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48:20
文档

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摘要: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实行一馆两制;其次要创新管理方式,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依托,提高管理效率;再次要服务创新。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1]。图书馆管理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观念,其次要创新图书馆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第三要创新管理效果”[2]。一、管理
推荐度:
导读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摘要: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实行一馆两制;其次要创新管理方式,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依托,提高管理效率;再次要服务创新。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1]。图书馆管理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观念,其次要创新图书馆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第三要创新管理效果”[2]。一、管理
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摘 要: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实行一馆两制;其次要创新管理方式,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依托,提高管理效率;再次要服务创新。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1]。图书馆管理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观念,其次要创新图书馆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第三要创新管理效果” [2]。一、管理创新:一馆两制现代图书馆是一个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大图书馆体系,必须由传统的、封闭的模式向现代的、开放的模式转变。前副总理指出,“图书馆主要是公益性事业,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适当的产业化经营不但是允许的,也是必要的。要实现以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一指示,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具有非常深远的指导意义。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师生员工,其公益性是不言自明的,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高校办学机制的改革,其读者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细分起来,他们主要有如下几类:一是纸质文献读者。这类读者偏向接受传统的服务,借出和阅读纸质文献,或出于习惯或因为便利、有形可感。这类服务的优点是很直观可感,方便对照比较;投入和服务成本低;缺点是信息量小,转化速度慢,文献污损大,保存难,破损率高。二是电子文献读者。这类读者偏向接受比较现代的服务,借出和阅读电子文献。这类服务的优点是文献轻便,信息量大,保存时间长,不易污损,容易转换;缺点是不直观可感,不方便前后比对;污损后修复困难;文献转换需要一定的技术。三是网络文献读者。这类读者偏向最现代化的服务,要求信息量大且快,转换迅捷,方便携带。缺点是投入成本高,运行和维护需要一定的现代技术支撑。据周带娣、常青对某高校图书馆的师生调查,最受读者欢迎的服务方式是文献书刊借阅服务,占75.1%,其次是电子文献及网络文献[3]。针对不同的读者,高校图书馆可借鉴公共图书馆,创新运行模式,实行 “一馆两制”方式。在保证图书馆对广大师生公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开拓市场化服务渠道,为有个性化需求的用户提供更加精细的高端有偿服务。“图书馆作为图书文献的收藏基地,作为知识、信息的收藏加工传播场所……是集收藏、生产知识和消费知识的信息经济宝库。有用的信息构成了信息的供给属性,使信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商品性相连,知识、信息的供需结合——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在市场交换中实现信息价值,创造财富。随着信息商品的发展,信息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4]。二、管理方式创新: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依托,提高管理效率一切管理思想理念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为了“效益”与“效率”,图书馆也不例外。近年来,许多高校图书馆从几年前的传统管理模式,一跃成为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先驱。工作服务流程产生根本性变化,书目源以电子数据库文档出现,图书的查重只需简单测试数据库记录,电子型的订单制作变得简单方便,财产登记已经自动处理,分类编目只要从网上寻找相同图录拷贝就可以了,卡片打印和管理变得简单化,卡片数量大大减少,流通用计算机后,读者以完全透明的方式从网络检索图书文献,自由出入开架书库,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的利用率。21世纪新型文献载体与现代传媒技术的结合将对图书馆产生非常巨大的空前的影响。据樊亚非研究,现代图书馆要实现下述“七化”:(1)文献载体收藏多样化;(2)文献信息数字化;(3)文献阅读形象化;(4)文献交流网络化;(5)文献管理计算机化;(6)文献资源贮存高密度化;(7)文献服务高效化。如何适应这种趋势将是各高校图书馆管理实践者的一个新课题  [1]。高校图书馆应把创新工作的突破口放在出效益、出成绩的管理创新上,变“封闭管理”为“开放管理”,实现“图书信息管理和服务网络化自动化”、“文献数据网络化自动化”、“多媒体阅览系统网络化自动化” [4]。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信息服务创新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5]。1.创新服务理念。研究表明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管理员占75%[6]。可见,图书馆服务中馆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可能有创新的服务理念。高校图书馆不仅创新服务理念,提供融人性化、科学化、数字网络化的新型图书服务,要实现四变:(1)在文献利用上,变藏为用;(2)在服务时间上,变定为常;(3)在服务对象上,变少为众,可以考虑对社会读者有偿开放;(4)在信息加工上,变浅为深:变浅层次的文献服务为深加工的信息服务。建设区域性联合(联机)编目系统,形成地区联合书目数据库,实现书目数据的共建和共享。2.创新服务内容。