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30%)(扣分标准:一空一分)
1、空调所耗能源几乎占楼宇耗能的50%。空调系统的能量主要用在热源及输送系统上,据智能楼宇能量使用分析,空调部分占整个楼宇能量消耗的50%,其中冷热源使用能量占40%,输送系统占60%。
2、空调系统由冷冻机房设备,末端装置包括空调机、新风机和风机盘管组成。
3、建筑物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智能楼宇的最基本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双绞线和光缆以及其它部件在建筑物或建筑群内构成一个高速信息网络,共享话音、数据、图像、大厦监控、消防报警以及能源管理信息,它涉及到建筑、计算机与通信三大领域。
4、楼宇自动化系统使用的DCS系统的层次分成四级,分别为①直接控制级,②过程管理级,③分层管理级,④物业管理级。
5、DCS特点是现场由控制站进行分散控制,实时数据通过电缆传输送达控制室的操作站,实现集中监控管理。
6、高层建筑种存在一个变(配)电所,里面有高低压配电柜、干式变压器、柴油发电机组和进出线的断路器。
7、对高层建筑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污水、冷冻水箱等给排水装置进行监测和启停控制,其中包括压力测量点、液位测量点以及开关量控制点。
8、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五个子系统构成。
二、选择与多项选择题,在正确的选择下面打√。(20%)(扣分标准:一勾一分)
1、智能楼宇基本结构中包含最多的部分就是一个广义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还含有5个子系统 、给排水自动控制子系统和电梯控制子系统。
①空调自动化子系统、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数字照明控制子系统√
②综合布线子系统、供配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数字照明控制子系统
③空调自动化子系统、数字照明控制子系统、综合布线子系统
2、冷冻机房设备包括 和旁通管路系统组成。
①冷冻水机组、水泵、冷却塔
②冷水机组、空调水循环泵、冷却塔、热交换器
③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热交换器√
3、运行的BAS系统结构由如下四部分组成:
①控制站√
②现场编程器
③区域控制器√
④现场控制设备
⑤通信网络√
⑥控制软件
⑦传感器、执行器、触点开关等√
4、DCS在我国各行各业之所以受到普遍欢迎,主要是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功能全√
②采用网络通信技术和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③实现了人—机对话技术√
④双向数据通信
⑤完备的开放系统,系统扩展灵活,可根据需要配置成大、中、小系统√
⑥互操作性
⑦可靠性高√
⑧管理能力强√
⑨通信协议开放
⑩使用方便√
5、现场总线的网络拓扑结构有 、 、 以及几种类型的混合。
①环型√
②星型
③总线型√
④树型√
⑤网型
6、楼宇变电站(所)单一的用电性质及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其供电有自身的特点:
①供电区域化,供电半径小;√
②单独与供电调度室联系,不与楼宇自控系统相连;
③一定要双回路供电;
④电压等级低,属配电系统;√
⑤结构、功能和控制系统简单;√
⑥有人值班;
⑦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
⑧负荷峰谷差异不大。
三、简答题。(12%)
1、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和原理。(6分)(扣分标准:一问二分)
答: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构成为:火灾探测器、区域报警器和集中报警器。(不扣分)
②火灾探测器,安装于火灾可能发生的场所,将现场火灾信息(烟、光、温度)转换成电气信号,为区域报警器提供火警信号。
③区域报警器是接受一个探测防火区域内的各个探测器送来的火警信号,集中控制和发出警报的控制器。
④集中报警器一般设置在一个建筑物的消防控制中心室内,接收来自各区域报警器送来的火警信号,并发出声、光警报信号,启动消防设备。
2、简述楼宇安全防范系统组成。(6分)(扣分标准:一问一分)
答:楼宇安全防范系统涉及范围很广,闭路电视监控和防盗报警系统是其中两个最主要的组成部份。一般共有六个系统组成。
①闭路电视系统(CCTV)
②防盗报警系统
③巡更系统
④通道控制系统
⑤访客对讲(可视)、求助系统
⑥停车库管理系统
四、画图题。画出具有制冷/供暖/除湿/加湿功能的全新风排气式组合空调机组的全部测控点,并标出它们的类型。(18%)(扣分标准:一个测控点一分)
答:
五、问答题(20%)
1、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原则是什么?(5分)(扣分标准:一小点一分)
答:目前,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不论其技术水平还是功能范围都处在发展之中,所以在BAS设计时需考虑如下的内容:
1.以系统监控点的多少确定BAS的规模;
2.确定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3.确定各子系统的组成方案、子系统的功能以及技术要求;
4.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方式以及BAS中各子系统与智能楼宇其它各部分之间的接口;
5.确定各子系统所选用的部件,如探测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等。
2、简述现场总线基金会(FF)的基本内容。(15分)(扣分标准:见内容)
答:⑴ 协议模型(3分)
①基金会现场总线技术包括三个部分:物理层、通讯栈、用户层。采用开放式互连结构(OSI)通讯模型来模型化这些组成部分。
②物理层从通讯栈接收报文,并将其转换成现场总线通信介质上传输的物理信号,反之亦然。
③数据链路层(DLL),控制报文在现场总线上的传输,DLL通过一个叫做链路活动调度器上的确定的集中式总线调度程序,管理对现场总线的访问。
⑵ 适用范围(1分)
低速、小型控制系统
⑶ 特点
1传输速率(1分)
31.25Kbps/H1;1M bps/H2()
2节点数(3分)
H1低速现场总线:非总线供电,不支持本质安全,设备数/段2-32个;
H1低速现场总线:总线供电,不支持本质安全,设备数/段1-12个;
H1低速现场总线:总线供电,支持本质安全,设备数/段2-6个。
H2高速现场总线:非总线供电,支持本质安全,设备数/段2-32个;
H2高速现场总线:非总线供电,不支持本质安全,设备数/段2-32个;
H2高速现场总线:总线交流供电,支持本质安全,设备数/段2-32个。
3网络拓扑结构(3分)
Ⅰ、FF现场总线包括低速现场总线H1和高速现场总线H2。
Ⅱ、低速现场总线H1支持点对点连接、总线型、菊花链型、树型拓扑结构等。
Ⅲ、高速现场总线H2只支持总线型拓扑结构。
4介质(1分)
屏蔽的双绞线,光纤,同轴电缆等。
5其他(3分)
Ⅰ、现场总线信号采用熟知的曼彻斯特双相技术进行编码
Ⅱ、通过现场总线通信的数据,以一个“对象描述”来描述,对象描述集合在一个叫做“对象字典”(OD)的结构中。
Ⅲ、现场总线基金会定义了标准功能模块集。并为所有标准功能块和转换模块提供DD。而设备供应商一般可参考标准DD制定扩充的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