火影忍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说明社会的进步,因为这些东西的优越性超过前人创造的东西。为什么非要把这些与时俱进的东西说成是社会的垃圾?PSP比以前的黑白游戏机好玩,所以我们玩,《火影忍者》比《葫芦娃
关于90后的研究报告默认分类 2010-04-10 14:57:31 阅读26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作者:谢可涛

摘要: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80后一定会超过70后,90后也一定会超过80后,当然下一代也是肯定会超过我们的,至于我们的生活,比如非主流,也是你们90以前的人给我们创造的。我们玩PSP,看《火影忍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说明社会的进步,因为这些东西的优越性超过前人创造的东西。为什么非要把这些与时俱进的东西说成是社会的垃圾?PSP比以前的黑白游戏机好玩,所以我们玩,《火影忍者》比《葫芦娃》好看,所以我们会看。如果我们生下来就是一个空白的世界,我相信不会有一个坏人,而使我们变坏的东西往往是你们这些自命清高的前人创造

关键词:超过 社会发展 90后 前人

英文: Society advances, so will more than 70 after 80 after 90 after more than 80 after the will, of course, the next generation is certainly more than we, as our life, such as non-mainstream, and your 90 people before created us. We play PSP, see "Naruto", which is necessary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lso shows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because the superiority of these things to create something more than their predecessors. Why must you say these things with the times is the refuse of society? PSP games fun than the previous black and white, so we play, "Naruto" than "gourd doll" look good, so we will see. If we are born to an empty world, I do not think there is a bad thing and makes it worse is often the creation of your predecessors of these Zimingqinggao

课题产生的背景: 目前,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周围在经历的很多事里都有90后的“身影”,对于他们,社会的90前有许多看法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作为高中生,90后对我们来说总体是熟悉的,90前平时所能看到的也只是一个肤浅的表面,而真实的情况我们并不了解。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特别的研究性学习,看看90前对90后批评的问题的所在,尽管这是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

研究对象:班级同学

研究方法:访问法

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准备记录

(二)实施过程:逐一访问同学

六、研究结果:

90后优缺点:90后有明确的生活追求,重视实际,但过于自私,缺乏天下为公的理想。他们知道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当然是为了精彩的人生,比如出人头地,比如将来有好的工作,比如将来娶到貌美如花的妻子或嫁个腰缠万贯的丈夫。他们读书学习的目的特实际,比如有个高二学生写给班主任的纸条:“我们现在读书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

是为了能娶个好老婆。那等将来再谈恋爱,还不如现在就谈

。”这让老母很为难,现实固然如此,但人生信仰却不能只这么简单。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90后必然过早地面临更多的生活烦恼。他们的竞争环境极其激烈,这主要反映在学校的分数上,于是他们多了不少对同伴的防备,少了不少对同伴的帮助。90后对人少有信任,主要是因为9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手心里的珍珠宝贝,父母从小教育他们生活中有很多坏人,事不关已就应该高高挂起,于是他们对周围的苦难比较冷漠。又因为90后一入学就沉浸在分数的比赛中,学校理想教育溃乏,他们的人生很少听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就连“学雷锋活动月”的宣传标语也看得不多。所以,他们误认为人生在世,就该利己,至于社会国家,离自己远着呢。

90后喜欢张扬个性,刻意标新立异,但常常过于自负,甚至盲目乐观。90后认为,只要敢“新”,自己也可以成“星”,所以他们并不会像一些80后当年那样傻冒,居然愿意倾家荡产当一个追星族。他们更热衷于把自己打扮成“星”,比如衣服总是东缺口,西挂袋,发型总是花样翻新。他们并不像80后当年那样狂热地穿名牌,但他们一定讲究与众不同。在生活上,他们没受过什么苦,从小得到长辈的过多关爱,属于在花房里养大的一族,因此他们总以为自己就是“天下第一”,或者总以为自己将来能够天下第一,于是对长辈的教导总是打折扣地接受——你们说的不一定全对。他们在学习上常常不能保质保量,能偷功就偷功,能减料就减料。他们很不满意老师拖课,认为这是挤占了他们宝贵的玩乐时间。他们的自负有时没人敢相信:有个从没练过声的高一女生,看了几次超女比赛,竟然也不远千里地赶去,说也要报名参赛,结果连面试第一关都没过。

