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第14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49:29
文档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第14课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要求:1、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
推荐度:
导读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要求:1、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教学要求:

     1、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难点 

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里一件什么事情?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疙瘩 自豪 骆驼 委屈 足够 沙漠 小溪 陷进 养料

  风沙 茫茫 贮存 俯下身子 铺天盖地

2、学生自学,教师注意辅导后进生的学习。

三、检查自学

1、指名读课文,集体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说一说课文哪一部分是讲小 骆驼跟着妈妈到沙漠旅行的(3、4自然段)

4、指名读词语,注意3个加点字应该读轻声。

5、说一说部分词语的意思。

6、小结自学情况。

四、学习生字

1、自由识记生字,注意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3、用钢笔描红。

4、反馈,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课题。

二、听说训练:

1、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

2、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1)师述 (2)指名说 (3)出示句子齐读。

三、讲读课文:

(一)、第1、2小节:

1、是什么事让小骆驼感到自己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呢?课文的一、二小节交代了事情的起因。齐读一、二小节。

2、课件展示:出现小骆驼来到小溪边,小红马也来到小溪边,小红马看到小骆驼就开口了

(1)指名读

(2)评读,读出"喷着响鼻"。

(3)再指名读。

 板书:脚掌(又大又厚) 眼毛(两层) 肉疙瘩 难看

(4)齐读小红马说的话。

 3、小骆驼听了觉得很-- 板书:委屈

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它会怎样说呢?指名说

妈妈是怎样回答的?指名读、评读("疼爱")、再指名读、齐读

 4、读好

(1)指名说读(一个演小骆驼,一个演骆驼妈妈)

(2)分角色读1、2小节:小骆驼、骆驼妈妈、旁白

 过渡: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

(二)、第3--4小节:

(出示沙漠图) 指名读3、4小节

 板书:( )沙漠 请你说说:你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沙漠?

对呀,小骆驼望着这无边无际的沙漠开始担忧起来,小骆驼担心什么?经过这次沙漠之旅它又明白了什么? 

 1、自读3、4小节。

2、交流小骆驼担心什么?指名读(读出"担心"的语气)

 3、同桌同学再读3、4小节,讨论并完成思考题:

(1)小骆驼在茫茫的大沙漠中行走不怕饿,这是因为( )。

(2)小骆驼不怕自己的脚会陷进松散的沙子里,这是因为( )。

(3)小骆驼也不怕铺天盖地刮过的风沙,这是因为( )。

4、交流:

(1)出示句子、骆驼图, 

指示"驼峰",板书"驼峰"。

师生识图,板书:贮存养料 齐读句子。

(2)出示句子:怎样理解妈妈说的这句话?

(3)介绍骆驼鼻孔和眼睛的知识。

齐读第4小节。

5、读好3、4小节:

(1)分角色朗读。

(2)评读。

(3)再分角色读。

师小结: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肉疙瘩般的驼峰,看起来不美观,可他们的用处大着哩!又大又厚的脚掌不会陷进沙子里拔不出来,两层眼毛可以防沙,驼峰可以贮存养料,适于沙漠生活。所以,最后小骆驼相通了,他觉得自己应该--生齐。

(三)、第5小节:

 1、齐读第5小节。

 2、小骆驼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板书:自豪)

读好"自豪"。

   师总结:课文讲述了小骆驼听小红马说自己很难看觉得很委屈,后来跟着妈妈到沙漠里走了一趟,明白了驼峰、脚掌和眼毛的作用,那么: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四、续讲故事:

 小骆驼的沙漠之旅结束了,有一天,它又来到小溪边照镜子,欣赏它那又大又厚的脚掌、两层长长的眼毛和高高耸起的驼峰。恰巧小红马也来了,它们第二次的相逢,小骆驼会怎样对小红马说呢?

1、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教学后记:

15、水上飞机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和“渐渐地”造句。

3、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儿童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进行语言训练,并激发科学兴趣。

教具准备:

 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看了文章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飞机是在哪里飞行的?水上飞机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二、听读课文。

听录音,你有什么感受?

三、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理解新词的意

(2)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得是什么,水上飞机有哪些用途?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去拼音,读生字。

(3)课文中的词语有哪些已经懂了,有哪些还没有懂的?

四、再读课文,思考问题。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讨论问题。

五、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茫、佩、输、援”并范写。

3、用钢笔描红。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谈话导入:上节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了本课的生字,初读了课文,在你们的头脑中肯定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出示:①在你们头脑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老师很想追问一下,出示:在你们头脑中究竟出现了哪些问题?

