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_______ 姓名:_______ 时间:_______ 分数:____ 满分:100
一、单选题(30题 每题1分,共30分)
1.关于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不正确的表述是( )。
A.负责 B.职工参与 C.行业自律
2.我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
A. B.矿山安全法 C.安全生产法 D.劳动法
3.在密闭场所(氧气浓度为18%,有毒气体超标并空气不流通)时,应选用的个体防护用品为( )。
A.防毒口罩 B.防尘口罩 C.供应空气的呼吸保护器
4.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 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 ( )。
A.绿灯示警 B.黄灯示警 C.红灯示警
5.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 )制度。
A.登记 B.审批 C.淘汰
6.用钢筋切断机切断( )毫米以内的短料时,不得用手直接送料。
A.20毫米 B.30毫米 C.40毫米
7.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毒物最主要是通过( )途径进入人体的。
A.呼吸道 B.消化道 C.皮肤
8.钢丝蝇压扁变形及表面起毛刺严重者应:( )
A.换新 B.继续使用
9.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组织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进行监督抽查的部门是( )。
A.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B.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
C.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
10.公共场所设置的消防应急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得少于( )。
A.10分钟 B.15分钟 C.20分钟 D.25分钟
11.危险化学品必须指定( )管理,实行“双人管理、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保管、双把锁”管理,库存危险化学品应当定期检查
A.一人负责 B.二人负责 C.三人负责 D.专人负责
12.对于操作工人来说,下面哪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 )
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教育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 C.安全生产方针、法规与管理方法教育
13.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 ),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B.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 C.消防值班人员
14.提高弧焊电源的空载电压,则电弧的稳定性( )。
A.下降 B.不变 C.提高
15.危险物品包括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 )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放射性物品 B.塑料制品 C.皮革制品
16.从业人员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岗位操作规程,但未遵守而造成事故的,行为人应负( )责任。
A.领导 B.管理 C.直接
17.生产过程中的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可分为化学因素、( )、生物因素等。
A.物理因素 B.生产粉尘 C.高温
18.《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D.坚持安全发展
19.所居住的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居住的学生可通过什么方法逃生?( )
A.乘坐电梯 B.向楼顶奔跑 C.从窗口跳出 D.从安全通道有秩序下楼
20.5吨天车可以起吊多重物体:( )
A.6吨 B.4吨
21.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由于( )将使人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A.电流 B.电压 C.电磁波辐射
22.新《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自( )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14年12月1日
23.安全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等,均属于事故发生原因中的(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缺陷 D.以上均不属于
24.受限空间( )有效期不应超过24小时。
A.安全工作票 B.作业单 C.登记表 D.记录表
25.应急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基础上,应快速( ),控制事故发展。
A.实施救援 B.全面防护 C.了解事故
26.积极改善职工的劳动环境,对噪声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设施设备采取必要的( )措施。
A.消音 B.短暂停机 C.防护罩 D.停产
27.大型油罐应设置( )自动灭火系统。
A.泡沫灭火系统 B.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C.囱代烷灭火系统 D.喷淋灭火系统
28.当打开房间闻到煤气气味时,要迅速( )
A.开灯寻找漏气部位 B.打电话报警 C.打开门窗通风
29.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该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人员 疏散的义务,情节严重,尚不构成犯罪的,处( )日以上( )日以下拘留。
A.2、5 B.3、5 C.5、10 D.10、15
30.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 )。
A.查证 B.检查 C.登记 D.识别
二、多选题(16题 每题2分,共32分)
31.我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
A.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B.坚持行业自律原则
C.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D.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E.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32.“三违”行为是指 ( )
A.违章指挥 B.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违反制度 D.违反劳动纪律 E.违章操作
33.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规定,以下不属于一般事故的是:( )
