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数学试题解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49:26
文档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数学试题解答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数学试题解答山东省济宁一中贾广素2013年12月24日整理1.设,使得方程有3个实根.证明:如果,则至少存在一个根在区间中.证明:假设该方程的三个实根、、不在区间中,由韦达定理,得从而,从而,即由假设,知或,得(),所以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至少存在一个根在区间中.2.已知是函数的一个零点,为整数,则的值是多少?解法一:将代入中,得到,由于、为整数,为无理数,从而,从而得,所以解法二:设,则,,于是,奖代入上式,有,即于是,所以说明:本题的解法二可以采用逆向思考:什么
推荐度:
导读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数学试题解答山东省济宁一中贾广素2013年12月24日整理1.设,使得方程有3个实根.证明:如果,则至少存在一个根在区间中.证明:假设该方程的三个实根、、不在区间中,由韦达定理,得从而,从而,即由假设,知或,得(),所以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至少存在一个根在区间中.2.已知是函数的一个零点,为整数,则的值是多少?解法一:将代入中,得到,由于、为整数,为无理数,从而,从而得,所以解法二:设,则,,于是,奖代入上式,有,即于是,所以说明:本题的解法二可以采用逆向思考:什么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数学试题解答

山东省济宁一中  贾广素 2013年12月24日整理

1.设,使得方程有3个实根.

证明:如果,则至少存在一个根在区间中.

证明:假设该方程的三个实根、、不在区间中,

由韦达定理,得

从而

            ,

从而,即

由假设,知或,得(),

所以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故至少存在一个根在区间中.

2.已知是函数的一个零点,为整数,则的值是多少?                                           

解法一:将代入中,

得到,

由于、为整数,为无理数,从而

,从而得, 

所以

解法二:设,则,,

于是,

奖代入上式,有,即

于是,所以

说明:本题的解法二可以采用逆向思考:什么样的方程有这样的根?由已知变形,得,所以,即,再平方,得,即.从而,,所以但解法二是有一定的缺陷的,它未能有效地说明、的唯一性.却也不失为是一种好的方法.

类似题目:求一个整系数多项式,使得有一个实根为

(见《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数学教程》张天德 贾广素 王玮 主编,2013年7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第32页例11.)

3.已知点是的外心,为垂心,且满足,则的值为多少?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

解:因为,所以,又为重心,所以,故

说明:本题是2005年高考数学全国I卷的一道理科填空题.其试题背景是欧拉线,即三角形的重心、垂心和外心共线,且

若为的中点,则;

若为的内心,外接圆与内切圆的半径分别为,,则;

连接交外接圆与点,则有

4.已知、、,且.求的最大值.

解:由,得,

从而,

所以.

同理可证,,

且同时可得、、

将上述三式相加,得.

由于在中上凸,所以由琴生不等式,得

即,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故的最大值为

  类似题目1:已知锐角、、满足,求的取值范围.

解:先给一个引理:是的函数,在内为下凸函数,在内为上凸函数,变量,…,为上的个实数,且满足,(为常数),记,则在时取得最小值,在时取得最大值. 

将“锐角”的条件改为、、,令,,则原题转化为、、且,令,则问题转化为求的取值范围.

求二阶导数,易知在上先下凸再上凸,即满足引理的条件.

由对称性,不妨设设,先求最小值,由引理知,只需考虑与两种情况,后者显然只能得到,而前者则化为

求的最小值,其中

求导,易得,

故当时,取得最小值,所以的最小值就是下求最大值:

由引理知,只需考虑与两种情况,前者转化为求的最大值,其中事实上,有恒等式,所以前者只能得到

,而后者仍然转化为上述求的最大值,只是此时的范围变成,显然时取得最大值,所以的最大值为

综上所述,由函数的连续性,所求的取值范围是而原题是在“锐角”情形下,取不到,但可以趋近它,从而原题的答案是

类似题目2:已知角、、,满足,求的取值范围.

解:由,得

令,,,则,

我们只需求的最大值。

设,,则,,

于是函数是上的上凸函数.由琴生不等式,有

即的最大值为

5.求证:      

证明:先证一个一般式:    (*)

配凑消去交叉项:

整理,得.