90后新鲜好奇,思维敏捷,更有创造力,但毅力不够,容易改弦易帜。90后的眼界是阔的,他们生活在科技最发达的年代,60后70后相同的年龄还不知道火车是可以拐弯的时候,他们却知道了信息高速公路,知道了在几万光年外的太空可以看到地球上那几万光年前的情形。他们的创造力是空前的,这得益于国家对科技的普及与重视。在各种与科技有关的比赛上,他们的想像虽然还不能称为绝妙,但已经触及到了成人世界的所有眼界。但是,他们有共同的缺点,就是缺乏毅力,容易气馁。不是那种胜不骄败不馁的气度。这缘于他们的功利,急于求成,凡事抱着非成不可的态度就容易失败。他们往往不是哪里摔倒哪里爬起来,而

是换一个想法,换一个花样继续玩。

90后公德意识渐成,重视个人形象,但过于开放,

传统文化底蕴不够。 90后出生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成长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并举的转型时期,他们受到了相对较多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教育,他们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他们也懂得在社会上要注意个人形象,不能乱扔垃圾,不能破坏公物,不破口骂人,也少有脏话。但他们没有什么传统文化,90后前期基本上从小不读课外书,他们读课外书会被父母老师视为不务正业,甚至他们连古典名著都不敢公然在教室里看,因此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叫着朴素美,什么叫着修身立己,什么叫着洁身自好。当然,这种情况90后后期可能会好很多,因为我们的教育现在已开始注意到了这个缺陷。90后喜欢随着自己的性子,对于青春期的欲望,他们虽然也知之不多,但却没有太多恐惧,处理起来比较随便。这可以从医生那里的少女流产数据得到证明。这种情况是因为西方良莠不齐的文化涌入开放后的中国造成的,而中国人自己又进行了宣扬放大,比如很多影视名星都敢“比西方人更公然地脱”,甚至完全依靠“脱”来出名。这给90后造成很不好的印象,使他们以为敢暴露,敢挑战传统,就能一夜成功。而90后后期的孩子,虽然青春期未到,但男女生开一起玩笑时,女生不高兴了,就故意尖叫——强奸了,救命啊!这样的玩笑让老师很头疼,不知如何说教。

另外,90后得到的家庭之爱可能相对多些,他们的包容心也可能更大些。但90后孩子的父母目前正处于七年之痒期,离异家庭的90后量挺大,他们性格比较特别,而社会又还没有发展到给这些孩子更多关爱的时候,这是成人世界对他们的不公。90后的身体可能比较高大,他们的营养不成问题,但他们成天被关在教室和书房里,学习负担太沉重,户外运动不多,身体素质实际上可能不太好,这是应该忧虑的

关于汶川地震中90后的感人事迹:

1. 林浩--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9岁半小学生从地震废墟下背出两名同学

5月12日那天,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2年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后幸免于难。这10名学生中,有两人都是被同班同学林浩冒险救出的。林浩成为了汶川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

虎头虎脑的林浩,一笑还会露出小豁牙。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

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林浩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转身把她背出去了。背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她的妈妈背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又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校长,他也被父母背走了。”林浩讲述自己救人过程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伤,后来爬进去背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小林浩在映秀留守了2天,找到了自己的表妹和两个姐姐。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后,他们来到了都江堰,而后又辗转到成都找到了在那里的堂哥。19日,小林浩和姐姐、表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说:“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系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系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说:“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四川省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据映秀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春东介绍,由于映秀镇在地震遭受毁灭性打击,林浩可能会转到省内其他地方继续完成学业。

2. 郎铮--敬礼娃娃

在地震发生十余小时后,一位满脸是血的北川男孩从废墟中被救出。就在官兵准备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时,他艰难地举起还能动弹的右手,虚弱而又标准地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担架上的小男孩不忘向援救他的官兵叔叔敬礼感恩的举动,让无数的人深受感动。