A.3人以下的死亡事故 B.10人以下的重伤事故 C.30人以下的轻伤事故 D.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4.依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要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化工厂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造纸厂,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C..从业人员在三百人以下的机械加工厂,可以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D.由本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兼职负责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E.从业人员超过三百的纺织厂,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5.目前我国纳入安全监察范围的压力容器必须满足其内介质为( )中的一种。
A.气体 B.液化气体 C.最高工作温度?标准沸点的液体 D.最低工作温度?标准沸点的液体
36.根据《安全培训教育制度》的规定,车间(分厂、工段)级岗位安全培训的内容包括:( )
A.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
B.所从事的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确
C.预防事故和职业危险的措施
D.事故应急措施(如自救互救、急救方案、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置等)
37.根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中的规定,工作场所设置的可以使劳动者对职业病危害产生警觉图形标识分为( )。
A.禁止标识 B.警告标识 C.指令标识 D.提示标识
38.应急救援预案的总目标是( )
A.将事故扩大化 B.将事故扩大化 C.尽可能消除事故 D.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39.机械伤害的类型;( )。
A.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
B.火药爆炸、化学性爆 炸、中毒和窒息
C.火灾伤害、高处坠落,坍塌
D.超重伤害、触电,灼烫
E.碰撞、卷入,爆炸
40.气瓶一般可分为( )气瓶。
A.压缩气体 B.液化气体 C.溶解气体 D.钢瓶
41.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系统的安全要求主要包括哪些?( )
A.做好配电箱的接地保护 B.采用三相五线制 C.做好短路保护 D.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保
42.爆破片适用于下列场合( )。
A.工作介质具有粘性 B.由于化学反应,器内压力可瞬间急剧上升 C.工作介质不宜为剧毒气体 D.要求全量泄放的场合
43.“三违”行为是指 ( )
A.违章指挥 B.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C.违反制度 D.违反劳动纪律 E.违章操作
44.根据《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规定,各单位依法开展的职业卫生工作包括:( )
A.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公示 B.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 C.职业健康体检和监护 D.职业危害整治
45.施工单位在,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
A.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前
B.作业人员进入新的施工现场前
C.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
D.员工调入职能部门时
46.我国常用的绝缘导线有( )。
A.陶瓷绝缘导线 B.橡胶绝缘导线 C.塑胶绝缘导线
三、判断题(13题 每题2分,共26分)
47.可以安排未经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同时也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
A.√ B.×
4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缺陷。( )
A.√ B.×
4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一定采取相应防雷措施。( )
A.√ B.×
50.职业禁忌症,如Ⅰ期及Ⅱ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和大面积皮肤疤痕的患者,均不得从事高温作业。( )
A.√ B.×
51.火的形成三要素为可燃物、空气和着火源。( )
A.√ B.×
52.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不必设防护棚。( )
A.√ B.×
53.车间内的安全通道应保持畅通,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阻塞。( )
A.√ B.×
54.企业如存在法定职业病目录所列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及时、如实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报,理解其监督。( )
A.√ B.×
55.根据国家规定,安全色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其中黄色引人注目,主要用于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标志。( )
A.√ B.×
56.作业内容变更、作业范围扩、作业地点转移或超过有效期限的,以及作业条件、作业环境或工艺条件改变的,应重新办理操作票工作票。( )
A.√ B.×
57.穿脚趾及脚跟外露的凉鞋、拖鞋,可以进入作业场所。( )
A.√ B.×
58.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A.√ B.×
59.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每位从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
A.√ B.×
四、简答题(3题 每题4分,共12分)
60.在任何工作(包括义务劳动)开始之前均应做到哪些?
61.分析可燃物质进入空气中一般途径有哪些?
62.全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参
1.A
2.C
3.C
4.C
5.C
6.B
7.A
8.A
9.A
10.C
11.D
12.A
13.B
14.A
15.A
16.C
17.A
18.A
19.D
20.B
21.C
22.C
23.B
24.A
25.A
26.A
27.A
28.C
29.C
30.A
31.ACDE
32.ABE
33.ABCD
34.ABCE
35.ABC
36.ABCD
37.ABCD
38.BCD
39.ABCDE
40.ABC
41.ABCD
42.ABD
43.ABC
44.ABCD
45.ABC
46.BC
47.B
48.A
49.B
50.B
51.B
52.B
53.A
54.A
55.B
56.A
57.B
58.B
59.A
60.在任何工作开始之前、均应首先检查使用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及与工作有关的事项,如有不安全现象,必须消除或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工作。
61.1.检修放料 2.设备清洗与置换 3.尾气排空 4.设备排压 5.敞口容器中液体发挥 6.分析取样 7.跑冒滴漏 8.发生事故容器或管线破坏
62.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