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盱眙县实验小学及实验幼儿园迁建工程,现浇面为120mm厚C30混凝土,由于混凝土浇筑时第一泵的原因,实验小学实验楼二层顶部2-(1/2)/Q-S轴局部出现起砂、外露石子现象。
二、施工准备
1、掌握灌浆料、混凝土密封固化剂的性能、特点、施工工艺及各项技术指标。
2、锤子一个、凿子一个、电动机一台。
3、施工现场内施工用水、用电到位,便于机械正常运转及混凝土养护。
4、施工所需材料(灌浆料、碎石、粗砂、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按照需求计划准备。
5、施工区域应进行封闭,禁止所有车辆继续通行、停放,避免车辆及人员经过造成施工面的扰动。
6、人员准备
| 工种 | 剔凿 | 清理 | 抹面 | 打磨 |
| 人数 | 2 | 2 | 4 | 2 |
1、由于地下车库车辆较多,不能全部进行封闭施工,拟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以汽车通道划分施工段。
2、首先对起砂严重部位进行换填施工,换填完成后及时养护,待灌浆料强度稳定后再统一进行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施工。
四、主要施工方法及控制措施
(一)灌浆料的配比及原材料的控制
1、 原材料要求
1)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符合GB175的规定。
2) 砂: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粗砂,细度模数为3.7—3.1,平均粒径为0.5mm以上,含泥量小于3%。
3) 碎石:选择粒径在5mm左右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细石料,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超过3%,且不得混入风化颗粒,含泥量不应超过1%。
4) 水:洁净自来水
2、灌浆料的配比
灌浆料的配比以保证强度、节约成本、便于施工为原则,并根据砂、石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节水灰比,水灰比不宜过大,以保证灌浆料的粘稠度。(可参照C20细石混凝土配合比)
3、灌浆料的搅拌
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拌合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水温以5-40℃为宜,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采用人工搅拌时,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一次性搅拌不能过多,并控制在30-40分钟内将其使用完成。
(二)主要施工方法
1、剔除起砂严重部分:混凝土地面起砂严重,表面石子外露且部分松动区域及空鼓、缺损部位使用清渣机将其表面剔除,使之露出混凝土坚硬层,且剔凿深度≥20mm,表面充分凿毛。
2、清洁地面:将剔凿地面上的松动石子、碎石、粉尘等杂物清理干净。
3、灌浆料换填
1)灌浆料换填前12-24小时将混凝土基础表面充分湿润,灌浆施工前1小时将混凝土表面积水吸干。
2)基层涂刷界面剂或进行扫浆处理。
3)浇筑时应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以6 M为宜。
4)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5)灌浆层终凝前将表面抹平、收光。
6)灌浆时,日平均温度不应低于5℃,灌浆层终凝后立即洒水保湿养护, 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时水泥基灌浆材料裸露表面应覆盖严密,保持塑料薄膜内有凝结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4、打磨地面:用打磨机对起砂地面及换填后的地面进行打磨处理,使用150-500目的树脂磨片进行粗磨,局部较粗糙区域使用50号树脂磨片进行打磨。
5、清洁地面:清除打磨后地面的浮尘、杂物等,彻底清扫地面。
6、使用密封固化剂湿润地面:使用低压喷涂、滚涂或者刷涂的方法涂布固化剂,并保持地面一直处于润湿状态40 - 60分钟,即表面触摸有液体。期间如果局部部位变干,应及时补加材料保持湿润。使用毛刷或者滚筒等工具不断涂刷表面,使固化剂能更有效地渗透到混凝土内部。
7、保持粘度:当气温较高时,表面的硬化剂由于水份蒸发的原因很快变粘稠,可喷涂少量水稀释变稠的固化剂,但用量不宜过多,以保证粘度不变为宜。
8、刮除余液:当润湿时间过后,使用塑胶刮子把表面剩余液体刮干净,不允许地面有积累余液的水洼。若表面基本干燥无明显的液体可以让地面自然干燥。
9、对于渗透较快的地面,在干燥后应根据实际需要重复步骤 4、5 和 6。
10、抛光:使用500 - 800目的树脂磨片对地面进行抛光一到二遍即可。
11、养护:渗透的固化剂有效成分逐渐与水泥反应,经常使用湿拖把清洁地面能促进渗透到混凝土内部的凝胶继续反应,能更早获得最好强度。
保养须知:
1、施工后的地坪使用一定重量,带毛刷,足够水的清洗机进行日常清洗,能显著增强地坪的效果,进行适当的养护保养,有利于固化剂与混凝土继续反应,清除表面的污垢。当光泽出现时,污渍也将变轻,易于去除。
2、定期的保养,经常的擦洗地面,每周至少有2-3次有规律的带清洗剂的洗地面,快速清理残留物,密封过程完成后。混凝土将能阻止污染物和大多数液体的渗入,酸性和碱性污渍如果不尽快去除,可能会留下痕迹。
五、质量要求及成品保证措施
(一) 质量要求
1、面层表面不应有空鼓、裂纹、脱皮、麻面、起砂等缺陷。
2、面层表面的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不能有泛水和积水现象。
3、混凝土密封固化剂充盈催化渗入混凝土表层5-8mm。
4、施工区域与非施工区域分界清晰,边角顺直。
5、换填区域平整度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要求。
(二)质量保证措施
1、地面施工所用材料符合施工方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
2、每道工序施工完成,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施工时安排好施工顺序,确保灌浆料在初凝前压平、抹光。
(三)成品保护措施
施工区域完成作业,在养护期间不准上人,更不准任何车辆经过,在施工区域四周做好围护,并在通道两侧挂上提示标语牌。必要时安排人员看守。
六、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1、施工前先检查所有机械、设备、用具等使用的安全可靠,电动机具有接地、接零保护措施,非电工禁止随意接电。施工中必须遵守安全施工操作规程。
2、施工时设专人进行现场统一指挥,一切行动必须听从指挥。
3、操作人员剔凿地面时要带防护眼镜。
4、施工用电、临时照明和机电设备的接线安装,应由持证电工操作,严禁非电工接线及乱安电器设备,夜间施工时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和警示灯。
5、采取降噪措施,配合建设单位单位做好周围群众工作。对人为活动噪声应有管理制度,特别要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噪声等现象。
6、施工场地及时清理干净,并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地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