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是第( )组。
①浏览( liú ) 魁梧( wú ) ②殉难( xún ) 繁衍( yǎn )
③茁壮( zhuó ) 绷带( bēnɡ ) ④磅礴 ( bó ) 瓦砾( lì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是第( )组。
①树冠 鸡冠 ②翘望 翘板 ③屏风 屏息 ④称赞 匀称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第( )个。
①妥协 ②天崖 ③权贵 ④施工
4.根据拼音选择合适的字组成词语,正确的是第( )个。
勉lì ①立 ②厉 ③励 ④利
5.下列词语中“缘”只有一个与“不解之缘”中的“缘”意思相同,是第( )个。
①缘故 ②缘分 ③边缘 ④缘由
6.“丁丁虽然初次参加小品比赛,但表演十分自然。”这句话中“自然”的意思是第( )个。
①自然界。 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
③表示理所当然。 ④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7.最美妈妈吴菊萍看到两岁女童妞妞从10层高楼坠落下来,她毫不犹豫地伸出了双手……如果用一个四字词语形容当时的危急时刻,最恰当的是第( )个。
①心急如火 ②千钧一发 ③舍己为人 ④迫不及待
8.选择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颂 诵 祥 详
一位慈 的老人正在吟 一首赞 梅花的诗词。我端 着他,不由得也跟着默念起来。
9.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jiǎn pǔ dànɡ dí qì ɡài yōu jìnɡ
zǔ náo rěn rǔ fù zhònɡ
10.根据“载”字在《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回答下列问题。
载zàiㄗㄞ①用交通工具装:装~∣~货∣~重汽车∣满~而归。②充满:怨声~道∣风雨~途。③载……载……,用在动词前,表示两个动词同时进行:~歌~舞。④姓。
另见620页zǎi。
载zǎiㄗㄞ①年:一年半~。②记在书报上(连记-):登~∣刊~∣转~∣~入史册。
另见621页zài。
(1)“中国奥运史册中记载了众多运动健儿的拼搏历程。”这句话中,“载”字的读音是 ;意思是 。
(2)“出租车拒载行为伤害乘客利益,影响城市形象。”这句话中,“载”字的读音是 ;意思是 。
第二部分 阅读与积累
11.今年的国庆节,天安门广场摆放了装满各色鲜花的巨型花篮。请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这美丽的花篮。
12.国学大师季羡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自我评价却十分低调。他常说:“不要提什么‘国学大师’,我不过是个杂家,一个杂牌军而已。”如果用一句最恰当的名言赞誉季老的品格,你会选第( )项。
①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②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③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13.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诗句。(三句中任选两句即可)
(1)随风潜入夜, 。
(2) , 不教胡马度阴山。
(3) , 同到牵牛织女家。
14.请你给下面的图配上合适的古诗句。
, 。
(一)
请你仔细阅读资料,完成下面的题目。
小明的妈妈为自己办理了一张公园游览年票,其内容如下:
妈妈的照片
15.根据公园游览年票的相关内容,填写表格。
| 序号 | 观 点 | 判断正误 | 说明理由 |
| 1 | 小明的妈妈不能使用这张年票乘公交车。 | ||
| 2 | 妈妈要去圆明园游览,随身携带这张年票,准备进门时使用。 | ||
| 3 | 来年1月16日,妈妈去大观园参观,可以使用这张年票。 |
________
(二)藕汤的味道
①我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wēi)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
②一直都很想喝母亲在炉子上煨出来的藕汤。我喝过许多汤,都香不过母亲煨的藕汤。那浓稠的汤,烂烂的藕,还有杂骨的香,一想起来就让我舌上生津,垂涎欲滴。无论走到哪里,母亲煨的藕汤常留在我的记忆里。
③小时候,不管家里多穷,母亲每个月都要煨上一大锅藕汤。藕是父亲下湖采的野生藕,有一丝清甜的味道。没钱买排骨,母亲总是买没肉的杂骨,煨过一次藕汤后,就将里面的骨头捞出来放好,留着下一次煨汤时再用。这样一来,一堆杂骨可以煨上两到三次藕汤。
④有一年秋天,母亲给我们交了学杂费后,再也拿不出钱来买杂骨了。一连三个多月,家里闻不到藕汤的香味。一天,为了喝到藕汤,我说什么也不肯吃饭。父亲见我如此不懂事,火冒三丈,将我按在板凳上打了一顿。边打边说,母亲腰疼多日无钱看病,你还要喝藕汤。我嚎啕大哭,哭声惊动了在菜园里忙活的母亲。她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来,将我护在身后……
⑤第二天放学回家,一进门,就闻到久违的藕汤香味。母亲见我进门,马上给我盛了满满一碗。这次的藕汤里,居然有一块一块的排骨,还飘着一股浓浓的肉香味儿。我贪婪地吃了起来。转眼间,一大碗排骨藕汤就被我吃得干干净净。那天,母亲坐在桌边看着我喝汤,眼神里满是慈爱和欣慰。晚上,我起床上厕所时,听到父亲在房里叹气:“唉!你这又是何苦呢?把耳环都卖了,这可是你唯一的首饰啊!”
