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幼小衔接准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10-01 09:52:55
文档

幼小衔接准备

“幼小衔接”交流讲座——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沈文彪、沈雅娟1.登记对象: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户籍在丁桥镇所属各社区(含在丁桥购房并入住,户口已迁入丁桥的购房户子女);暂住本教育服务区内的符合借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子女;在本教育服务区已购房并于2012年9月1日前交房的家庭子女。2.登记地点: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雅园校区。3.报名登记当天,请各位新生家长先在学校传达室领取登记号,号子分两种:粉色为外地借读生,黄色为本地学生。家长领取号子后,
推荐度:
导读“幼小衔接”交流讲座——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沈文彪、沈雅娟1.登记对象: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户籍在丁桥镇所属各社区(含在丁桥购房并入住,户口已迁入丁桥的购房户子女);暂住本教育服务区内的符合借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子女;在本教育服务区已购房并于2012年9月1日前交房的家庭子女。2.登记地点: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雅园校区。3.报名登记当天,请各位新生家长先在学校传达室领取登记号,号子分两种:粉色为外地借读生,黄色为本地学生。家长领取号子后,
“幼小衔接”交流讲座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沈文彪、沈雅娟

1.登记对象: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户籍在丁桥镇所属各社区(含在丁桥购房并入住,户口已迁入丁桥的购房户子女);暂住本教育服务区内的符合借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子女;在本教育服务区已购房并于2012年9月1日前交房的家庭子女。

2.登记地点: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雅园校区。

3.报名登记当天,请各位新生家长先在学校传达室领取登记号,号子分两种:粉色为外地借读生,黄色为本地学生。家长领取号子后,本地生与外地生到相应地点登记,听从引导员指挥。

4.由工作人员按顺序号叫号进行登记,丁桥户籍的学生请到“一表登记处”登记,符合借读条件的外地借读生到“四表登记处”登记。

5.登记时间:2012年6月23和24日两天,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00,逾期一律不予登记,请家长不错过时间。

6. 丁桥户籍的新生家长请随带户口簿、报名登记表、儿童免疫接种证;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新生家长请随带户口簿、报名登记表、儿童免疫接种证、购房合同或房产证的原件与复印件。 

7.“新生报名登记表”可进入我校网站“丁兰速递”的“各类通知”菜单中下载。登录网址http://www.hsddlsy.com,或到本校传达室领取。

幼儿园和小学有哪些不同?

学习内容和方式不同

幼儿园强调在游戏中学习,强调生活能力和生活习惯的培养。而小学有严格的教学大纲,增加了以符号为媒介的系统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教学进度和学习要求,每天会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并定期会有相应的考核。

人际关系不同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已2—3年,有了熟悉的玩伴和老师。进入小学,则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孩子将面对许多新同学及多位新老师,并接受这些新老师的严格要求。

行为规范不同

幼儿园可以满足孩子一些个性化、特殊化的要求,如每天上幼儿园的时间相对自由,上课中途可以去厕所,可以带玩具来园里玩,可以选择喜欢的同伴相邻等。而在小学,孩子一些有悖于集体规则的感性要求将被理性的规章制度所代替,孩子必须有规则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家长期望不同

    幼儿园大班,孩子每天的作业量较少,也不是固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总体上也比较温和,没有强制性。小学生则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不得拖延。家长也常会提出考100分、考第一名等新的、明确的期望和要求。

入学前的准备:心理准备  习惯养成  学习用品  知识准备

心理准备:

为了让孩子高高兴兴地进入小学,家长要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向往学校、渴望学习、喜欢与他人交往,要让孩子感到上学是一件好事,是光荣的、值得骄傲的事。 

家长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孩子的入学准备:可与孩子讲讲自己美好的校园生活或成功的求学经历;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关注身边的小学生和小学校,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周围的学生交流,以正面暗示的作用,增强孩子对新环境的向往。切忌恐吓或施压于孩子,说一些易造成孩子紧张和叛逆的话,如:“上小学后,看老师怎么收拾你!”

习惯养成: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可以成就人的一生!

认真倾听的习惯:倾听是培养孩子一切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许多学龄前儿童,喜欢插嘴、打断别人的话,常常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说话。如果对此问题不引起重视,势必会影响孩子入学后的听课效率,直接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增长。

忌喋喋不休的唠叨

游戏:传声筒、复述

联系生活:打电话

专心做事的习惯

许多家长会笑称自家的孩子是“猴子屁股坐不住”,甚至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多动症。其实,学龄前儿童,虽说有着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做事往往没有常性。比如,老师规定今天要练字,可是他写几个玩一下,写几个又跟你讲几句话,或者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要喝水,你气得要命,他却跟没事人似的。

    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入学后,孩子怎么应对一堂接一堂的课呢?