男孩手指已部分截肢

目前,3岁的郎铮左手手臂已骨折,整个手臂无知觉,左手小手指和无名指部分截肢,头部与面部有挫伤。即将为郎铮做手术的医疗队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疗队都看过小郎铮吃力地举着右手向敬礼的照片,深深地被他感动。医疗队将派出专家为他治疗。

辗转周折母子相见

3. 陈浩--舍己救人小英雄

地震来袭时,他本来已经跑到安全区域,却为了救同班的一名女同学,身负重伤。在家乡四川,12岁的陈浩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小英雄,而现在他正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昨日,记者了解到,陈浩的偶像,篮球巨星姚明已知晓他的情况,委托经纪人打电话给陈浩的父母表示将于近日与他直接通话。

为救同学被埋瓦砾

12岁的陈浩躺在病床上,双腿和右手都被厚厚的绷带裹住,他的身高已有1.7米,一点都不像个小学生。地震发生

时,他正在成都市温江区寿安镇玉石实验小学六年一班的课堂上课。教学楼猛烈摇晃起来后,他身手敏捷地跑出教室,下了二楼,穿过楼边的

升旗台,马上就要达到安全地带了。这时候,身为班长的他习惯性地回头一看,看到同班的一名女同学还在升旗台的高墙前,墙体已经摇摇欲坠了,他顾不上多想,跑回去把女同学往外一推。此时,两米多高、四米多宽的墙体哗啦啦倒下,女同学安全逃脱了,陈浩却被压在厚厚的瓦砾下。

4. 马健--废墟中双手刨出同学

6月10日,汶川县映秀镇漩口中学初三学生马健小臂上几道歪斜的伤痕依然醒目,那是他冒着余震的危险,独自在半垮塌的教学楼里挖刨4个小时救出同班同学的印迹。回忆那天的情形,马健告诉记者:“其实我也很害怕,但是害怕算啥子,我同学的命更重要!”

5月12日,地动山摇之后,马健和几名胆子大的同学走近岌岌可危的教学楼,隐约听见倒塌的楼梯拐弯处传出哭喊声,仔细辨认,似乎是同学向孝廉的声音。他正打算去救,被赶来的老师制止:“这里有老师搜救,你们快到宽敞的坪坝去。”

然而到坪坝后,马健的心里始终有些不安:“老师他们肯定先救看得见、埋得浅的学生,向孝廉埋在里面,不知道老师找不找得到。”

随着夜幕的降临,这种不安更深了。摘着树上的樱桃充饥,马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我坐在这里吃樱桃,向孝廉他们几个同学还压在底下,肯定好痛苦。”

他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个故事:一次地震后,一个班级的教室垮了,很多家长都放弃了,只有一名父亲坚持不懈地挖,终于奇迹发生了,救出了躲在角落里的孩子们。“我觉得这肯定是真事,我也应该像那个父亲学习,不放弃,去救向孝廉他们。”

打定主意,晚上9点过,马健摸黑偷偷跑回学校。这时不仅下着大雨,且余震不断,大着胆子,马健走入已部分坍塌、非常危险的教学楼。“孝廉,你在哪里?”一声声呼喊叫醒了已有些昏沉的向孝廉。此时,向孝廉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四周全是碎砖碎瓦,将她与外面隔开来。

这不是个容易施救的位置,不过马健并没有放弃。发现楼梯口的一块大预制板倒在旁边的一堵墙上,形成了三角形,马健决定从这里挖条通道接近里面的向孝廉。伏在坍塌的水泥板与地面之间40厘米高的狭小空间里,他一边用手清理向孝廉身边的碎砖碎瓦,一边鼓励向孝廉:“坚持,坚持住,你是我们班上年纪最小的,也是生命力最旺盛的,这点困难难不倒你!”“你会不会走啊?”向孝廉有些担心。“不会,就算我救不出

