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冲刺】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眼睛到手机的距离大约是( )
A.25mm .25cm .25dm .2.5m
2.老师鼓励你要大声发言,这是提高声音的( )
A.响度 .频率 .音调 .音色
3.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所用的电磁波频率为2.4~2.48×109Hz,图是电磁波图,则蓝牙通信的电磁波( )
A.是蓝光 .能传递信息
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红外线大
4.体育频道转播的象棋大赛,棋子被吸附在竖直放置的磁性棋盘上保持静止,如图所示,此时棋子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竖直向上,大小小于它的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C.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它的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大小大于它的重力
5.下表为不同气压下水的沸点:
| p/(×105Pa) | 0.98 | 1.01 | 1.13 | 1.29 | 1.48 | 1.69 | 1.80 | 2.05 |
| t/℃ | 99 | 100 | 103 | 107 | 111 | 115 | 117 | 121 |
A.可达100℃ .可达115℃ .可达121℃ .不确定
6.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一“罩”难求。一般医用口罩至少要有三层,外层需要阻挡外界空气中的灰层、细菌、唾沫等飞溅物,中间层经过静电处理,可以阻挡细菌等微小颗粒(潮湿环境中会失去静电),内层要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水汽、飞沫等。某口罩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口罩潮湿后防护能力降低 .佩戴口罩时应该使白色吸水无纺布朝外
C.口罩的中间层静电熔喷布能吸引小磁针 .佩戴口罩后内层潮湿是呼出的水蒸气升华形成
7.“木桶理论”指出木桶能盛下水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如图将水注进水平面的木桶时,水对木桶底部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 )
A.最大压强由最长木板决定 .木桶的质量决定压强大小
C.木桶的底面积决定压强大小 .补齐短木板能增加最大压强
8.下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 )
A.L1的电阻比L2大
B.L1两端的电压比L2大
C.若L1灯丝烧断,L2两端电压不变
D.若L2灯丝烧断,通过L1的电流变大
9.如图所示,磁感线竖直向下,AB棒运动,电流表指针偏转,则( )
A.U型磁铁上端是S极 .AB棒可能是竖直方向运动
C.此过程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路有电流说明磁能生电
10.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
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
11.网球落地后弹起又落地,最终停在地面,则( )
A.小球速度一直增加 .小球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力平衡
12.如图装置,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两试管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t1时间,甲吸收热量多 .甲的比热容大
C.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收热量多 .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比乙多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装置,按压前,瓶里的压强______大气压。用力按压泵头时,洗手液被挤出,说明储液腔内气体压强______洗手液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储液腔内的气体压强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14.小丽周末和家人骑共享单车去绿道游玩,同时用手机记录路程和时间如下表:
| 记录手机时间 | 10:00 | 10:10 | 10:20 | 10:30 | 10:40 | 10:50 |
| 路程(km) | 0 | 1.5 | 3 | 3 | 5 | 6 |
(2)10:20~10:30,单车相对于地面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3)10:30~10:40,单车匀速下坡,此时单车动能______,机械能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4)10:00~10:20的平均速度为v1,10:30~10:50的平均速度为v2,则v1______v2(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15.如图所示,一个人先后用30N的力将1kg或2kg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2米:
(1)为了计算力做功的大小,需要______公式,W光滑水平面=______J,W粗糙斜面=______J;
(2)移动中,同样粗糙的水平面与斜面比较摩擦力,f水平______f斜面(选填“等于”、“不等于”),原因:______。
三、综合题
16.俯卧撑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如图所示A为重心,O为支点,支撑点B,手臂垂直。画出动力(支撑力)的方向;
(_______)
动力臂是______m。假如人的体重是500N,则撑力是______N。
17.如图为一辆汽车的俯视示意图。O点为司机眼部所在位置,司机在右侧的后视镜AB(看作平面镜)中能看到车尾C点:
(1)画出司机眼睛O看到C点的光路图;
(_______)
(2)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会升温。常用防冻液(水与防冻原液混合)进行冷却,防冻原液不易蒸发。防冻原液含量越高比热容会越小。下表是防冻原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时,混合液的凝固点和沸点(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原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 防冻原液含量(%)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 混合液的凝固点(℃) | -17 | -28 | -37 | -49 | -48 | -46 |
| 混合液的沸点(℃) | 103 | 104 | 107 | 111 | 117 | 124 |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
②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中防冻液含量越高越好。这种说法对吗?______,其理由是______;
③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______。
18.同学正在游乐场观察一位小朋友荡秋千,他注意到:小朋友从A到C,C到A来回摆动时,每一次摆动的时间似乎相等:
(1)为了验证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该同学制作了单摆实验模拟了小朋友荡秋千的过程。如图所示,测试时间的工具是______。实验中比较______与______两段时间是否相等;
(2)从A到C点,画出单摆的小球在C点时的受力示意图。
(______)
四、计算题
19.重104N的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运动,汽车牵引力功率9.2kW,其汽油发动机效率为20%(汽油热值是4.6×107J/kg):
(1)以点代车,画出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
(2)若汽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小轿车对地面多大压强?