能告诉我们吗?

指名说,师归纳出示:

②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师:如果我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是究竟什么样子?

③水上飞机有什么作用?师:如果我还想追问一下,该怎么说?(生说,师点击出示: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2、师:是啊!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齐读:

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

水上飞机究竟有什么作用?

二、导学课文

导学第一自然段

课文中有没有描写水上飞机样子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1、指名读,出示“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

2、“两个大翅膀”这形状与普通的船根本不同,你们有没想到相关的一些词语啊?(与众不同,截然不同……)

3、文中也用了一个问(奇怪),相机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突出“奇怪”)

4、小海鸥看到这条奇怪的船,你觉得它心里会感到怎样(好奇),它为什么会“好奇”呢(突出“啥样,长翅膀”等)相机指导朗读。

5、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这里的“究竟”你懂吗?能不能换个词语,意思不变(清楚、明白)

师:刚上课时我们用的“究竟”表示“追问”的语气,而这里是“清楚、明白”的意思,看来,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是不同的。

6、指导朗读第1段

过渡:小海鸥想去问个究竟,它是怎么问,那条奇怪的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二至六自然段。

导学二至六自然段

1、读完了吗?现在你有没有知道那条奇怪的船到底是什么?(水上飞机)

2、我们再来读读它俩的对话(逐句指导朗读)

出示①“喂,船大哥,你好哇!”

(注:在波浪翻滚的大海上说话,应当怎样:声音响亮

平时,你有没有站在远处喊过人呢?<喊喊看——喂>

“船大哥,你好吗?”小海鸥真是非常懂礼貌。你再读读!)

②“你好!我不是船,我是水上飞机。”

(这一句话是谁说的?)

人与人之间的文明礼貌是相对的,水上飞机也挺懂礼貌

它很友善地对小海鸥的话作纠正,多么自豪。引导加上动作)

③“飞机?你怎么掉到海里去啦?”

(这一句话连续出现了两个问号,应该怎样读呢?)

结合提示语“吃了一惊”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④“不,我是降落在这里的。我是海上救护机,可以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

(“我”是谁,它的名称、作用。附板书: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指名读,这句话该怎么读?结合提示语“笑了”进行指导,引导加上表情。

师引导:咦,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

读一读,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

3、练习对话

找你最好的朋友,进行对话(语气、表情、动作),教师适时表扬。

过渡:海上救护机能迅速救援海上遇难的船只,真了不起。

课文中,它真的接到求救警报了,它是怎样前往救援的呢?

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呀?找找看,在课文哪儿

导学第8段

1、指名读

2、出示:“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

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A、“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生答后,师“这不是与‘迅速’自相矛盾吗?} 

(结合:“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

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用词准确)

C、指导朗读

(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的确非常大,很神奇,你佩服它吗?我们一边读一边体会它的神奇和同词的准确!)

过渡:它俩还谈了些什么呢?

导学第7段

1、出示:“我还有很多兄弟。有的……;有的……;还有的……扑灭森林的大火……

2、自由读

3、引导理解

海上救护机有许多兄弟(文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介绍了它们的本领)

指名说(附板书)

4、指导取名

你能给它们取个合适的名字吗?(附板书)

海上救护机     [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 [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 [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 [扑灭大火]

5、师小结指导朗读

结合省略号,迁移拓展

1、省略号省略了什么,(许多具有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

2、思考: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

3、小组合作交流

4、汇报评议(名称、用途)

5、师小结

刚才我们让飞上飞机发挥了那么多新的作用,其中有一些水上飞机已经拥有了,还有许多新型的水上下班飞机只要大家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长大以后就等着你们去实现!

三、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同学们肯定对它们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对于刚才同学们的精彩构想,老师还想探个究竟

(出示)

请展示你的聪明才智,以作文、绘画、小制作等形式设计具有新作用的水上飞机。

课后,我会跟你们老师商量,请他组织一下,在班上举办一次水上飞机设计成果展示会。

教学后记: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幻灯、卡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激趣:

    1、板书:跟踪指名正音

想怎么读这个词?为什么要这样读?(如果体会不到可以演一演)

    2、知道我们今天要读谁跟踪谁的故事吗?板书:台风——卫星

    3、可以怎么读这个板书?还可以怎么读?