你,我也会一直陪着你,等明天天亮大人来救你们。”马健坚定地回答。

当时,看似镇定的马健心里也很慌乱,几乎几分钟就能感到一次余震。黑夜里,教学楼玻璃

、砖头啪啪下落的声音,另一名同学遗体的冰凉触感,让又饿又怕又累的马健全身止不住发抖。“但我不能走,如果我走了,向孝廉肯定觉得没希望了,会坚持不住。”4个小时后,通道终于挖成,马健奋力拉出向孝廉,两个孩子抱头痛哭。

5. 雷楚年:两次返回教室救出7名同学后跳窗逃生

5月12日,14点28分,刚上完化学课的雷楚年在二楼的走廊上,一脸轻松。

伴随着突然的剧烈摇晃,雷楚年听到班主任陈冬在喊:“地震了,快跑。”雷楚年是班上的体育健将,身手十分敏捷。他飞快地冲了下去,成为整个教学楼里第一批冲出来的学生。

在恐惧和慌乱之中,雷楚年看到陈老师在往楼上冲。他也立即折身冲回了二楼。回到自己的教室,里面竟然还有7名同学蹲在墙角。在雷楚年的催促下,6个同学跑了出来,但雷楚年的好朋友欧静已经被吓坏了,蹲在门口瑟瑟发抖。“我想拉她跑,可她像傻了一样,根本不动。”雷楚年急了,弯腰把欧静抱起来就跑。

15岁的雷楚年,并没有太大的力气。加上地动山摇的恐慌,雷楚年抱着欧静跑得很吃力,走廊也变得十分漫长。好在欧静终于清醒过来,下地来自己走。在不断掉落的预制板水泥块的“雨林”中,雷楚年护着欧静一路狂奔。刚跑出几步,一块预制板垮塌在了她和雷楚年之间。

欧静顺利冲下楼,雷楚年的逃生之路却被阻断。

他想起了那棵树,就在走廊外一米多远的地方。雷楚年第三次返回二楼,攀上摇晃的走廊栏杆。纵身一跃,他抱住了那棵救命树。就在那一瞬间,教学楼在他身后轰然垮塌。

故事延展

当天晚上,雷楚年的妈妈曾找来,哭着希望他立即回家。但他拒绝了:“我要和同学们呆在一起。他们还没找到家人。”

第二天中午,雷楚年才离开学校回到家里。雷楚年的父母在地震中都没有受伤,在彭州市区的家也没受损。在家里睡了几个小时之后,雷楚年去了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成了一名最小的救灾志愿者。

成都的各大医院、天回镇、新都……他辗转于各个医院和安置点,寻找老师和同学。每找到一个,他就松一口气。并把他们的情况记录下来,以转告他们的家人。“我们班53个人,7个受伤,1个死亡……”雷楚年情绪低落,因为那个死亡的同学,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5月14日,班主任陈冬的腿伤恶化。陈老师的腿,就是在12日救学生时受的伤,这让雷楚

年很难过。当天上午,他陪陈老师转院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却又被告知必须转去外省。

“等陈老师转院后,我就该回学校去问问什么时候复课了。以后,就好好读书吧。”在地震后的茫然

中,雷楚年找到了未来的方向。

记者手记

5月26日上午,我们去彭州市抗震救灾指挥中心找雷楚年。因为大家说:“到了那里,谁都认识他。”但他不在。

打通电话,雷楚年正在彭州市中医院:“我马上要陪陈老师去成都。他要马上动手术……要不然,就要截肢……”他带着哭腔。这种情况下,我们只好暂时放弃了采访他。

当天下午,我在成都见到了他。除了见面握手时露出了一丝笑容,雷楚年脸上一直是难过的表情。他很疲倦,不时地打呵欠。说起12日那两分钟,雷楚年语气急促,但几乎不用修饰语,不加注解和说明。只有说到死去的那个同学,他才无力地补充了一句:“那是我最要好的同学之一……”