(3)求汽车运动100s内,发动机消耗多少汽油质量?
五、实验题
20.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改变R1阻值,在表中记下几组电流表、电压表的读数。坐标图中已作出R2的U-I图线:
| 电流/A | 0.1 | 0.3 | 0.4 | 0.5 |
| 电压/V | 2.5 | 1.5 | 1.0 | 0.5 |
(2)根据表数据在坐标中描点并连线;
(_______)
(3)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时,R2的电阻是多少______?UDF是多少_____?
(4)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R1与R2总电功率是多少____?
21.下面是同学们做过的一些物理实验情景图,请你对这些实验现象分别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1)图甲:闭合开关,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______;
(2)图乙:迅速击打硬纸板,板上的鸡蛋落入杯中。说明______。
22.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中,同学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所示,请你用画线代表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并在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_______)
(1)正确连接电路后,一同学先后测出甲、乙两组电流数据,I甲=______A,I乙=______A。从甲到乙电流变化可以判断,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滑动了;
(2)移动滑动变阻器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变化,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经检查发现是电路连接有问题,原因是______。
23.“汤圆熟了的时候它会浮起来”,小明通过实验观察煮汤圆的过程,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和实验现象,(汤圆加热后,由于内部空气受热膨胀等原因使其体积变大,g取10N/kg):
| 加热时间t/min | 1 | 2 | 3 | 4 |
| 汤圆质量m/g | 15 | 18 | 20 | 20 |
| 汤圆在水中的位置 | ||||
| 沉底 | 上浮 | 上浮 | 漂浮 |
(2)汤圆在第3min时的浮力______第1min时的浮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判断依据:___________;
(3)t=4min汤圆漂浮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24.小明使用斜面将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对此他猜想:“提升物体离地面一定高度时,斜面坡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除了图上的器材,还需要补充______(实验仪器);
(2)请写出实验步骤: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实验过程,用所测得物理量表示斜面的机械效率(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
参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人的眼睛到手机的距离大约是,不会是25mm这么小,也不会是2.5m这么大。
故选B。
2.A
【解析】
【分析】
【详解】
响度和振幅有关,音调和频率有关,音色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大声发言,则发声体的振幅大,响度大,这是提高声音的响度。
故选A。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蓝牙通信的电磁波其频率不在可见光范围之内,它不是蓝光,A项不合题意;
B.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蓝牙通信的电磁波是能够传递信息,选项B符合题意;
C.蓝牙通信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不是340m/s,C项不合题意;
D.蓝牙通信的电磁波和红外线都是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D项不合题意。
故选B。
4.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棋子保持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那么肯定有竖直向上的力作用,这个力就是摩擦力,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
故选C。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压力锅工作时锅内气体压强最大可达1.69×105Pa,对应表格可看到,这时水的沸点是115℃,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也就是锅内水的最高温度可达115℃。
故选B。
6.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潮湿环境中会失去静电,口罩潮湿后,会失去静电,中间层不可以阻挡细菌等微小颗粒, 口罩防护能力降低,A正确;
B.由题意可知,内层要吸收佩戴者呼出的水汽、飞沫等,那么白色吸水无纺布应该是内层,有吸水能力,佩戴口罩时应该使白色吸水无纺布朝内,B错误;
C.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中间层静电熔喷布能吸引细菌等微小颗粒,但它不是磁体,不能吸引小磁针,C错误;
D.佩戴口罩后内层潮湿是呼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错误。
故选A。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可知,液体高度越高,其压强越大,所以最大压强由最短木板决定,不是最长木板,超过最短木板的高度,水会流出来,A错误;
B.木桶的质量与水对木桶底部的压强没有任何关系,B错误;
C.根据可知,木桶的最短木板高度决定压强的大小,与木桶的底面积无关,C错误;
D.补齐短木板能使水的高度变高,根据可知,能增大水的压强,即补齐短木板能增加最大压强,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
【分析】
【详解】
B.分析电路图可得,两灯泡的连接方式为并联,故两端的电压应该相等,选项B不符合题意;
A.闭合开关,灯泡L1比灯泡L2亮,由
得
所以L1的电阻比L2小;选项A不符合题意;
C.由并联电路互不影响得若L1灯丝烧断,L2两端电压不变;选项C符合题意;
D.若灯L2灯丝烧断,通过L1的电流不变;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看到,磁感线从上到下,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所以U型磁铁上端是N极,A项不合题意;