    4、看上去不相关的两样事物,他们会有怎样的联系呢?去课文里面找找好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自由大声朗读。

    2、出示词语,指名读。

出示:

       盯住    监视    设在    

       避进    厉害    撑牢        

       嘲笑    惊慌    泄气    懒洋洋

       狂怒    狂暴    疯狂    怒吼声

         有这么多人想读啊?那就请一列小火车领着大家读。(开火车领读)

三、再读课文

    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标出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3、师生评议。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学生边认读边观察字形。

    2、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形的?)

    3、指名说说哪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

    4、学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5、书写本课习字册。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完成本课“补充习题”第一二题。

第二课时

一、精读感悟:

(一)大家读书的本领确实很棒,短短的十几分钟就能读的正确、流利,还有不少同学读得绘声绘色了。这个会跟踪台风的卫星到底是怎样跟踪卫星的?默读课文,画一画有关句子,再读一读。

(二)指名交流。

(三)学生自读课文,

(四)反馈: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卫星是怎样跟踪台风的吗?找出有关句子读给我们听听。

“哈,”小星星笑了笑说,“我是第三代气象卫星,人们叫我时刻跟踪你,监视你,直到你消失为止。”

1、抓住“时刻”,举例子:卫星都会在什么时候跟着台风(说不出时教师示范举例子:他在走路时隔着他,做游戏时跟着他……)

2、指名读这段。板书:时刻

3、过渡:卫星说到做到了吗?他是怎样时刻跟踪台风的?我们再接着听听其他同学的介绍。

(五)卫星说到做到了吗?(生答)刚才xx的发言就能说明了。

“可我偏偏爱跟着你走……”

1、课件出示本句话。这个“你”是谁?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联系上下文看看)

2、生回答。播放台风的影片。

3、这么厉害的台风,卫星却偏偏爱跟着他,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呢?

4、生交流。板书:偏偏 爱

5、真是一个态度坚决的卫星啊!面对如此厉害的台风,他们之间的对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

6、采访形式指导朗读。

7、过渡:台风会善罢甘休吗?(生答)

8、师生接读:台风狂暴地跳起来,对准气象卫星猛扑过去。可他哪里知道,气象卫星站设在离地面三百公里的高空,他再蹦跳也不管用。

9、过渡:哦,这一回合,谁赢了呀?卫星还在继续跟踪卫星吗?

(真是太精彩了,还有介绍卫星跟踪台风的句子吗?)

(六)他感到有点累,正想歇歇脚,无意中发现气象卫星仍然紧紧地跟踪着自己。

1、老师也是找到的这一部分,我也想读给大家听听,行吗?

师读掉“无意”“仍然”。

2、生质疑,体会台风满以为把卫星甩掉了,但卫星却不放松地紧跟它。板书:仍然 紧紧

3、你们可真能干,老师也要向你们学习,我相信你们也能把他们的这组对话读好。课件对话“哼,我要把你甩掉!”“想甩掉我?没门儿!” 指名朗读。

“想甩掉我?没门儿!”气象卫星用嘲笑的口气对他说。

你确实不会被甩掉。想甩掉我,没有门吗?台风准备怎样甩掉台风?

(七)“哈!这里的人们早就知道你快要来了。”气象卫星自豪地说,“每隔二十五分钟,我就向他们报告一次你的行踪。”

1、抓“自豪”。你这么自豪是为什么啊?板书:每隔二十五分钟

2、人们早就知道台风会来了,看台风来了。播放台风引起巨浪拍打岸边旁白:狂风怒吼,巨浪滔天

3、定格画面,接着会发生什么情况?在疯狂的台风巨兽,我们也不用怕了,心情怎样?

4、指导朗读“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也不惊慌。”

5、看来,卫星确实应该自豪,因为他的工作帮助人们战胜了台风,我们再也不怕台风带来的灾难了。来,能干的小卫星们,自豪地夸夸自己的本领吧!齐读这句话。

6、指导朗读。

7、台风这下可没辙了吧!好了,气象卫星的任务完成了,收兵回营吧!

激起学生联系最后一段。看来,卫星对台风的跟踪还没结束呢,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板书:又

三、分组,分角色朗读。

四、角色表演

五、科学家发明的人造卫星还有很多。除了气象卫星之外,还有······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找一些来了解了解。

板书设计:

           16跟踪台风的卫星

             巨大 时刻

             厉害 偏偏

       暴跳如雷 仍然       谈笑风声

             泄气 自豪

                      又

教学后记:

习作5

教学要求:

1.能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处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

2.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习作练习。

3.在整合材料进行习作联系时,有自己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自拟作文题,并能有条理、有中心地根据所筛选的材料进行习作练习。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讲解:赛龙舟、包粽子……端午节到了,人们以各种形式迎接这个节日地到来。

2.你对端午节了解多少?