结束采访后,他匆忙打车离开:“我要去照顾陈老师……”12日那天,命运让这个15岁的孩子肩上,猛然承担了太多……

6.晏 鹏:17岁少年返回教室救人被埋

5月14日,消防战士将晏鹏抬出。5月14日,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记者亲眼目睹了官兵经过几小时的拼搏,移开两层楼房废墟,救出被埋在下面40多个小时的北川中学高一年级9班学生晏鹏的全过程。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晏鹏本来已经被甩出了教室,但他又返回教室,想救出困在里面的同学。然而,在他进入教室后,楼房继续垮塌,17岁的晏鹏也被埋在了废墟中。

7. 邹 雯:12岁藏族女孩为救同学被埋身亡

5月12日大地震发生后,邹丁和妻子赶到映秀小学,发现教学楼已经夷为平地,只剩下楼梯还突兀地立着。废墟里传来小孩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当时他们夫妇俩坚信,女儿邹雯会活着出来,“她的心一直是那么善良,在学校里同学们都很喜欢她,她很大方,自己有啥子吃的都会分给同学吃。老师也很爱她,她经常帮着老师批改作业。在家里她也很懂事,很听话。”

邹丁回忆起女儿,滔滔不绝又痛苦不已,“她学习成绩一直是年级第一名,字写得好,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诵读,班里的黑板报也是她主持办的。可以说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她自学绘画和音乐,最爱好体育,4月底她代表学校去汶川县城参加运动会,100米和200米都拿了第五名。”女儿从小就身体好,跑得快,这也是邹丁夫妇一直坚信女儿会及时逃生的原因。

但是14日下午,人们在废墟里发现邹雯的遗体,邹丁的心,就像他自己形容的那样,“一下

下子就碎了”。

“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

“她是他们班跑在最后面的一个,发现她时,她的手还紧紧搀扶着一位同班同学,一看就知道是她在帮老师组织同学撤离。”邹丁边哭边说,“她都跑在二楼楼梯上了,

要是她不帮助老师救同学,以她那么快的速度,自己一个人跑下来,肯定就不会出事啊!她本来是可以活着的,都是为了救同学啊!她的心太好,太善良了!我们平时一直教育她跟同学要和睦相处,要爱别人,只有你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她要是‘自私’一回,就不会……”

最让邹丁懊悔不已的是,女儿曾经跟他说过学校教学楼是危楼,想转学,但他没有答应。“她跟我说过好几次,今年春节后她又跟我说映秀小学教学楼出现裂缝,是危房,想转学到都江堰去,但我们家经济条件不允许,我就没有答应。她也很听话,没说什么。哪晓得会……”

昨天,邹雯的妈妈任朝秀最后一次给女儿穿上了她最喜欢的衣服——灰色长袖休闲服,蓝色长运动裤。她拿出半个月前给邹雯拍的照片,“她过12岁生日,我给她拍了几张照片。没想到这却成了她的遗照。”

邹雯遗体旁,停放着数十具在地震中遇难的映秀小学师生遗体,有的遗体旁还摆放着小书包。不远处,挖掘机正在搜寻埋在废墟里的师生,校方说,还有200多人埋在下面。

8.甯加驰:废墟中把同学藏在身下

5月12日下午2时28分,甯加驰和同学们正上着物理课。他们的教室在二楼。突然,一阵轰隆轰隆的声音从脚底传来,教室开始左摇右晃,还没来得及多做什么,甯加驰和大部分同学就被坍塌的教学楼掩埋了。

“我要活!”甯加驰被掩埋在废墟里,双膝跪在地上,左手被死死地压着,丝毫不能动弹,头也被不知道什么东西紧紧压住,无法呼吸。在离他3米远的地方,一堆相互架起的预制板之间露出了一个可容一人出入的洞。出于求生的本能,甯加驰不停地扭动脖子,左脸擦破一块皮以后,他终于将头侧了过来,鼻子可以自由呼吸空气了。

还来不及平静一下,一个惊恐的声音从甯加驰右边传来。“甯加驰,救救我。”说话的是甯加驰的同班同学曾婧。自己都已经动弹不得了,还怎么救同学呢?“那你到我肚皮底下来嘛。”想不出更好的办法,甯加驰伸出能活动的右手,帮助曾婧一点一点移动过来,躺在自己蜷起的膝盖和肚子之间的空隙里,希望这样能给她一点力量,“我摸到她的头发,全部都是湿的,可能头受伤了,全部都是血。”