B.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才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AB 棒是竖直方向运动的,棒不会产生电流,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这与题意不符合,所以AB棒不可能是竖直方向运动,B项不合题意;
C.这个过程由于AB 棒运动而产生电流,这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C项不合题意;
D.AB 棒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这说明磁能生电,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观察图像,物距大于像距,说明物距大于二倍的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能在光屏上成像为实像,而要成放大的实像,就要使物距在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就会 移动到二倍焦距以外.也就是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详解】
A.物近像近无法成清晰的像.
B.物近像远,可能成清晰的像,B对.
C.只改变物距而不改变像距无法成清晰的像.
D.是物远像近,不可能成放大的像.
1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网球落地后弹起,网球的速度在变小,小球的速度不是一直在增加,A项不合题意;
B.小球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不是全部转化为动能,因为小球与空气有摩擦,部分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内能,B项不合题意;
C.小球在运动过程中,与空气有摩擦,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选项C符合题意;
D.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的重力大于空气摩擦力,受力不平衡,D项不合题意。
故选C。
12.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加热t1时间,加热相同的时间,同一个红外加热器,甲、乙吸收热量相同,A错误;
B.从图中的坐标轴可看到,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两液体质量也相同,根据可知,甲的温度变化量较大,那么甲的比热容较小,B错误;
C.从图中的坐标轴可看到,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乙加热的时间更长,那么乙吸收的热量更多,C错误;
D.从图中的坐标轴可看到,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甲升温比乙多,D正确。
故选D。
13.等于 小于 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按压前,瓶里的洗手液没有流出来,这说明了瓶里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2][3]用力按压泵头时,洗手液被挤出,说明储液腔内气体压强小于洗手液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储液腔内的气体压强小于大气压。
14.2.5 静止 不变 变小 等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表中数据可看到,10:00~10:10,单车走过的路程是
经历的时间是,单车的平均速度是
单车的平均速度是。
(2)[2]从表中数据可看到,10:20~10:30,单车走过的路程不变,都是3km,这说明这段时间单车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3)[3]单车匀速下坡,速度大小不变,自身质量也不变,那么这个过程动能是不变的。
[4]单车匀速下坡这个过程中,单车所处的高度在变小,自身质量不变,那么重力势能是在变小的,动能不变,机械能大小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则机械能在变小。
(4)[5]由题意可知,10:00~10:20和10:30~10:50这两个时间段走过的路程都是3km,经历的时间都是20min,根据可知,这两个时间段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即。
15. 60 60 不等于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在水平面上与在斜面上压力的大小不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所以为了计算力做功的大小,需要公式。
[2]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推力,移动的距离,那么在光滑水平面上推力做的功
在光滑水平面上推力做的功是60J。
[3]同理,在粗糙斜面上推力做的功
在粗糙斜面上推力做的功是60J。
(2)[4][5]同样粗糙的水平面与斜面比较摩擦力,这两个摩擦力大小不等;因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在水平面上与在斜面上压力的大小不等。
16. 1.5 300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动力作用点在B点,力方向竖直向上,动力方向如下图所示。
[2]动力臂是支点O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从图中可看到,动力臂的大小
动力臂是1.5m。
[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解得撑力是
撑力是300N。
17. D 不对 防冻原液含量越高比热容越小,根据可知,在相同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下,比热容小,吸收的热量也小,不利于汽车散热 升高 长时间使用后水容易蒸发,防冻原液不易蒸发,防冻原液含量变大,从数据看沸点升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作出车尾点在平面镜中的像,连结,交于平面镜,再连接车尾C点和平面镜,连接司机眼部O点和平面镜,即可得到司机眼睛O看到C点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2)[2]从表中可以看到,防冻原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 80%,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先降低后升高。
故选D。
[3][4]这种说法不对;其理由是防冻原液含量越高比热容越小,根据可知,在相同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下,比热容小,吸收的热量也小,不利于汽车散热。
[5][6]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升高;长时间使用后水容易蒸发,防冻原液不易蒸发,防冻原液含量变大,从数据看沸点升高。
18.秒表 A到C C到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由题意可知,测试时间的工具可以是秒表。