⑥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我不敢再找母亲要藕汤喝。每次看到母亲空荡荡的耳垂,我的心里就格外难受。母亲却还是一如往日,每个月都会给我们煨上一大锅藕汤,有时是杂骨,有时是排骨。每次,我喝汤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滋味。
⑦如今,条件好多了,家里经常煨藕汤,但我却一直找不到母亲煨出的藕汤里那种特殊的味道。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
⑧就这样,我一生的时光都生活在这浓浓的藕汤里。那特殊的味道,我怎么能忘记呢?
17.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贪婪:
垂涎欲滴:
18.请在第②自然段中找到直接描写藕汤非常好喝的句子,把它抄写在答题卡上。
19.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是第( )个。
①小时候,我的家里很穷,很少能喝上藕汤,但是母亲每个月都买杂骨为我炖汤。
②小时候,妈妈为了买杂骨给我煨藕汤,她卖掉了自己唯一的首饰——一对耳环。
③小时候,母亲每月都给我煨藕汤,甚至为此卖掉耳环,藕汤的滋味伴随我成长。
④就这样,我一生的时光,都生活在浓浓的藕汤里,那特殊的味道令我永生不忘。
20.文章前后两次都写到“每次回老家,给母亲打过电话后,我就知道母亲一定会提前给我煨好藕汤,等着我千里迢迢地来到她的身边。”这样写的作用是第( )个 。
①前后呼应 ②总结全文 ③承上启下 ④侧面描写
21.文章第⑥自然段中“我喝汤的时候,总觉得有一种酸酸的滋味。”请联系文章内容写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22.文章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生动刻画了母亲的形象,请结合句中的词语把这样写的好处批注在答题卡上。
23.文中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短文内容至少说明两点理由。
(三)北极海域的独角鲸
①独角鲸是一种体形奇特的小型齿鲸。它们出生时体长约1.6米,体重约80千克;成年时体长大致4.5米,体重大概在800~1600千克之间。独角鲸的外形像圆滚滚的鱼雷,上唇有一根长长的牙,像角一样,独角鲸因此而得名。
②独角鲸可以在海里以近乎垂直的角度下潜大约900米,而且每天多次重复这样的动作,是海洋里的潜水高手。独角鲸能发出滴答声、尖叫声,还会吹口哨来沟通或导航。它们吃鱼、乌贼、虾及其他海洋生物。独角鲸的寿命最长约有50岁。
③独角鲸是群居动物,有雌雄之分。它们常常是雌雄和幼鲸一起活动,从数头到十几头不等,有时也有数百头乃至数千头独角鲸聚成一群。每年当冰雪消融以后,独角鲸会成群结队地进入海湾觅食、嬉戏。
④独角鲸和北极熊一样,主要生活在大西洋的北端和北冰洋海域,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北极物种,它的命运和冰息息相关。据科学考证,独角鲸大约生活在5万年前,那时地球还处于上个冰川期。目前,地球上独角鲸的数量极少,再加上海冰的减少和当地人的捕猎,导致独角鲸濒临灭绝。国际捕鲸委员会已经加强了对独角鲸的保护,让这一珍稀物种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美丽的地球。
24.在下面的几句话中,符合短文意思的画“√”,不符合的画“×”。
①独角鲸的寿命最长50岁。 ( )
②独角鲸出生时体重大概在800~1600千克之间。 ( )
③独角鲸是一种体形奇特的小型齿鲸,成年时体长约1.6米。( )
④独角鲸是最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北极物种。 ( )
25.第①自然段画横线的语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
26.短文的表达顺序是第( )个。
①先总述再分述 ②按时间顺序叙述 ③先分述再总述 ④按不同方面叙述
27.请结合短文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一则保护独角鲸的广告宣传语。(不超过20字)
28.从下面两个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写一篇习作。
题目一:_______,真值得我学习
提示:生活中,有许多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物。如:爱岗敬业的父母,认真负责的老师,热爱集体的同学,助人为乐的邻居……请你从自己身边选择一位值得学习的人,用一件事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正确。
题目二:十年后的我
再过十年,你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十年后的你将是怎样的?请你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详有略。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