5个小时以后,5月12日晚上7时许,甯加驰被人从废墟下救了出来。“我给她爸爸说,曾婧就在我

肚皮底下藏着的,没得事。”甯加驰说,在他被救出来之前,曾婧就已经被救了出来,送往了医院,她还听到曾婧对她爸爸说,自己的脸被擦花了。她是活着被救出来的。

救他 一起唱《团结就是力量》

“先是听到周围有人在叫,像牛叫

一样。祝祥也叫了一下。”刚被掩埋时,甯加驰的头靠在一个男同学的屁股上,这个男同学就是祝祥。其身体的上半部分被压住,动弹不得,但是还能和甯加驰说话。

就这样,为了麻醉身体的疼痛和心里的恐惧,甯加驰和祝祥开始有一句没一句地聊起来。聊着聊着,祝祥逐渐迷糊起来,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竟毫无声息了。这是一个不好的预兆,怎么让祝祥保持清醒呢?急中生智,甯加驰赶紧掐了祝祥一把,祝祥有点反应了。得到鼓舞的甯加驰一边一下接一下地掐着祝祥,一边喊着祝祥的名字,直到祝祥再次开口说话。

“我就给他说,我给你唱歌嘛。”甯加驰说,他本来就很喜欢唱歌,当时脑子里灵光一闪,就唱开了,一首接一首地唱下去,既给自己壮胆,同时又可以刺激祝祥,让他保持清醒。后来,甯加驰的歌声不能再让祝祥保持清醒了,他又一点一点地迷糊起来。“他一有点晕了,我就开始掐他,最怕他晕了。”甯加驰说,祝祥再次醒来时,他就让祝祥和自己一起唱歌,一遍一遍地唱,翻来覆去地唱,“唱得最多的就是《团结就是力量》。我们是同学嘛,想大家都活着。”

祝祥也是先甯加驰一步被救出废墟的,送往了郫县的医院救治。

愿望 读都江堰中学打篮球

7天了,从地震现场被救出来已经7天了,甯加驰的病情逐渐好转,也逐渐接受了同学、老师遇难的事实。现在,甯加驰有两桩未了的心愿———考进都江堰中学读高中,继续打篮球。

“他喜欢读书,成绩一直在班上的十名左右。老师说,他考都江堰中学没得问题。”看着病床上的儿子,张洪英说。地震前的一次月考,甯加驰考了500多分,不出意外的话,实现理想完全没有问题。至于甯加驰的另一个愿望,张洪英说,从小到大,甯加驰就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体育考试从来都是满分,篮球更是他的最爱,“昨天,他的一个老师来看他,他还在喊老师约几个人一起打篮球。”

虽然甯加驰的手能否完全恢复,还要看进一步的治疗效果。不过,一个可以战胜地震的恐惧实施自救,再救人的小伙子,一个对前途有着明确规划的小伙子,一个对生命极度热爱的小伙子,有什么困难是他不能战胜的呢?

缘分 昨日通了电话

昨日下午4时许,在辗转寻找了6个小时以后,记者在西区医院找到了曾

婧。小姑娘的左脸受伤,伤口一直从额头延伸到下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缝合线,看得人心惊。另外,她的胸部和脚部也多处受伤,尤其是胸部的伤,比较严重,导致她现在都不能平躺着休息。

听说记者曾见到过甯加驰,曾婧的眼睛一下子蒙上了雾气,不停地问着

甯加驰的状况。“我想去看他。”曾婧说,地震后,她、甯加驰、祝祥三个人,已经不仅仅是同学了,更是生死之交。不过,由于伤势影响,甯加驰和曾婧现在都不能出院,两人见面的愿望暂时还不能实现。庆幸的是,记者的相机里存有甯加驰在医院的照片,如果两个人看着照片,打个电话,这也是相当于见面了,不是吗?

