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隆森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019-01
1 平喘药物
功效:
可以对支气管哮喘起到改善、消除或预防作用。
适用范围:
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
分类:
主要包含肾上腺素受体激动类、茶碱类、肾上腺皮质激素类等。
1.1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1.1 作用机理:
①通过对肾上腺素β2受体进行激动,将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进而升高细胞cMAP浓度,使Ca2+水平降低,起到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实现缓解哮喘的目的。
②可激动α受体,收缩呼吸道粘膜血管,缓解粘膜水肿情况,缓解起到阻塞情况。
③可激动肥大细胞膜上的β受体,对过敏介质释放进行抑制,进而起到防止过敏性哮喘的作用。
1.1.2 不良反应:
长时间应用此类平喘药物可减少平滑肌细胞上的β2受体数目,致使疗效减退,导致哮喘加剧。
1.1.3 注意事项:
切不可持续长时间应用。
1.1.4 常见药物
①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可激动α和β受体,具有较强平喘作用。
不良反应:因可激动心脏β1受体导致心动过快,引发心律失常;还可激动血管α受体,增高收缩压,对心脏造成更严重影响,因此不宜常用。
用法:急性哮喘患者可皮下注射该药物,几分钟即可见药效,并可持续作用1-2h。
②异丙肾上腺素
作用机制:即喘息定,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显著激动β1和β2受体,但无法激动α受体,因此,可有效对支气管平滑肌起到松弛作用。
用法:口服无效果,行吸入治疗可于1分钟内起效,药效可维持1-2h。
不良反应:
因激动β1受体使得心脏兴奋可导致心率加快、心悸等;因激动骨骼肌上的β2受体可引发肌震颤现象;长时间、反复使用本药物可降低平喘效果,但并未减低对心脏的药物反应,因此若随意增加剂量,可加重心律失常情况,引发室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若患者缺氧严重,更易对心肌造成严重伤害,应引起重视。
③麻黄碱
与肾上腺素具有相似作用,但效果较弱,该药物多行口服治疗,起效慢,但效果温和且持久。该药物可对中枢神经起到兴奋作用,使得患者失眠,因此不予单独舒勇,一般多与其他药物共同使用来治疗轻症哮喘等。
④沙丁胺醇
作用机制:即舒瑞灵,其激活β2受体的能力要与激活β1受体的能力强,但无法激活α受体,因此具有与异丙肾上腺素相似的平喘作用,但其兴奋心脏的作用低于异丙肾上腺素;可持久且强效作用于支气管扩张,但较少影响心血管系统,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安全的平喘药物之一。
用法:行口服治疗,半小时即可起效,2-3h时药效达最大,药效可持续4-6h;行吸入治疗,5min起效,1-1.5h时药效达最大,药效可持续3-4h。
不良反应:
恶心、多汗、头晕、心悸、肌肉震颤等为主要不良反应。
1.2 茶碱类药物
包括茶碱、氨茶碱。
1.2.1 适用范围
①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
用氨茶碱缓慢静脉注射可治疗急性哮喘病,该方法可起到减轻气道痉挛、通气的作用;还可用于预防及维持慢性哮喘病治疗;若患者为长期持续哮喘,机体可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进而不断释放肾上腺素,导致气道β受体无法及时感知肾上腺素,从而无法有效起到平喘效果,若与茶碱类药物共用,可提升平喘效果。
②适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长时间使用可有效缓解患者气促情况,提高肺功能。
③也适用于心源性哮喘患者。
1.2.2 不良反应
茶碱类平喘药物舒张平滑肌的正常血浆浓度为10-20µg/ml,若患者血浆浓度超过20µg/ml,就有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焦躁、头疼、失眠等程度不一的毒物反应,部分患者甚至可表现为昏迷、惊厥、心律失常等症状,若浓度过高甚至可使得患者突发死亡。因此,在患者出现轻度毒物反应后,就应暂停用药行急救处理。若需行茶碱类药物治疗,一定要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期间血药浓度,并及时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以免引发毒性反应。
1.3 M受体阻断药
1.3.1 异丙溴托铵
是阿托品的异丙基衍生物,主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治疗。可灵活选择呼吸道平滑肌。该类平喘药物若通过雾化吸入,不易为气道吸收;若通过口服治疗,不易为消化道吸收,一般多直接作用于舒张平滑肌,因此较难对患者造成全身影响,更不会影响痰液分泌,安全性较高。
1.4 糖皮质激素类
最有效,且最为常用的治疗哮喘的药物。
作用机制:具有抗过敏、抗炎作用,可有效消除呼吸道炎症。
1.4.1 倍氯米松
功效:地塞米松衍生物,局部抗炎效果显著好于地塞米松,可经气雾吸入,直接作用于气道,起到平喘、抗炎效果,且不易导致患者出现全身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用法:0.4g/d,用药10d后药效最大,因此须提前用药。
适宜人群:即便长期应用也不会抑制肾上腺皮质形成,若治疗中度或重度哮喘患者可行长期低剂量或短期高剂量治疗。
不适用人群:若哮喘持续状态患者无法吸入足够气雾,则不会形成有效治疗,因此不推薦使用。
不良反应:长期吸入可导致患者口腔霉菌感染,可通过多漱口来改善。
1.4.2 布地奈德
具有局部抗炎功效,与倍氯米松一样并不会引发全身性不良反应,主要用于哮喘防治。
2 镇痛药物
可对咳嗽反射进行抑制的药物。
2.1 可待因
具有较高镇咳作用,且可高度选择咳嗽中枢,无论剂量多少都不会对阻碍患者呼吸,与吗啡相较,具有较低成瘾性,镇咳效果颇佳。
适用于剧烈刺激性干咳患者及中度咳嗽引发的疼痛患者。
用药后药效可持续4-6h。
若过量可兴奋中枢神经,长期服用也可成瘾,因此应控制使用。
2.2 喷托维林
可选择性抑制咳嗽中枢,并起到局部麻醉效果,抑制呼吸道感受器,并对支气管平滑肌起到松弛作用。
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咳嗽。
用药后可偶有轻度头疼、头晕、恶心、口感等情况出现。
青光眼患者不可使用该药物。
2.3 右美沙芬
中枢性镇咳药,无成瘾性,不抑制呼吸,不良反应较少。
3 祛痰药物
能使痰液变稀,易于排出的药物。
3.1 氯化铵
多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可刺激胃粘膜而起到祛痰作用,大龄服用可酸中毒,溃疡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3.2 乙酰半胱氨酸
行吸入时适用于咳痰困难者、粘痰阻塞气道者,可引发支气管痉挛,因此支气管哮喘患者应慎用。
3.3 溴己新
除了祛痰外,还具有镇咳作用,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患者,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胃部不适等情况,溃疡及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