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2 10:49:56
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1、容积率又称之为(A)A.建筑面积毛密度B.建筑密度C.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D.主建筑面积净密度2、柯布西耶的( C )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A、明天城市B、未来城市C、光辉城市D、现代城市3、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C)不正确。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4、城市给
推荐度:
导读单项选择题1、容积率又称之为(A)A.建筑面积毛密度B.建筑密度C.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D.主建筑面积净密度2、柯布西耶的( C )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A、明天城市B、未来城市C、光辉城市D、现代城市3、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C)不正确。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4、城市给
单项选择题

1、容积率又称之为( A   )

A. 建筑面积毛密度         B. 建筑密度

C. 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     D. 主建筑面积净密度

2、柯布西耶的(  C   )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

A、明天城市               B、未来城市

C、光辉城市               D、现代城市

3、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  C  )不正确。

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

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

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

4、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  A   )等组成。

A、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

B、取水工程、排放工程

C、取水工程、污水处理、净水工程  

D、取水工程、污水处理、排放工程

5、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合理规划城市各项用地和布置各项工程建设,可以(  B  ),便于城市管理。

A、节约土地,节约水源

B、节约土地,减少土石方工程

C、节约水源,减少土石方工程 

D、充分改善城市的环境

6、城市布局有多种空间结构形态,最基本的形态可分为(  B  )两种。

A、集中式和放射式

B、集中式和分散式

C、环式和带式

D、星座式和分散式

7、中心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中心,必须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能在多种职能,尤其是( A  )上综合发挥中心作用的城市或城镇群。

A、经济职能 

B、政治职能

C、文化职能 

D、A、B和C

8、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的比例为(  C   )。

A、1:5000

B、1:3000 

C、1:2000~1:1000 

D、1:2000~1:500

9、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用地分类应(  D  )。

A、以大类为主,中类为辅

B、以中类为主,小类为辅

C、分至中类

D、分至小类

10城市的(D )是指城市中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控制线

A. 绿线          B.蓝线

C.道路红线       D.紫线

11、我国的城市规划的作用是通过( C  )来保证。

A:各城市地方规划法    B:国家城市规划法    C:一书两证    D:一书三证

12、“小区规划”理论是在( B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马丘比丘宣言”                B、“邻里单位”理论

C、“有机疏散”理论                D、“卫星城”理论

13、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中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的代码为( C    )。

A.M             B. G             C.U          D. R

14、城市用地自然条件分析.不含下列哪一项( D  )。

A.地质条件                        B.气候条件

C.地形条件                        D.基础设施条件

15、编制城市规划一般分哪两个规划阶段(C  )。

A.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规划           B.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C.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D.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

16、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D  )。

A.3年                            B. 5年

C.10年                           D.20年

17、城市一般认为干道的恰当间距为(  A )m。

A.600-1000              B.700-1200    

C.600-1200              D.800-1200 

18、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中居住用地的代码为( D )。

A.M             B. G             C.U          D. R

19、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制度必需坚持( D  )。

A.城市审批即可

B.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即可

C. 分级审批制度

D.严格的分级审批制度

20、就某一具体地块而言,它的区位就是指( D   )。

A.它在城市内的地位

B.它在道路交通网中的具体节点位置

C.以经纬度表示的地理位置

D.它的空间位置及其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21、在我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中,居住小区中道路用地控制指标为(  B  )。

A.8-15 %      B.9-17%  

C.10-15%      D.5-15%

22、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应该与下列哪项直接对应( C  )。

A.居住区的区位           B.居住区的总建筑面积

C.居住区人口规模         D.上一层次规划

23、下列哪项是中高层住宅的层数( A  )。

A.7-9层            B.10-11层 

C.11~12层          D.12-16层

24、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B   )。

A、以教堂为城市的中心  

B、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C、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D、以广场、铜像、纪功柱为核心

25、在我国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中,居住小区中公共绿地控制指标为(  B   )。

A.7.5-18%                        B.5-15%

C. 15-30%                        D.10-25%

26、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工作成果不包括(   C   )。

A、用地布局

B、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C、建筑物后退红线距离的规定

D、竖向规划

27、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是(  C    )。

A、城市用土规模

B、工业用地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居住用地

28、《雅典宪章》中提出的城市四大功能分区为(   A   )。

A、居住、工作、交通、游憩 

B、工作、防御、居住、交通

C、居住、工作、商业、交通 

D、防御、经济、居住、游憩

29、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是(   A   )。

A、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与管理

B、城市未来空间的架构和引导

C、城市土地的使用、分配和开发

D、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管理以及土地的分配、开发

30、城市详细规划分为(  C  )