回到原题,令,得

说明:类似地,我们还可以得到一般结论:

对于如及

的代数式,可以乘以,再逐项积化和差,依次将各项一拆为二,达到相消的目的.如当时,

6.设,且求证: 

证法一:设,依题意,得

要证

即证

即证,即证,

易得,从而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只即可.

由于,从而得,故成立.从而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令,则待证不等式转化为,即.令,则只需证明

因为,

而,所以,从而,

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易知这两个交点为

下证

因为,所以,只需证,即,.

由于

所以,从而必有

所以原不等式得证.

证法三:只需证明,而,因此只需证,,

而,由于,可证得,.

说明:通过构造二次函数,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证明一些不等式问题,往往会使问题简化. 

7.数列、的定义是,, 

求证:a                                      

证明:由,得,从而;

同理,由,得,从而

正式作差,得

故.

显然,.

所以,即,显然

8.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最大值是求区间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

解:(1)若,则,解得,检验知,符合题意;

(2)若,则联立

解得,或,(舍去)

综上知,所求区间为或

9.已知、、都是有理数,也是有理数.

求证:、、都是有理数.                        

本题的解答见《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数学教程》(张天德 贾广素 王玮主编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第313页第14题

10.若对每一个实数,函数满足,若,试求满足的所有整数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

解法一:由,且,

从而

令,则得.

由Cauchy方程,得,即,又由于,得所以.

令,即,即,即,

解得或所以满足的所有整数只有、两数.

解法二:令,得,令,由,得

又令,得.

再令,得,又,

所以时,即对大于1的正整数,恒有

又由条件,得,,猜想当时, 

证明如下:由,得当时,,

所以时,单调递减,故.

综上所述,满足的整数只有或

解法三:同法二,求得,由,令,由数列递推知识,得,令,得,得或

11.已知、、、为非负实数, ,且,若,对任意的均有,试求出值域以外的唯一数.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

解:由题设,对任意实数,有,所以,

化简,得,

由于上述方程对恒成立,故,且,所以

又,即,是方程的两个根,即方程是的两个根,故由韦达定理,得,结合,得,从而,

于是取不到这个数,即是值域外的唯一数. 

说明:本题是第15届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考查值域问题.

12.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是多少?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

解:因为所以,解得,于是

将,代入,得,

解得,所以,从而的最大值为

13.比较与1的大小. 

解: 

令,,

所以

取等号的条件当且仅当, 

即,时,等号成立.

14.已知椭圆,过椭圆的左顶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点,与轴交于点过原点且与直线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点

求证:、、成等比数列.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2009年清华大学)

证法一: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显然存在,设为,则该直线的方程为,过原点与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为,不难得到.

设交点,则有.

对于,,有,

且,,

所以.

将、及两直线代入椭圆方程,得,即    (*)

,整理,得.

由于、为直线与椭圆的两交点,由韦达定理,得

, 

结合(*)式,有,即

从而、、成等比数列. 

证法二:由题意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直线的方程为,则

又直线的方程为,代入,化简,得,

所以

同理,将代入,化简得

又,所以从而、、成等比数列. 

说明:本题在2009年的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试题中就曾经出现过,是一道较为经典的试题.可参考《决胜自主招生》(2010版、2011版、2012版、2013版等)(贾广素 主编 济宁一中校本教材)

15.设集合是含个元素的集合,、是中的两个互不相交的子集,分别含有,(,)个元素.求中既不包含于也不包含于的子集的个数.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2009年复旦大学)

解:包含的子集有个,包含的子集有个,既包含又包含的子集为个,根据容斥原理,所以既不包含也不包含的子集的个数有个.

     说明:本题是2009年复旦大学的一道自主招生原题.其思路十分简单:首先X集合应该分为三类:一类是属于A的,一类是属于B的,另一类既不属于A也不属于B的.因此可用间接法来进行考虑. 

文档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数学试题解答

2013年清华大学夏令营数学试题解答山东省济宁一中贾广素2013年12月24日整理1.设,使得方程有3个实根.证明:如果,则至少存在一个根在区间中.证明:假设该方程的三个实根、、不在区间中,由韦达定理,得从而,从而,即由假设,知或,得(),所以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至少存在一个根在区间中.2.已知是函数的一个零点,为整数,则的值是多少?解法一:将代入中,得到,由于、为整数,为无理数,从而,从而得,所以解法二:设,则,,于是,奖代入上式,有,即于是,所以说明:本题的解法二可以采用逆向思考:什么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