3.刚好,我们班要出一期有关端午节的黑板报,如果由你来负责,你打算如何设计?

4.师引导:刚才有个同学建议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文章。恰好有同学找来了许多关于端午材料,同学们根据材料写一篇介绍端午节的短文。

二、阅读材料,自行整理

1.让学生自有阅读材料,同座交流:

收集地材料包括哪些方面。

2.全班同学交流讨论

你对介绍端午节地哪个方面地材料最感兴趣?说说理由。

3.你打算如何把你最有兴趣的材料整理成小短文?  

三、合作交流,完成初稿

1.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如何组合材料的。

2.每一学习小组商议如何共同完成一篇短文。

3.各小组完成习作。

第二课时

一、多向评价,及时反馈

1.各学习小组汇报,各位同学参与评价,师出示评价要求:

a.是否合理的安排材料;

b.是否有条理的叙述自己选好的材料;

c.在筛选材料的时候有没有自己的特点。

2.师就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相机板书

a.适当的选择

b.合理的安排

c.创意的表达

3.师请各小组同学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4.师将各小组的习作帖在墙上,让学生下位阅读,并把自己的意见及时地写在相应的白纸上。

5.师相机与学生讨论。

二、抄写作文

1.教师讲清抄写要求

2.学生抄写,师巡视指导

练习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

2.增加词语积累的练习。

3.练习用钢笔书写点画教多的字

4.调动学生平时的观察积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说明理由。

5.练习书写带有横折钩笔画的“为”字和带有横折提笔画“计”字,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这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一些广告的图片、录音及多媒体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学用字词句”部分

1 .导入语:有一句广告词叫做“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和想象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前提。

2 .请看这三幅图,你一定会想到与它们相似的事物。

①学生观察

②全班互相交流

③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相象的事物画下来,在旁边写上名称。

3. 用打比方的句子吧上面的图画说一说,并写下来。

4. 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5 .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 .师小结: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具体的描绘事物,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 、完成“读读背背”的内容

1. 读准字音

①自读词语,借助字典或词典读准字音。

②指名读词,正音。③全班齐读

2 .理解词义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阅到的资料,自由讲解词义。

②师适当的讲解:自强不息:自觉的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担负重任志在千里: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义无返顾:反顾,向后看。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

③读了这些词,你感受到什么?

3 反复朗读,以期背诵。

三 、学习“写好钢笔字”

1. 学生自读“我的提醒”

2. 观察字型,找出点在三个字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 讨论:如何将这些点画写好4 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 谈谈描红体会

6. 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完成口语交际

1.导入“蓝猫的饮料我爱喝”、“我家的盘子会唱歌”、“真巧,好吃得不得了!”大家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非常熟悉吧?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商品或公益事业的常见形式,在我们周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的广告大家都已经作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了。

2.展示一些精彩的广告录象

3.大家交流在各式各样的广告当中,你最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你不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强调互动)

4.精彩广告再现 学生自由组合,将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表演出来 学生表演

5. 设计广告 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广告,可是那都是别人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为自己喜欢的商品也来设计一个广告呢?或者,设计一段公益广告也行。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创意。 尝试设计。

二、 复习基本笔画横折、竖钩、竖提二 学习“横折钩”

1. 出示笔画:“横折钩” 

2. 观察笔画特点

3. 教师示范写法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横折钩的写法: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渐轻、渐细,至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作顿笔,转势直下作竖弯钩状,出锋。

4. 学生练习书写三个,教师巡视、指导

5. 评议学生作品

6. 教师范写“为”

7.学生练习写“为”、“力”、“书”

8. 评议学生写的字三 学习写“横折提”

⑴ 出示笔画:“横折提”

⑵ 观察笔画特点

⑶教师示范写法: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横折提的写法:露锋起笔,顺势向右横出作横画,至折处略向上提笔,再向右下作顿笔,转势微向左下行笔,折笔向右下稍顿,回锋向上,再提笔向右上角挑出。

⑷学生练习书写三个,教师巡视、指导

⑸评议学生作品

⑹教师范写“计”

⑺学生练习写“计”

⑻评议学生写的字

文档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第14课

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教学要求:1、教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投影。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话导入2、板书课题,齐读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