[2][3]为了验证每一次摆动的时间是否相等,可以比较A到C与C到A两段时间是否相等。
(2)[4]从A到C点,小球在C点时受到重力的作用,方向竖直向下,还有绳子的拉力作用,方向沿绳子的方向向上,作用点都在小球的重心,单摆的小球在C点时的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9.(1);(2);(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它受到牵引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牵引力方向向左,摩擦力方向向右,这两个力大小相等,受力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2)由题意可知,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力
汽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
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
(3)汽车牵引力功率是9.2kW,那么汽车运动100s,牵引力做的功是
其汽油发动机效率为20%,发动机所做的总功符合关系式
解得
根据可知,汽车运动100s内,发动机消耗汽油质量
汽车运动100s内,发动机消耗汽油质量是。
答:(1)以点代车,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如图所示;(2)若汽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小轿车对地面的压强是;(3)汽车运动100s内,发动机消耗汽油质量是。
20.相等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改变R1阻值过程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始终保持相等。
(2)[3]根据表中4组数据在表格上描点,并连线,如下图所示。
(3)[4]从坐标图可看到,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时,R2的电压是0.25V,根据可知,R2的电阻是
R2的电阻是。
[5]从电路图可看到,UDF的大小等于电阻R1、R2的电压之和,所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时
UDF是。
(4)[6]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从表中数据可看到,这时电阻R1、R2的电压分别是1.5V、0.75V,R1与R2总电功率是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R1与R2总电功率是。
21.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鸡蛋具有惯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闭合开关,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小磁针附近存在磁场,而导线中有电流,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
(2)[2]由题意可知,迅速击打硬纸板,硬纸板受到力的作用而飞出去,而鸡蛋由于惯性保持静止状态,并由于重力的作用而下落到杯中;这说明了鸡蛋具有惯性。
22. 0.2 0.3 左 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两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需要知道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所以应该把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电压表量程选择0~15V量程,实物图连接如下图所示;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流过开关、滑动变阻器、灯泡、电流表,最后回负极,电压表并联在灯泡两端,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1)[2][3]从实物图可以看到,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那么甲、乙两图的电流数据是,。
[4]从甲到乙电流变化,电流是变大的,根据可知,电路的总电阻在变小,那么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在变小,可以判断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滑动了。
(2)[5]由题意可知,可能是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和灯泡两端,这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时,电路的总电阻在变化,电路中的电流也在变化,电流表示数会变化,电压表示数几乎不变。
23.小于 大于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汤圆的体积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那么汤圆在第3min时的浮力较大 0.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t=1min时,汤圆沉底,这说明了汤圆受到浮力和容器对它向上的支持力,还有重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汤圆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2)[2][3]汤圆在第3min时的浮力大于第1min时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汤圆的体积变大,那么汤圆在第3min时的浮力较大。
(3)[4]t=4min汤圆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重力,其质量是20g,那么受到的浮力
t=4min汤圆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2N。
24.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除了图上的器材,还需要补充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用刻度尺测斜面的长度和物体离地面高度,用测力计测量滑块的重力和拉滑块的拉力。
(2)[2]第一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的重力;第二步:用木块撑起长木板一定的坡度,刻度尺测出这时斜面顶端的高度;第三步: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滑块,从斜面的底端到顶端,得到测力计的示数;第四步:用刻度尺测量斜面底端到顶端的长度;第五步:增大斜面的坡度,用测力计匀速拉动滑块,从斜面的底端到相同的高度位置,测出这个高度对应的斜面长度,并得到测力计的示数;第六步:再增大斜面的坡度,得到第五步一样的数据。
(3)[3]由上述可知,斜面所做的有用功,斜面所做的总功,那么可得到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