(1)提供多层次文献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还要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馆藏文献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并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全文检索、多媒体检索、网络咨询等。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馆藏文献的利用上,多层次揭示文献资源,即将分散在不同载体、不同文种的同一内容或同一主题的知识和信息,加以发掘、集中和整理,编辑成二次文献及各种联合、专题目录等,并建立各种类型书目数据库、计算机检索系统,为读者获取馆藏文献资源提供更多、更快的途径;二是在网上资源的利用上,向读者提供网上查询、网上阅读服务,对网上信息资源进行开发、筛选,及时准确为读者下载有价值的信息,并开发本校教学、科研成果数据库。(2)创建特色数据库。图书馆应该依托自己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深加工,从文献整体提供转向知识单元提供,创建自己的特色品牌,从而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上占有一席之地。建立特色数据库,既要体现自己馆藏资源的特色,又要体现自己技术上的特色。根据自己的馆藏资源,创建出有特色的内容体系,这个内容体系要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使读者在查阅资料时能很方便利用这个特色数据库。技术上的特色表现在,既要有有效的检索规模和功能,又要有多媒体信息。实践证明“有特色、有个性的数据库,才是吸引读者的关键,有规模、有较高检索价值的数据库才是图书馆竞争能力所在” [7]。3.创新服务方式。从传统的服务方式向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转变,实现文献信息传播手段现代化。(1)开展网络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读者可以在网络上同图书管理员进行实时交互式问答。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在线咨询、bbs、博客等现代化手段与工具进行网上参考咨询服务。无论咨询馆员在何时、何地,只要打开任意一台联网的计算机,就可以在网上解答读者的提问,对于那些比较常见的问题,经分析整理后还可以加入常见问题库,放到图书馆主页中供读者随时访问。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倡导并实施的全球数字参考服务—cdrs,便是这种服务的成功范例[8]。(2)提供个性化有偿服务。个性化,即针对每一位读者独特的信息需求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服务。1)服务时间的个性化;2)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能根据读者个人的需求、爱好或特点来开展服务;3)服务内容个性化,所提供的服务是根据用户的特定需要进行的。根据读者的定制提供相应的信息栏目,如美国康奈尔大学mylibrary系统 [9]。高校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为教学科研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高校图书馆应配合教学科研活动开展跟踪服务,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动态了解同行科研工作的进展,对图书、期刊及网络上的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同时编制出专题文摘、索引,及时提供该学科最前沿的文献信息,做到从科研立项到成果鉴定自始至终跟踪服务。高校图书馆还应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毕业设计提供服务。根据毕业生的需求,系统地提供专业书刊文献,检索国内外的有关信息,建立本校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和学位论文。其次,提供信息推介服务。图书馆从读者的注册和调查记录、流通和借阅记录、参考咨询留档、馆际互借记录、电话和邮件服务情况、电子数据库的使用等统计资料中分析读者的信息需求,对集成化信息进行高效率的过滤,即进行“信息分流”,主动向读者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 再次,提供知识决策服务。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最后,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务。传统图书馆主要提供单一的借阅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要求图书馆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来满足师生员工的需求。如上门服务; 预约服务;远程服务。参考文献:[1]  樊亚非.论中国图书馆管理创新[d].湘潭大学,2002:6.[2]  黄宗忠.创新中国图书馆管理[j].图书与情报,1994,(2):1—8.[3]  周带娣,常青.高校图书馆读者文献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1998,(4):69.[4]  刘绍岚.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83—84.[5]  程亚男.再论图书馆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18—21.[6]  胡婷婷.新环境下图书馆服务的创新[c].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下册),2007:201.[7]  朱淑华.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j].图书馆论坛,2001,(1):71—73.[8]  汤凤娟.谈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6).[9]  付立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2001,(3):81.[10]  陈有志,郑章飞.1994年以来中国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3)

文档

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

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摘要:新形势下的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首先是创新管理,实行一馆两制;其次要创新管理方式,以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为依托,提高管理效率;再次要服务创新。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管理图书馆管理创新,是图书馆用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对管理系统或者组织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组合进行重新设计,选择实施与评价以促进图书馆管理系统综合效能不断提高的过程[1]。图书馆管理创新,“首先要创新管理观念,其次要创新图书馆管理的模式与方法,第三要创新管理效果”[2]。一、管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