家长陪同

游戏:全家比赛数米粒

      寻找孙悟空、模仿

惜时、守时的习惯

孩子成为小学生后,我们往往发现,同样的作业量,有的孩子只需要花半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完成,而有的孩子却要用数倍的时间,一直忙到深夜。孩子作业拖拉,往往不单与其做事不专心有关,还涉及一个过去常被忽略的问题,那就是惜时、守时习惯的养成。

生活习惯:定时完成穿衣、洗脸、吃饭等

合理的作息:规定时间睡觉、起床

游戏:定时数米粒

诚实守信的习惯

和孩子来一些约定,比如做到了哪些方面可以有怎样的奖励,反之,在怎样的情况下奖励将被减少或取消。如:和孩子商议好每天或每周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及条件。

    切记,制度一旦建立,就应该严格遵守,唯有坚持原则,孩子的良好习惯才能逐一养成。

进行生活管理的习惯

自己吃饭、收拾碗筷、收拾书包、学习用品、收拾书桌,随时根据活动需要(课表)准备好需要的书本或用具…… 

宝宝争星活动:五星一小奖,三小奖换一大奖

学习用品

书桌:可升降,学习空间

台灯:白炽灯,左前方

书包:多分割

笔袋:带笔插

铅笔:中华,HB,不带橡皮

橡皮:白色,绘图橡皮,忌:彩色,形状各异

卷笔刀:相对质量好些,有助握笔姿势

尺子:简单直尺,带直线、波浪线

文件夹:帮助孩子收纳试卷等

知识准备

读写姿势准备

或许不属于知识的范畴,但它却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一尺、一拳、一寸

头正:头部端正,不左右歪斜,眼睛离纸面约一尺。

身直:坐端正,腰挺直,身子稍向前倾,胸部离桌沿一拳。

臂开:两肩齐平,两臂张开,肩部放松,一手执笔,一手按纸。

足安:两脚自然下垂,分开平放地上,不要一前一后或叠在一起。

握笔:一寸

识字能力

识字量大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就拿一年级上册来说要求认400个字,要求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认550个字,要求写250。

提前识字,这是培养自主阅读的前提。

形成认字——爱读书——认更多字——读更多书的良性循环。

结合生活识字

做生活的有心人(商店招牌、公交站牌、家电品牌等)

自制识字课本(报纸、杂志、食品包装等)

制作识字卡片(打识字牌,利用棋类)

阅读课外读物

拼音能力:量力而行,一旦开始,根据录音和孩子一起学。

表达能力,阅读能力

与孩子一起阅读时,要注重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感受、并提倡连贯、有表情地朗读和表达。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

基本的数学学习能力

学会有序地观察物品,由浅入深地思考问题,有根有据地表述现象。积累相关的数经验,(数、量、形、逻辑与推理)

会数数,顺数、倒数、一个一个、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

简单加减法:扑克游戏

分清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能比多少、比大小、比轻重、比长短

学会分类,注意不同依据分,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分

认识一些常用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认识钟表:最起码整点和半点

告诫

1.对孩子的期望不宜过高。

2.对孩子不能过分保护或包办代替。

3.不要提前学习小学课程。

希望我们大二班的孩子,能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平稳过渡,孩子阶段性的成长。对于一个即将踏入漫长求学之路的孩子来说,成功的开始和良好的基础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请家长们从现在开始就认真对待孩子的入学准备问题,在最后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帮孩子尽快完成过渡。

最后祝我们的孩子健康活泼 积极向上 茁壮成长 !

2012-5-11

文档

幼小衔接准备

“幼小衔接”交流讲座——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沈文彪、沈雅娟1.登记对象:2005年9月1日至2006年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户籍在丁桥镇所属各社区(含在丁桥购房并入住,户口已迁入丁桥的购房户子女);暂住本教育服务区内的符合借读条件的进城务工子女;在本教育服务区已购房并于2012年9月1日前交房的家庭子女。2.登记地点:杭师大附属丁兰实验学校雅园校区。3.报名登记当天,请各位新生家长先在学校传达室领取登记号,号子分两种:粉色为外地借读生,黄色为本地学生。家长领取号子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