“你好吗?”“你怎么样?”不约而同,劫后余生的第一句对话,甯加驰和曾婧都是问对方的现状。“你遭埋了,还在唱歌。”曾婧开始在电话里打趣,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带羞涩的笑声,曾婧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听说我们班的同学救出来22个。”曾婧在电话里说,她希望在所有这些幸存的同学都出院以后能组织一次聚会,这将是一次经历过生死的聚会,她希望所有活着的初三·二班同学都不缺席,“我想,这个聚会上,我们见面的第一件事就是哭,相拥而泣。”

9. 曲山小学男孩:叔叔,先救别人吧

“叔叔,我在。”昨天下午2点,北川县曲山小学的废墟前,一个微弱的童声传进了救援人员朱云能的耳朵。“快,这边有小孩的声音。” 朱云能马上找到了救援队员。撬棍、铁锹悉数派上用场,但由于垮塌的楼层堆积太厚,十多名队员的搜救工作无济于事。

随后,救援队员只得动用液压组合破拆器,严密的乱阵中逐渐被撑开一条缝隙,缝隙越来越宽,队员们发现,一名男孩浑身是血,躺在几名孩子的尸体上。就在大家将救援的手伸向他时,孩子却坚决拒绝:“叔叔,我不慌张,你先救他们吧。”

“这孩子太懂事了。”孩子的一句话,当即让救援队员热泪盈眶。随后,队员们果然在旁边的隔层中发现了十多个被困的孩子。几个小时后,直到其余孩子全被救出,男孩才最后一个钻出废墟。

10. 康 洁:跳楼自救后返回救老师

11岁的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于自己跳楼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

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同时也把受伤的康洁带到了安全区域。

当晚,康洁在安全区

域见到了妈妈杨秀香,康洁的妈妈今年41岁,是做保险的。不过,妈妈告诉康洁,在当地安监局工作的爸爸永远地离开了她。15日下午,康洁被直升机接到成都治疗,康洁的妈妈背着女儿上了飞机,但她却没能随女儿一起离开映秀。

11. 张吉万:11岁哥哥背着3岁妹妹逃生

5月12日那天发生地震的情形,小吉万显示出了超出他年龄的镇定,他对《大家看法》记者说,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在距离家几十公里以外的学校,由于父母出外打工,担心家里爷爷奶奶和妹妹的安危,张吉万不顾路途的危险,一路狂奔回家。虽然家里亲人们都安然无恙,但是余震不断,于是村里人纷纷向镇上转移,就这样,小吉万就担负起背妹妹逃生的责任。尽管小吉万也是一个只有11岁的孩子,但他说,照顾妹妹是很平常的事。

照片刊登后,小吉万背着妹妹逃生的故事被迅速广为流传,在网络上,还被网友评为这次灾难中最感人的照片之一,有人称他是最负责任的宝贝张吉万,也有人说他是最靓丽最帅气的小英雄。而现在他告诉《大家看法》记者,他最希望自己赶快读书,因为他的理想就是长大当一位地质专家,能够预测地震这样的灾害来袭,让人们不再遭受这样的灾害。

12. 叶 科:13岁男孩两次救人身受重伤

叶科是四川省什坊市洛水镇洛城小学六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正在教室里,他用力将身边的两个女同学推出了危险地段,自己只身从3楼跳下,所幸没有受伤;其后,他看到旁边一个小朋友有危险,立即扑上前去,想把那个小朋友推开,没想到,这时一块预制板掉下来,造成叶科的腰3、4椎骨压缩性骨折、头皮裂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郭开朗鼓励叶科好好养伤,争取早日回到课堂。

文档

关于90后的研究报告

关于90后的研究报告默认分类2010-04-1014:57:31阅读267评论0字号:大中小作者:谢可涛摘要: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所以,80后一定会超过70后,90后也一定会超过80后,当然下一代也是肯定会超过我们的,至于我们的生活,比如非主流,也是你们90以前的人给我们创造的。我们玩PSP,看《火影忍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说明社会的进步,因为这些东西的优越性超过前人创造的东西。为什么非要把这些与时俱进的东西说成是社会的垃圾?PSP比以前的黑白游戏机好玩,所以我们玩,《火影忍者》比《葫芦娃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