A、理论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B、阶段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

C、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D、理论性详细规划和阶段性详细规划

31、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布局时,通常把工业区按当地盛行风向布置于生活居住区的(  B   )。

A、上风向   

B、下风向

C、夏季最小风频的下风

D、边缘

32、城市道路按国标分类为(   D )。

A、高速路、快速路、中速路、慢速路

B、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C、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D、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3.中世纪的欧洲城市的典型格局是 (  A   )。

  A.以教堂为城市中心      B.以广场、铜像和纪功柱为城市核心

  C.构图严谨的广场街道    D.以广场和公共建筑为城市核心

34.城市用地中道路广场用地一般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 (   A  )。

  A.8%~15%              B.15%~25%

C.8%~25%              D.25%~38%

35、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内容为 (    C   )。

    A.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的主要图纸

    B.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主要图纸、总规阶段各项专业规划图纸

    C.总体规划文本和附件、总体规划主要图纸

D.总体规划纲要、总体规划文本、总体规划主要图纸

名词解释

1、城市规划: 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城市性质: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3、城市规模: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4、容积率: 即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总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

5、城市发展战略: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6、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7、城市化: 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化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8、历史文化名城: 经或省级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意义的城市。

9、城市设计: 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简答:

1、简述城市化的含义,城市化水平的度量及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并绘制城市化发展的S曲线。

答:城市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历史过程:

   (1)初期阶段 —— 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 ——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市化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 —— 农业现代化基本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一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                                                 

                               

2、简述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的概念及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类。

建设用地适用性评定:以用地为基础,综合各项用地自然条件以及整备用地的工程措施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对用地质量进行的评价。 

用地适用性评定将用地分为三类用地:

一类用地:适合建设用地; 

二类用地:需采取一定工程措施; 

三类用地:不适宜修建用地。 

3、简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及主要内容。

答: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上一层次规划为依据,将城市建设的各项物质要素在当前拟建设开发的地区进行空间布置。它是直接联系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                              

   (2)做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4)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5)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6)竖向规划设计;                                                   

   (7)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效益投资。

4、简述雅典宪章的主要论点及其历史意义。

答: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追随现代建筑运动而展开,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主题“功能城市”—发表《雅典宪章》—由现代建筑运动的建筑师所制定的反映现代建筑运动对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认识和思想观点。                       

    从对城市整体的分析入手,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将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复原成为一个完整的城市。                            

    核心内容是提出功能分区,认为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基本活动。依据城市活动对城市土地使用进行划分,突破了过去追求图面效果和空间气氛的局限,引导规划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就是制定规划方案,建立各功能分区在终极状态下的“平衡状态” 。 

5、简述我国城市规划中取得“一书两证”中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主要内容及相关程序。

答:我国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为“一书两证”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在城市规划区内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必须呈报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申请办理开工手续。因此,建设工程管理涉及建筑工程、市政管线工程和市政交通工程三种类型。                                              

建筑工程管理的审核内容包括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基地出人口和交通组织、停车泊位、基地标高等。   

市政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包括管线的平面和竖向布置,不仅涉及到各种管线在空间布置上的协调,还需考虑各种管线在施工时间上的统筹,尽可能避免重复掘路敷设管线。

市政交通工程的规划管理涉及地面、高架和地下的交通设施。地面交通设施的规划管理内容包括道路走向和坐标、横断面布置、标高、交叉口形式、路面结构和道路附属设施等。                                   

6、简述居住区规划中 “人车混行”与“人车分行”道路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

答:“人车混行” 道路系统是指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行共同使用同一路面通行。

                                                                             

       小汽车和人行之间有一定的交通冲突。道路和停车场用地较小。适用于私人小汽车不多的国家和地区。                                                             

      “人车分行” 最早在1933年美国小镇雷特朋规划中使用。由车行和步行两套的道路系统组成。                                                      

      “人车分行”较好地解决了私人小汽车和人行之间的矛盾。但是道路和停车场占用相对较多的用地。适用于私人小汽车较多的国家和地区。

1,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文档

城市规划原理练习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1、容积率又称之为(A)A.建筑面积毛密度B.建筑密度C.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D.主建筑面积净密度2、柯布西耶的( C )的规划方案,是他的现代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的集中体现。A、明天城市B、未来城市C、光辉城市D、现代城市3、下列关于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的叙述,(C)不正确。A、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需要有方便的联系,职工上下班要有便捷的交通条件B、有污染的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防护用地C、工厂在布置上应相互保持一定距离,以免相互影响D、工厂出入口避免过多地干扰对外交通4、城市给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