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黄塘学校 班级 六年级 执教老师 周健、周敏 分析人周健、周敏
一、总体情况统计
| 参考人数 | 60 | 平均分 | 76 | 及格率 | 100% | 优秀率 | 61.2 | 总分 | 2420 | |||
| 分数段 | 100 | 99-90 | -80 | 79-70 | 69-60 | 60分以下 | ||||||
| 人数(人) | / | 8 | 17 | 7 | 28 | / | ||||||
| 内 容 | |
| 试 题 分 析 | 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解方程、分数的四则混合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活性。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适度,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平常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
| 学 生 解 题 情 况 与 分 析 | 从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100%以上,优秀率在 41.7%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有口算、解方程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计算,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活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第一大题:细心考虑,认真填空。(22分) ⒈考点:有体积和容积单位之间的互化、除法、比及比值的联系、出勤率、长方体展开图及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分数、百分数和小数之间的互化、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等。 ⒉答题情况:本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算可以,但全校没有1个学生全对,而错误率最高是第5小题,都对出勤率没很好的掌握,大部分都是48÷50=96%,其次错误率较高是第8小题,将长方体切开后,切开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最少增加多少平方厘米,最多增加多少平方厘米。部分同学对第5小题():8=12/()=0.75=3/()=()%类型的题目掌握不够好。 ⒊失分原因:一是知识点记忆不深刻;二是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如对出勤率理解不透;三是对长方体表面积变化的计算方法理解不到位。 第二大题:慎重选择,择优录取。(4分) ⒈考点: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的体积的应用、比及比的分配问题、等。 ⒉答题情况:正确率在70%,还能较好到体现出学生的辨析能力。几道习题应该不难,平时教学都有讲到过,只是第3个习题,平时不大注意,学生答题情况不好。 ⒊失分原因:一是有一小部分学生对直角三角尺的三个角度数关系理解不到位;二是对净含量不理解(其实就是算长方体盒的容积);三是对比的分配问题缺乏辨析能力。 ⒋今后教学:一是要加强概念的理解和知识点的落实;二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大题:仔细推敲,判断对错。(4分) ⒈考点:百分数的意义、比值、分数的意义等。 ⒉答题情况:第3小题,对“A×1/4=B×4/5,那么A<B”这种习题,平时已有渗透,可这里错误率还是较高。 ⒊失分原因:一是理解不到位;二是逆向思维能力不强;三是不会合理选择方法。 第四大题:看清题目,巧思妙算。(35分) 相对于数学学科特点,计算能力的测查是必测项目。而计算离不开口算、递等式计算、解方程等。 ⒈考点:主要侧重于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方程等; ⒉答题情况:一是口算的正确率有90%,其中只有四小题是分数加减法,错误率最高的是3/7×3、3/10÷5/6。二是解方程的答题还算可以,往往是过程基本正确,结果错误较多。三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对简便方法掌握不够。 ⒊失分原因:一是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能力不是很强;二是学生基本已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但往往由于粗心结果错误较多,学生还没有与乘法分配率进行联系。 第五大题:手脑并用,操作思考。(10分) ⒈考点:在方格纸内按题中所给的长与宽比例、周长画一个长方形和按要求涂色。 ⒉答题情况:一是在方格纸内按题中所给的长与宽比例、周长画一个长方形大部分学生都画得非常好。二是大部分同学能在转盘正确涂色。 ⒊小部分学生失分原因:一是还不能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其实就是6厘米再根据长和宽的比分配;二是涂色时不细心蓝色只涂了3 格,还有个别学生涂的绿色。 第六大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25分) ⒈考点:问题解决是数学测试的重头戏。本张试卷涵盖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比的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问题、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⒉答题情况:一是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解决问题的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都在90%以上;二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学生掌握还是不够好,其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不透彻;三是对按比例分配计算能力掌握较好。 ⒊失分原因:一是不能正确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合理分析;二是审题不细心,计算时粗心;三是缺乏作图能力。 |
| 质 量 反 思 与 建 议 | 从试卷的方向来看,我认为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又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让有的学生从“怕”应用题到喜欢应用题。 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学生说题目的算理,也许不一定会错,但有时他们是凭自己的直觉做题,不讲道理,不想原因。这点可以从试卷上很清晰地反映出来。 4、关注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把学生的学习真正引向生活、引向社会,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综观整体,这次期末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最终立足社会,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